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2012-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论干部

伏 晓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伏 晓

随着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体制上的弊端和方法上的缺陷逐渐暴露,公众对政府处置能力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政府有关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完善的信息传播机制有助于防止不利于突发事件处置的谣言与流言的扩散,有效传递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的处置工作环境,帮助政府采取正确决策,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

领导干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

中国正处在深刻变化的转型时期,分配结构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利益的不良问题时有发生,面对突发事件时,舆论引导不力引发的危机连锁反应,损害政府形象的案例比比皆是。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既是对公民信息知晓权的保证,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手段。

一、提高领导干部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的重大意义

近几年来,我们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突发事件可以说比比皆是。SARS病毒、禽流感、汶川大地震、瓮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对领导干部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媒体与政府形象的关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媒体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具有其它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本身会造成局部的危机,引发公众的心理波动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运用传媒的力量来减缓乃至化解社会矛盾和危机,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二)有助于突发事件的顺利解决

在突发事件的处置中,现场救助、事故调查、案件查办、后勤保障、善后处理等各个环节都非常关键,但影响往往局限于事件本身。与这些措施相比,舆论引导往往更为重要,影响更加广泛而深远,是突发事件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突发事件时期,公众表现出极大的信息饥渴,希望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知道事件真相,政府准确把握公众的信息需求,通过媒体及时通报事态进展等信息,清楚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客观评价事件影响,有助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有助于社会各阶层统一认识,明确应对困难应该采取的措施,迅速集结力量,协调社会行动,合理处置,推动事件迅速解决。

(三)有助于防范类似突发事件再现

在突发事件结束后,媒体会对事件发生、发展、经过等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报道。此时政府应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应对中的经验、教训等及时进行总结,对后果、将来的形势动向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媒体告知公众,帮助公众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规避和防范意识,降低今后再次发生类似事件的危险。例如抗击“非典”期间,政府对非典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的介绍,对公众所疑惑问题的及时解答,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增强了人们抗击非典的信心,也为人们以后有效防治卫生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存在的误区

(一)政府有关部门面对突发事件进行封锁消息、回避否认

突发事件因其“突发”引起公众的关切、关注,媒体无论是从职业特性还是从社会责任出发,都十分重视。然而长期以来,一些突发事件因有“负面作用”,一些事发地的基层党政部门和事件责任部门怕媒体曝光、怕舆论监督、怕影响当地形象和投资环境,因此,常常封锁现场,阻挠媒体采访,导致不真实或不准确的小道消息在社会上到处流传,并且愈加失真。还有些地方和部门不顾事实,进行辟谣或否认,使大众失去对政府的信任,造成不良影响。这往往使得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失去有利时机,变得更加复杂、更加被动。

(二)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反应迟缓

提供信息出现失实或模糊情况,造成舆论朝负面方向发展。近几年来,在“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报道突发事件的理念推动下,政府职能部门、宣传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建设、信息发布规律和技巧的掌握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当突发事件发生后,面对媒体的炒作和公众的批评,有关部门仍是不作出及时反应,或在回答媒体大众的提问时态度模糊、闪烁其词,反而使事态更加严重。

从实际情况来看,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政府职能部门虽然启动了应急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但很多情况下,政府发布的信息非常简省,与媒体报道追求生动细节不符,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给网民留下了猜疑和想象的空间。有时,政府职能部门的发布意愿很强,但不会说、说错话导致事态的失控,杭州“5·7”飙车案中随意性发布车速“70码”就是一个教训。

(三)忽视网络舆论

在深入研判、主动出击、强化主流媒体在多媒体舆论主阵地的渗透力、影响力上还不够。近几年,中国80%的公共危机从网络媒体爆发,100%的企业危机有网络媒体的参与,突发事件舆论危机从网络媒体爆发已成近几年发展趋势。网民所发的小帖子、邮件或博客文章使得事件成为民众关注焦点,并引发传统媒体的大规模介入。

在华南虎事件中,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李延长副教授提出:“对华南虎照片的质疑首先来源于网络,但是政府部门对网民意见的回应缺乏经验,反应迟钝,当网络媒体质疑变成媒体质疑时,政府发现已经晚了。”

(四)部分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时存在错误的指导思想

一是对舆论信息的控制太过自信。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会存在信息不通畅、大众对真相不了解的情况,但是部分领导干部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和对舆论的引导过于自信,突发事件发生后,并不重视对舆论的正确引导,造成舆论风暴的出现。

三、建立突发事件处置舆论引导的正确机制

(一)建立突发事件处置舆论引导的组织机制

舆论引导组织机制的完善,是从制度上保证事件发生后,舆论引导有专人负责,有工作方案可循,各项工作能有序顺利进行;有利于事件处置结束后,政府快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处置得失。

1.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及时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由宣传部门的主要领导牵头,作为政府应急处置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小组常设成员应涵盖宣传、公安、消防、卫生、安监等经常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各个部门。在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新闻发布、信息监控、综合协调等舆论引导有关的各项工作,确保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

2.规范舆论引导流程。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舆论引导的范围、重点、目标、手段也不一致。应该根据突发事件的一般、重大、特大严重程度,分别由区、县、市及省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舆论引导工作。

3.保障常态协调运作。建立新闻联系人制度。在领导小组成员的单位和部门,普遍建立新闻发言人和联系人制度,便于和媒体随时联系。新闻联系人和发言人在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中,应当注意搜集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做到有新闻发言人、有协调组织人、有现场指挥人、有稿件审核人、有具体审稿规定等等。

(二)建立突发事件处置舆论引导预案

政府在常态下应当根据国家有关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区工作的特点,制定地方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总体预案。预案应当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并明确工作职责。在总体预案中,应明确新闻处置领导小组的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工作职责。通常新闻处置领导小组是作为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下设机构,小组内可以设置自然灾害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几个处置小组。

(三)建立提高领导干部新闻素养的培养机制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说:“我们今天的大部分工作量,不管是按重要程度计、按时间,按时间计,按精力计,除了最核心的决策之外,其他几乎都是在和媒体打交道。”正确掌握与媒体打交道的方法和技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官员从事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长期以来,我国媒体是行政机构的延伸,政府用行政命令就可以指挥媒体,没有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问题。故以往干部培训中,缺乏对领导干部的新闻舆论引导、发布信息方面的培训。在当今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普遍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

1.开展应对媒体情景模拟培训。提升新闻素养,最终是要运用到与媒体打交道的实践中去,要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让领导干部设身处地地去当新闻发言人、处置突发事件、设置政府新闻议程,体会媒体的重要性,掌握媒体的特点,学会应对媒体的方法。

2.把新闻素养纳入领导干部选拔考察内容之中。建立积极与媒体沟通、主动利用媒体开展工作的良好机制,增强领导干部与媒体交往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他们与媒体接触的机会,让与媒体打交道成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媒体交流的经验,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

3.进行适时必要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制度创新。应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制度,提高政府网络舆论应对能力。一是突发事件报道协调机制。对付流言的办法,就是要比它走得更快。要利用好主流媒体,通过他们发布有效信息,呈现事件全貌,引导网上评论,引导社会舆论。二是宣传单位要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引导;媒体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树立大局观念,讲究传播艺术,努力提高引导水平;要整合网络、报纸、电台、电视资源,提高新闻发布技巧和能力,提高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新闻发布会也是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的有力工具,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新闻信息发布越早越好。三是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如同在网络空间里的政府新闻发言人,但网络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工作团队、是一个工作系统。它可以就本地区百姓所关心的问题、事件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发布。不同于单向面对媒体的传统新闻发布会,网络新闻发布可以直接对话和实时交流。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在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高度媒介化的透明社会、一个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社会、一个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意识空前提高的社会。在新的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增强危机意识,另一方面转变思维,掌握必要的媒体应对技巧。以坦诚的态度、公开透明的信息、寻求第三方的支持,降低突发事件处置的成本,做好危机处理公关事务。

[1]王想平.危机传播的舆论形态与引导策略[J].求实,2005,(2).[2]李念峰.谈危机传播[J].青年记者,2006,(1).

[3]刘武俊.以舆论监督权力[N].检察日报,1999-03-15.

[4]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李希光、孙静惟.发言人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陈秀梅等.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理论与实务[M].人民出版社,2005.

[8]李琼瑶.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6,(2).

责任编辑:贺春健

C933

A

1671-6531(2012)02-0008-02

伏晓/中共徐州市委党校副教授,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江苏徐州 221009)。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舆论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干部任免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