大学的文化使命

2012-08-15 00:52张生勇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年6期
关键词:大学文化

张生勇

(西北师范大学 宣传部,甘肃 兰州 730070)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一论断的提出,不仅强调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而且为大学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古今中外学者对文化的研究成果表明,文化说到底就是人化,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力量,它在社会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越政治、超越经济。

大学是整个社会文化功能的使者。现代大学从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传承文化、整合文化、研究文化和创造文化的使命,可以说大学最根本的象征就是文化。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与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文化活动三个方面。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理想追求、道德情感等的哲学抽象,它主导着物质文化和文化活动的方向;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实体存在和外在表征,主要由大学的物理空间设施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等构成;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大学文化传播、辐射的有效载体,主要包括以师生为主体开展的各类科学学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体育竞赛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节庆活动等。三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现象。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精神和灵魂的体现。它对于丰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品质的大学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展示学校的精神风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镇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

一、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祖先创造,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化而成,反映中华民族特色和风貌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节庆风俗以及物质形态文化的总和。文化是民族的根本,民族性是文化最大的个性,维护文化的民族性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前提。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在批判中不断挖掘和弘扬中国文化中历久弥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自觉,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化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吸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努力传播我们的观念文化和价值观,与世界进行对话,让更多的国家和民族了解、理解我们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使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与中国以人为本和做人的信仰等人文价值相融合,从而推进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创新。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既有民族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是一个进步与落后交织的复杂的文化混合体。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

同时,大学文化为社会文化输入高层次文明的基因,大学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也将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精华、高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传递到社会,从而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文明和科学的先进文化元素。

二、文化整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社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文化必然呈现出多元化,不同文化既可能相互融合,也可能相互冲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人们面临的价值冲突日益尖锐。大学汇聚了众多的学科,可谓“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众多学科彼此联系、交叉、渗透,在频繁的学术争论、思想交流中能使不同形态的文化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包容、相互融合。大学还承担着对社会的评价和批判任务,包括对知识、观念层面的批判,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对社会批判,对公众进行思想启蒙和文化启蒙,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不仅要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也应该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应该对世界上多样性的文化、语言,不同文化的思想和经典著作开展尽可能多的教学和研究,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术研究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培养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世界公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沟通与交流。

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是大学文化的特质,既不能官场化,也不能市场化,应具有一种高贵感,鄙弃世俗权贵。总之,大学文化作为文化的“中心”和“加工厂”,要以其自身的独创性、开放性、选择性、宽容性和系统性对不同文化和价值冲突进行协调、平衡、化解、融合,使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向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良性互动关系。

三、文化引领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次觉醒都离不开大学的文化创造和引领。从百年前以北京大学为主发起的“五四”运动及其文化启蒙,到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国学”的传承与创新;从“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这些当代中国文化的先声,无不发端于大学校园。我国大学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人才的培养和思想引领,始终立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潮头,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乃至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大学集中了大批的文化精英,是社会文化的“高地”,担负着引导社会价值、规范人们行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责任,有着崇高的追求,是社会的“良心”。随着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大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普遍认同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同时,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也日益凸显,而且是与生俱来。更多独有,影响更为深远的社会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品位提升上。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文化,必然在社会主流文化中不断地从中去伪存真、彰显主流文化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并通过各种媒介和载体展示于社会,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文化示范园区”和“文化航标”的引领作用。通过文化引领,构建稳定的“共同体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是一种提升,对社会文化建设也会是一个良好的促进。

四、文化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大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的策源地。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它又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而且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渗透的。在所有创新中,文化创新是最重要的,文化创新对整体创新体系发挥着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催化功能。

大学不仅有弘扬、传承先进文化的责任,更承担着创造新思想、新文化并以之来辐射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大学对本民族文化资源与外来文化并不是简单的传承和模仿,而是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大学文化能够以其民主、开放、自由、进取的文化机制及再造文化的活力和条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大众文化进行筛选、过滤、扬弃乃至超越,从而使大众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

目前,较为迫切的是要充分发挥大学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应有作用。重点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重点研究体系,产生一批具有国家水准、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智力支持,深入推动文化创新。

五、文化育人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用先进的优秀文化培养、塑造学生。人类创造的知识和文化,正是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断地被继承、传递、弘扬和创造,从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育人,就是在大学文化的浸润下,使青年学生学习知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并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批判精神和人文情怀,成为真正有文化的人。

文化育人,既体现在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中,又体现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传统、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用优秀文化成果、科学精神、高雅艺术来熏陶、培养学生。当前,要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历史传统和未来发展,加强以办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风以及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的探索实践和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大学文化的质量、品味和特色,增强广大师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感和关注度。要加强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场馆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丰富多彩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环境,使优秀文化和主流价值积极融入有形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无形的人文环境中。大学还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使他们不只将优秀的文化传承和保留下去,还能够在未来更广阔的空间里将优秀文化的影响辐射开来,发扬光大,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坚力量。

文化育人还体现在文化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当前要重点加强理论人才、文艺人才、出版人才、新闻人才以及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以适应国家对“四个一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证。

六、文化交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和精神诉求,生生不息地传承着国家、民族的价值理念、制度文明和艺术文化。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了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伟大实践。无论是波峰浪险的郑和下西洋,还是历经艰险的鉴真东渡,无论是戈壁漫漫的丝绸之路,还是山重水复的茶马古道,历代先贤传送的不仅仅是丝绸、茶叶、瓷器和商贾贸易,更有价值的是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东方文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但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话语权仍然较弱。近年来,党和国家把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中外交流不断扩大。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密集,人文优势和人才优势突出,理应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和纽带,推广中华文化的文化交流基地。

大学应始终把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保持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包容。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跨文化交流,广泛开展全球问题、国际问题专题研究,不断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并努力提高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在合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努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大学是学术文化的圣地,是社会文化的精华,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大学作为高端学术教育机构的文化品格和文化水平,在以社会生活为文化发展源泉,以人民群众为师的基础上,努力肩负起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引领、文化创新、文化育人、文化交流的使命,牢牢把握建设文化强国带来的历史机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1]王嘉毅.高校应成为文化大省建设的生力军[N].甘肃日报,2012-03-16(8).

[2]曹国永.大学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景观[N].中国教育报,2011-11-14(5).

[3]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西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Z].

[5]唐天标.大胆实践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N].人民日报,2012-03-13(14);

[6]刘元风.文化建设应当重视发挥大学的引领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2-04-20(5).

猜你喜欢
大学文化
文化与人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