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德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州 213164)
交谊舞是一种将音乐、艺术、体育与娱乐四者融为一体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它起源于西方的国际性社交舞蹈,又称舞厅舞、舞会舞、社交舞等。最早是在欧洲古老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以后,交谊舞开始在我国高校中盛行,但那时只有在周末舞会或重大节日时,才能享受到交谊舞带来的快乐[1]。现在许多院校已把交谊舞设为公共体育选修课,这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一大举措,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强身健体功能。交谊舞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人体有节奏的变化而做出难度不同的形体动作和造型,以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的一项体育运动。交谊舞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项目,它具有丰富的运动内容,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交谊舞常见跳法有:慢三、中三、快三、慢四、中四、快四、平四、伦巴、恰恰、探戈、吉特巴等。由于舞种的节奏快慢及特点,对舞者的影响各有不同。伦巴舞步移动相对缓慢,能发展髋部动作的灵活性;恰恰舞步欢快,移动迅速,对活动膝关节有好处;快三旋转多、快,对提高前庭器官稳定性特别有效。
根据生理学的运动负荷理论,学术界曾提出如下结论:心率在110次/分钟以下,机体的血压、血液成分、尿蛋白和心电图等没有明显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130次/分钟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接近或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分钟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的下降;心率增加到160—170次/分钟之间时,虽无不良反应,但亦未能出现更好的健身迹象。因此,通常把健身效果的最佳区间保持在120—140次/分钟之间,这时身体各组织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代谢状态最好。在交谊舞中,除了慢三、慢四、伦巴节奏缓慢,舞后心率较低以外,其它舞种的舞后心率一般都在120—140之间,这说明交谊舞的强身健体功能显著[2]。
2)心理保健功能。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和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力的转移,能使其它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交谊舞具有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
由于交谊舞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练习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具有明显的心理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课堂上每个人都在跳,所以,每个人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每一个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都能让学生有被认可的感受,这对树立学生自信心非常有帮助。在实践教学中观察到,对于那些身高体重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学习开始阶段,总是不太积极,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两种舞蹈技巧后,发现自己的交谊舞也能跳好时,会变得积极,对自己有信心。同时交谊舞的特点就是要男女生配合练,在这一过程中,要求男生展现出阳刚之气,女生展现出温柔之美。所以交谊舞具有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消除心理障碍等作用。
3)艺术审美功能。交谊舞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交谊舞动作优美,节奏和韵律性强,并且是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又适合青年大学生对身体美、运动美、姿态美、神情美、音乐美、心灵美的感受与表现力,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艺术修养。
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美既不是人的主观精神意识的产物,也不是纯自然进化的结果,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从摆脱自然生产开始,人类社会就朝着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两个方向发展,并具有审美属性。在今天,现代体育运动许多项目对美的要求愈来愈高,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武术等等。而交谊舞则是美中的佼佼者,她可以为人们创造大量的审美客体,其运动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交谊舞的训练,可使人体外型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刚柔相济。这既能满足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能成为他人的审美客体[3]。
4)社交娱乐功能。由于交谊舞是一种群体运动,在集体场所进行,可以使参加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我”置于“我们”之中,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作用。在节假日或喜庆之日举办舞会,同学好友相约而至,唱唱歌,跳跳舞,既交流了感情,又达到了娱乐休闲的目的;周末舞会,也是大学生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在优雅的音乐中翩翩起舞,既放松了一周学习的紧张心情,又提高了自身的交谊舞水平;同时在周末舞会上,大学生还可以以舞会友,认识和结交更多的同学朋友。
5)校园文化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是在学校全部环境(物质和精神)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师生共有的价值趋向和目标追求,随着这种趋向和追求的向前发展,一所校园文化的特色就逐渐凸现。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交谊舞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
6)终身体育功能。兴趣是大学生参加某项运动的原动力,也是大学生长期参加某项运动的持续动力。当大学生对交谊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就会积极投入到交谊舞的各项活动中来,养成经常跳交谊舞的习惯,并以不断提高交谊舞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乐趣,在学习、交流和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交谊舞能力。在交谊舞能力提高的同时,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高,还可以把交谊舞作为自己终身参与的体育项目。
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来说,要想在短时期内普及与发展交谊舞这项集艺术、健身于一体的运动,就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交谊舞课程较强的健身功能,是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运动项目,在高校发展和推广交谊舞应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从近几年高校交谊舞开展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途径。
1)将交谊舞列入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将交谊舞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是发展校园交谊舞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交谊舞的课堂教学,是对交谊舞的入门教学,是激发和培养广大学生对交谊舞的兴趣爱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大学生交谊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交谊舞的教学主要应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入手,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2)加强对交谊舞教师的培养。加强体育院校交谊舞课程设置的力度,提高原有交谊舞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出更多的交谊舞教师,这应是缓解普通高校交谊舞教学师资不足的有效措施。从目前各个高校交谊舞教师情况来看,高校交谊舞的专业教师很少,大多都是其它专业的教师兼任的。所以,要加强体育院校交谊舞课程设置的力度,提高原有交谊舞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出更多的交谊舞教师,应是当务之急。高校可采取相关特殊政策和措施,鼓励、激发教师主动学习,使那些有一定艺术修养和舞蹈基础的体育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交谊舞培训班的学习。同时,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大体育教师再教育的投人,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加快交谊舞场地设施建设。交谊舞是一种将音乐、艺术、体育与娱乐融为一体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对教学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体验与熏陶。因此,各高校应当重视相关教学场地的建设,早日让师生拥有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为了把交谊舞项目更好地开展起来,可以通过教学主管部门的协调,利用学生活动中心、礼堂、舞台、食堂餐厅等场地开展教学,同时再逐步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4)发展交谊舞学生社团。现在各高校都有交谊舞协会,它是在学校团委、学校社团领导下,由学生自发参与的群众性组织。目前高校的交谊舞协会是最受学生喜爱的协会之一,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协会。交谊舞协会的宗旨是:推广交谊舞活动,让更多的交谊舞爱好者参与到交谊舞活动中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正常交流,提高同学们的交谊舞水平和交际能力。协会每星期都有常规活动,例如,组织会员学习交谊舞中的各个舞种,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指导老师定期进行教学指导,同时也积极参加校团委、学生团体联合会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等。
5)举办校园周末舞会。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交谊舞爱好者,要想在周末跳上舞,还必须到各个系去找,只有找到举办周末舞会的地方,才能享受到跳舞带来的乐趣。现在不同了,一般学校都有学生活动室或舞厅,只要想跳想学,就能跳能学,而且,比外面营业性舞厅的安全系数要高得多。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的风采,提高自己的舞技,这对交谊舞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6)开展校园交谊舞比赛。交谊舞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群体的配合位置与队形的变化,并伴以相应的音乐而完成各项动作,交谊舞的表演在给别人以欣赏的同时,更能把自己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音乐美结合起来,在情感上进行调整,自我欣赏,得到美的享受。开展交谊舞的比赛,既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交谊舞,热爱交谊舞,同时也能让各个学校重视交谊舞的开展,加大对交谊舞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交谊舞的功能、价值与作用,进而更好地推广交谊舞。但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交谊舞比赛还没有落实到实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交谊舞的发展[5]。
交谊舞作为全民健身的一个活动项目,能够在高校开展和推广开来,这在全民健身中举足轻重,意义非凡。希望能够引起高校领导与相关部门的重视,早日把交谊舞纳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并编排出统一的教材,以满足高校交谊舞教学的需求;同时也希望各高校领导能对交谊舞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为高校师生积极参加交谊舞活动作出实质性的支持与帮助。
[1] 罗建钢.高职院校开设交谊舞课实践性探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3.
[2] 车诒槐.浅谈在普通高校中开设交谊舞课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5):14-21.
[3] 徐晓霞.高校交谊舞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定及效果分析[J].文教资料,2006(13):15.
[4] 王晖.体育舞蹈与交谊舞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浅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1(6):13.
[5] 于君.我校开展交谊舞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及问题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