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岚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473000)
证券公司是证券业的主体,也是证券信息化进程的关键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原有市场的诸多局限被打破,使证券公司之间的竞争在深度、广度和客户特点上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券商的产品研发和服务质量变得越发重要。总体来看,信息技术对证券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定制证券公司交易系统,并进行服务业务创新。在互联网出现以前,证券交易只能通过营业厅进行,既增加证券公司成本,又加大客户资金风险。而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可以集中管理所有客户的交易量和交易额,达到防范风险、控制成本和优化公司体制等多重目的。此外,证券公司还可以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好更贴心的服务,如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为股票投资者提供实时信息,根据客户的个人喜好和文化背景提供个性化服务等。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证券公司内部管理与部门协同水平。证券公司的管理信息化不仅包括交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企业资源计划的运行,还包括交易数据的流动和共享。推进管理信息化能避免证券公司的部门各自为政,加强部门间协同运作,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整体运转效率,并促使证券集团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
(三)信息技术能进一步促进网上交易市场的扩展和新客户的开发。在网上交易系统中,数据库和自动应答系统的应用有助于证券公司缩短每张订单的处理时间,降低人工订单处理的出错率,也方便证券公司对客户的详细资料进行记录和统计,根据客户的不同特征发展新业务,吸引新客户群体。自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网民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不断涌现的IT 新技术可以进一步完善网上行情分析软件和交易软件的功能,提高网上交易的安全性能和交易速度,这将有利于网上证券交易的普及。
由于证券业是现代资本市场的核心,承担着直接把投资方和融资方联系起来的作用,因此证券业传递和处理信息要具有及时性和安全性,同时,为了方便监管方和投资方,信息的长期储存也很重要。证券业信息化的建设对海量历史数据的长期储存,交易数据的快速传递以及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就特别高。同时,由于证券业牵涉到不同机构之间数据互相传递的问题,这就要求不同单位的数据和编码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接口也要标准化,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的通畅无阻。
与银行的信息系统相比证券业的信息系统还有其自身特点,商业银行之间功能比较相似,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比较相似,证券业则不然,不同的机构功能定位不同,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如对于证券交易所来说,由于交易所的交易系统是所有数据汇聚之处,该系统对处理速度和可靠性要求最高,而对界面和易用性的要求则略低,同时交易所的信息系统还承担着监察内幕交易的功能;对证券公司来说,其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既有公司内部人员也有客户,因此,除了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外,该系统对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系统易用性也有较高要求,这样公司才能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实现平滑地扩充和升级,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网络架构和设备的调整,也能更好地吸引客户。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逐渐从“资本大国”向“资本强国”迈进。但是,作为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中介机构,国内证券行业特别是证券公司的发展并没有真正跟上中国资本市场飞速发展的步伐,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相差甚远。
与国内其他金融行业相比,证券行业的整体规模和增长速度也不可同日而语。截至2011年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达113.28 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达6.01万亿元,信托业总资产达到4.8 万亿元,而我国109 家券商合计总资产规模则仅为1.57 万亿元,即便加上基金公司总资产净值2.1 万亿元,整个证券行业的总规模也仅有3.67 万亿。与国际投行相比,我国证券行业的总资产规模不到高盛的1/3,全行业净利润与摩根士丹利相当。
一组简单的数字对比,深刻揭示了我国证券业近年来所处的窘境——创新不足以及缺乏竞争力导致行业发展速度落后甚至还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09—2011年,国内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分别为2.03 万亿、1.97 万亿、1.57 万亿,净利润更是从932.71 亿元一路降至393.77亿元。
目前中国证券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与20 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证券业颇为相似,亦即都处在政策或环境变革、创新活跃的阶段。近期,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及业务的快速推进,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等制度性安排的积极酝酿,均凸显了监管层通过制度和产品创新来加快证券行业发展的决心。
国外证券公司非常重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来改进新的金融理论,实现金融创新和资源整合,进而提高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相比之下,国内证券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类型比较简单,因此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只注重交易流程的效率提高和交易指令传输的准确性,对于信息的自动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较弱。以美国最大的证券经纪公司——美林证券为例,美林证券拥有1.5 万名经纪人(Financial Consultant,FC),每个FC 都管理着成百上千的客户,根据客户选择的服务级别提供不同档次的投资咨询服务,而这些服务要是依靠美林强大的研究力量所建立的TGA(Trusted Global Advisor)信息平台实现。研究后台通过功能强大的TGA 信息平台实现对经纪人前台的支撑,是美林FC 制度得以成功的技术保障。
自从2005年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实施,我国的证券金融市场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很多证券公司也开始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今后几年,我国证券业信息化将呈现如下几个趋势:
2006年以前整个证券行业持续低迷,各证券公司由于资金紧张,对IT 的投入也较少,致使大量计算机设备陈旧落后。2006年开始,随着股市日渐好转,交易量持续增大,虽然交易提升了证券公司财力,但也增加了IT 硬件和软件更新的压力,各证券公司必将增加IT 方面投入以加快更新软硬件步伐,并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以开发新业务。
由于前几年行业低迷造成的资金紧张,迫使证券公司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精细化运作方面。在信息化时代,为避免盲目进行硬件投入,证券公司应进行新战略规划,在新一轮的IT 资金投入活动中,更加注重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问题。
证券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规避市场风险。除了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措施以外,控制交易中的资金划转、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过程中的诸多风险点都是风险规避的重要手段。重建集中管理的交易系统、清算系统、客户保证金三方存管系统以及中央风险监控系统等将成为证券公司今后的核心工作之一。
证券公司在运营中会积累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尤其是客户的详细资料是证券公司扩张业务和市场的宝贵资料。完善的数据库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完善、更贴心的服务,还能为业务营销、经营决策等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因此,各证券公司将普遍加快数据库以及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和证券业客户计算机水平的提高,未来金融市场发展将会更快,客户对证券业的服务上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各证券公司必须充分运用新的金融工具开发体现自身实力的系统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
[1]证券行业移动信息化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1 -2015).
[2]戴文华. 浅析证券市场与交易技术的互动性作用[J].证券市场导报,1997(7).
[3]耿亮.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发展与前景[R]. 在2001年11月18日召开的“2002年中国经济展望研讨会”上的讲话.
[4]戴文华. 中国证券市场的技术系统架构和基本要素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3(3).
[5]喻华丽. 澳交所实习总结报告[R]. 深圳证券交易所内部资料,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