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模式研究

2012-08-15 00:52李玉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动态语言

李玉萍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4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模式研究

李玉萍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41)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属性要求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贴合各相关要素不断变化的要求,对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应然需求。本文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阐述了基于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和方法。

商务英语;培养方案;动态模式;职业教育

自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以来,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商务英语专业是各高职院校竞相开设的专业之一。据统计,全国目前已有近千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虽然学者们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等已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描述的定性分析和静态比较分析层面,对高职商英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进行基于需求分析的动态研究尚不多见,导致高职商英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不能充分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研究、优化调整意义重大。

一、理论依据

1.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跨教育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语言的经济学本质是价值和效用,费用和效益[1]。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认为语言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外语就是人力资本投资,语言的使用体现经济价值,而经济价值的高低又受诸多因素的控制。语言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1)人们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某项工作,从而获得经济效益;(2)人们依靠语言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项活动,从而获得经济效益;(3)语言在人才市场中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此时受雇者的外语熟练程度越高,其身价越高,用外语工作的经验越丰富,其待遇越好。某一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该语言在不同市场上的使用程度,包括在人才市场上是否急需,在私人和公共消费市场上的应用多少,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常用等。在某一特定地区内,使用某一特定语言的个人和机构的数量(即使用该语言的密度)是决定该语言积极效用的首要因素。[2]社会经济发展是持续进步的,而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也相应随之而变,以语言经济为基础的商务英语学科研究必然应是动态的。

2.动态系统理论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 Theory,简称DST),又称动力学系统,来源于经典力学。美国数学家伯克霍夫结合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在天体力学和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动力学系统理论的基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对动态系统的研究,使它的应用从经典力学扩大到一般意义下的系统。Herdina和Jessner发展了DST,认为动态系统是指按确定性规律随时间演化的系统,是一个根据变化环境和内在调节进行持续调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目前DST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学、经济学、气象学等领域,近年来DST理论也被应用于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动态、系统地研究语言发展,成为国际第二语言习得及外语教学的前沿理论。DST认为变异性是动态系统的固有属性,承载着发展过程的本质信息,体现系统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反映出发展过程中某个特定时刻的指标;同时系统中的各要素或变量不是孤立的,某个要素的细微变化可能对整体的未来有重大意义,而且这种变化不管开始多么微小都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以指数方式歧变,即通常所说的“蝴蝶效应”。因而DST不考察单个的变量,而是研究整体系统变化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互适应表现出来,即几个因素之间不是简单的A导致B,而是A和B以多种方式互相影响、互相适应。[3]本文将动态系统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因为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构成了一个宏大的、开放的系统,涵盖了宏观社会经济、企业、政府机构、家长学生和教学管理等组成要素,各要素对专业人才培养都有着新事物和新能量的动态输入,而某个特定的要素对某个特定的学习者的影响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性,决定着我们必须动态地、系统地考虑各要素对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二、研究路径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必须依据动态的需求数据分析才能保证其有效和适用。研究路径主要是收集有关部门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以及面向系统内各相关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座谈或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使用适用的统计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信度、效度、相关性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得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预测、判断和结论。本文着重分析面向在校生、实习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相关要素的研究结果。数据来自于历年三个面向学生的问卷——《英语爱好者协会第二课堂活动调查问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调查问卷》、《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和面向用人单位的《外经贸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要求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和座谈、访谈记录。面向学生的问卷着重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对涉及英语的课外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大二下学期在校学生、大三顶岗实习的学生以及工作半年后的毕业生对在校学习的理论课程、实训课程、课外实践、职业资格证书的适用性等内容的反馈意见,并对部分人员进行座谈和访谈,从学习者的角度探讨商英专业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目的、需求,了解学生入学前对本专业的认知和期望、入学后认识的调整和提高、毕业后的反思和感悟以及对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形成过程的评价、对所学课程、教材、教师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及要求;面向用人单位的问卷旨在了解他们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状况及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主要调查对象是省内外的大、中、小型涉外企事业单位,具体了解企业对现在聘用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能力和品质要求、需具有的证书、未来对人才的需求量、合作办学及对培养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等。

三、结果分析

1.面向学生调研的结果分析

在学习目标方面,学生入学前普遍以提高英语语言水平为主要目的。入学后,随着对专业认识程度的加深,逐渐发现学习商务知识也非常重要,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形成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从事各种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才是本专业的学习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普遍希望入学后尽早学习相关的涉外商务课程,并且应以小班教学为主,将英语语言的训练贯穿于学习掌握商务知识的过程之中,而一些虚泛的、实用性不强或与中学阶段重复的课程如果课时不足则可以不开。在学习方法和内容方面,建议教师采用生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讲笑话、播放电影和歌曲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传授提高英语各方面能力的方法,如听读技巧和四、六级应试技巧等。在能力和证书方面,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以及与商务有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是必备的,通过备考证书的集中学习和复习也能促进对语言和商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话营销的发展,学生也反映计算机软件操作、摄影技巧、PS技术和商务沟通等实用能力也日益显示出重要意义。

2.面向企业调研的结果分析

在用人需求方面,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是与日俱增的,很多企业目前都聘有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对他们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好业难的原因主要不是缺少岗位而是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而实际能力又不能让用人单位满意;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企业普遍对商务能力与外语能力并重,建议学生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商务常规业务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办公能力,尽量多参加实习,熟悉涉外工作流程。近年来企业普遍提高了对学生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要求,强调学校应加强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比较看重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愿意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耐心,要求学生具备自信、诚信、敬业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希望学生善于自我定位,会做人、能做事。对企业而言,学历和证书并不是非常重要,他们认为个人能力和认真负责、肯学肯干的工作态度远比毕业学校的名气重要。很多企业都愿意考虑与学校合作办学或接受学生实习,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

四、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

1.培养目标和规格

目前,高职教育总的培养目标为“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较强语言交际能力、必要的人文知识、相关行业基本操作技能及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外事、经贸、旅游等涉外业务活动和基础教育工作中,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生产、服务、教学等活动的英语应用性人才”。该目标强调“应用性”和“职业性”,前者体现在围绕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后者针对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展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培养规格中的知识要素涵盖语言文化知识、文理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工具性知识;素质要素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能力要素由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改革创新能力构成。

2.培养模式

最初的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主要依赖学校自己培养,教学方法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教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评估基本为书面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材内容听读识记的准确性。目前已逐渐过渡到理论实践并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培养模式,强调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实习学时逐渐增加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教学采用行动导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法,将“工学结合”理念融入校内外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依托但不局限于教材,补充大量来自工作岗位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教学评估采用书面加实操的考核模式,既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考核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调整经历了三大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属于本科英语专业“压缩型”体系,以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课程为主,国际贸易专业的入门课程为辅;第二阶段以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课程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用课程为主,辅以营销类和商务类的部分课程;第三阶段以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课程和涉外商务的实用课程为主,辅以实用的工具性课程和拓宽知识面、就业面的选修类课程。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为满足企业和学生加强口语能力的要求,从第一学期至毕业实习前不间断地开设基础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谈判口语、商务现场口译等语言口头输出类课程,以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开设商务语言综合实训、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工作基本技能实训(包括礼仪、摄影、PS技术等)、就业创业等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结语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政府、企业和学生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处于不断变化进步之中。在这个动态的大系统中,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实行动态修订,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课程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注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贯彻执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彰显专业特色,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办学市场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坚持以育人为根本,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促进全面发展,使之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高职教育设定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Marschak,J.Economics ofLanguage[M].Behavioral Science,1965.

[2]莫再树.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06(3).

[3]李兰霞.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

G71

A

1008-178X(2012)11-0198-03

2012-07-19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改革课题(GZGZ7611-067)。

李玉萍(1966-),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动态语言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语言是刀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动态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