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建国 曹为成
(1.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高职院校的工作中心是培养和输送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不断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势所趋[1]。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工会组织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应以创业教育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效能。
高职院校工会与学校其他党政部门或教学系部不同,并不具有明显的行政职权特征,工会作为典型的服务机构,具有覆盖面大、组织性强、第三方特征突出等特点,这就为它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发挥作用创造了一定的优势。
1)丰富的智慧资源优势。工会的定位就是以全体教职员工为服务对象和依靠力量,在其通过一系列具体服务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过程中,工会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自然的凝聚力与吸引力,奠定了工会在教职工尤其是教师群体中的主体地位;而高职院校教师群体又具有显著的学识高、学科多、理论实践一体化特征,智慧资源多样而丰富。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工会能组织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多形式支持和参与的各项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2)强大的组织资源优势。工会的最大优势是组织优势。近年来,随着高校工会工作的深入进行,高职院校的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都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高校非事业编制教职工和合同工入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二级工会和“职工之家”的建立,使其覆盖面得到显著扩大。由于工会的服务性与群众权益代言人的角色,使工会与其他行政部门相比,不存在跨部门沟通协调的障碍;而院工会与二级工会的垂直管理与权力下放,又使得以二级工会和“职工之家”为基础单元的工会组织与院工会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大动员与组织能力的立体网络。这极大地有利于工会牵头来组织开展各项创业教育工作。
3)跨界的桥梁纽带优势。就学校内部而言,高职院校工会一方面与上级工会及学校的党政部门关系密切,具有接受上级领导、与兄弟部门协调和合作的关系,因此对国家或地区各项政策信息把握比较全面;另一方面,工会由于自身工作的特点,具有团结动员、联系服务的优势,经常与社会各界有着广泛的接触,有机会创造和积累大量的社会资源,并将其引入校园服务师生。因此,高职院校工会组织可以及时站在学校发展大局的高度,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为校内外各方力量与资源的多赢牵线搭桥、促成合作,共同致力于创业教育的开展。此外,与综合性大学不同,我国高职院校目前还主要处于专科教学层次,且大多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或特色,因此,这也为相应院校的工会组织积极引入行业力量参与创业教育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1)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成功胜出并得到企业与社会认可,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及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新意识[3]。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关于创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传导创新的意识、塑造优良的品格与积极开拓的精神,让学生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知识准备,培养和提高就业能力与创业潜质,着眼未来,学会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使受教者具备敏锐的战略眼光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营销能力和决策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动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与创新精神。
2)工会的社会职能。《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中国工会的主要社会职能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建设和改革,努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企业、事业和机关的民主管理;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2]。这四项社会职能可简要地概括为: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大职能。而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现了工会的教育职能。
3)高职院校工会应担起创业教育的责任。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与实践之中,尚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与学校的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系统的专业教育基础上,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培养学生的开创性个性和就业创业能力。对高职院校而言,创业教育则需要在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上,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努力实现专业教学、就业指导、经验传授、具体实践、行业教育彼此交相融合。需特别指出的是,在当前高职教育普遍采用“2+1”模式下,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是基于关注毕业生当前就业创业的迫切性,同时也是基于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经营与管理的一线人才,要求必须在相对短暂的时期内及时教给学生适应未来变化的知识和技能[4]。这是一项极富挑战性却又必须面对的工作,显然仅靠传统教学或学工部门来完成,既不现实也不负责任。而工会的职能与优势,毫无疑问,完全可以承担起创业教育的重任,为深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内容与保障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1)组织协调创业教育师资。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强调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创业最重要的是实践,但如果缺乏系统的创业方面和知识,创业也就无从谈起,创业教育也将失败[5]。因此,创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较高,教师应是各类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传授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相对于专业教育,创业教育既包括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社交、营销、管理等企业运营等各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关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对不同经济环境下创业风险与压力等有较强的理解与把握,具有强烈的综合性、融合性、独创性、体悟性等要求;虽然创业教育施教的关键和路径在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训练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高职院校的师资在“质”与“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尤其是许多具有丰富实际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以各种形式进入高职院校任教,同时高职院校教职员工中部分人员实际上也是创业者,因此,高职院校工会可以发挥其自身优势,在校内外人员中进行优选,积极支持和参与创业教育师资资源库的建立,并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与就业创业规划,开发相关课程与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力支持创业教育的开展。
2)开展各类创业教育培训活动。由于工会是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承担了党和政府赋予的极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就创业教育而言,高职院校工会应积极承担或主动合作,开展各级各类的创业教育培训活动,包括知识培训、讲座、竞赛、实践项目训练、及相关理论研究等。纵向层面,可以积极承担各级工会或政府部门组织提供的各类创业竞赛或培训,典型的如SIYB“START & IMPROVE YOUR BUSINESS”培训,它包括“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enerate Your Business Idea– GYB)、“创办你的企业”(Start Your Business–SYB)、“改善你的企业”(Improve Your Business–IYB)和“扩大你的企业”(Expand Your Business–EYB)等四种培训课程(目前我国已经引进了GYB、SYB、IYB三个培训模块);还可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为师生提供创业就业政策、信息服务与指导、开展巾帼创业就业培训等。横向层面,则包括与行业协会、企业或企业联盟合作开展的创业类项目培训、定向培训、技能培训等;尤其是与一些成功的创业企业开展合作,多形式开展创业指导,更容易促成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在这些方面,高职院校所拥有的众多成功创业的校友资源,都是工会可以充分开发的最佳资源与深度合作的高效途径。
3)搭建各种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建设具有试验功能的创业实践基地,并以此为平台开展仿真或全真的创业实务[6]。工会在项目及创业指导人员优选、基地建设与管理、社会资源与创投资金的引入与论证、风险控制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协调与参与功能,搭建创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平台。特别是在与相关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或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携手合作,共建创业人才培育基地及创业项目产业孵化基地上,工会既可以担当协调沟通职能,也可以考虑以资源(实物或智力资源)或资方代表等,作为平台创建的主体,参与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与具体实践项目的运作中,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在高职教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社会评定的历史新时期,高职院校工会工作应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独特优势,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形式多样、全方位、多层次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进程中,为促进高职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7]。高职院校工会组织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也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并大有作为的。
[1]徐琪.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4):70.
[2]陈乐洋.教育工会“两会”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253-254.
[3]业绪华,等.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之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9-61.
[4]缪宁陵.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4-36.
[5]李萍,王建平.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5):69.
[6]王焕成,姜燕.以人为本的创业教育在高职人才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7-39.
[7]左建国.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