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明 姚 勇
(1.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2.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084)
论“中华文化”课程设置与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培养
刘 明1,2姚 勇1
(1.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2.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084)
语言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交际和传递知识的功能;另一个是思维和记忆的功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文化人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题目。文章认为,文化认同也是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作者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中华文化》、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中亚留学生学习《中华才艺》着手,试图论证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之间紧密的联系。从而,区别不同族群对文化认同的方式,更有利于文化教学工作。
中华文化;课程设置;文化认同;教育人类学
关于语言的本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观点。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1]的观点。语言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交际和传递知识的功能;另一个是思维和记忆的功能。一般来说,文化人类学家把语言当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常常又把语言与文化区分开来,对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文化人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题目。然而,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不过,总括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语言决定文化(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另一种是语言反映文化。
在语言与文化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语言与文化认同往往被学者们所忽略,尽管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将“共同语言”[2]作为构成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之一;但是,语言与文化认同并没有被明确地表述或提出过,也鲜有学者论证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时,笔者发现留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总是要被问到“你为什么要学汉语?你为什么要来中国”?可是没有人会问一个中国人,“你为什么要学汉语”?将其延展开来看,换句话说,没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要学你的母语”?我们不禁要思考:究竟是语言的学习本该如此,还是在做文化的选择?我们为何忽略了自问,“我为何要学我的母语”?如果学习自己的母语是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方式;那么,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否应该包括文化认同?而对于母语是非汉语的族群来说,学习汉语(第二语言)也是文化认同的表现方式吗?这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将是本文试图通过中国文化课程设置为切入点,要回答的学术问题。
为了方便讨论,笔者将研究对象分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指民考民,还有汉考民的学生)、大学生(既有汉族大学生,又有民考汉的学生)和中亚留学生。
我们新疆各族人民都有很深的体会,新疆喀什、和田长大的汉族同志都会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至少都能与维吾尔族同志打招呼或寒暄几句。同样地,在内地长大的维吾尔族小孩也会说漂亮的汉语。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语言环境,说明白一点就是文化环境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新疆的大学校园里,《中华文化》课程的设置就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汉语文化环境。《中华文化·新疆版》包括31课,29个文化专题,分别是:中国地理概观、中国古代神话、汉字、中国少数民族、中国人的姓氏和名字、中国的农业、孔子、中国龙、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国石窟艺术、中国古代历法、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丝绸之路、中国陶瓷、中国烹调、茶与饮茶、中国酒、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画、中国书法艺术、京剧、中国古代建筑、故宫、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医药学和武术[3]。从文化专题看,对中华文化的讲解按事项逐一了解,从一个一个的点到面逐层掌握基本知识。
个案1:笔者所教新疆师范大学原人文学院中语系2006-10班的牙合甫·阿不都热合曼同学在他的课程论文《悠久的中国文化和学习汉语(应为“汉语学习”)》中这样写道:“我都知道汉语是现在世界三大语言之一,世界上使用地或(应为“域”)比较广阔。现在很多外国人就选择学这门语言。他们来中国之前,学习汉语之前,都首选(应为“先”)了解一下我国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优势。连他们都知道学习汉语之前了解文化方面的优势,难道我们呢?我们做了什么呢?连我国文化的特点都不知道怎么能学习汉语呢?怎么能掌屋(应为“握”)好呢?这是一个应该想一想的问题。最后,我想说这些,我们每个人,无论学汉语者,还是已经掌屋(应为“握”)汉语的人,凡是中华民族的公民都必须了解我国的文化,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要做的任务。”
在这个个案中,第一,通过与国外留学生的比较,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注意到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这位维吾尔族大学生从中国公民应当学习中华文化这个视角来审视,从而打破民族观念,理性分析公民的义务,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学习毫无疑问是实现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基本要求。
个案2:崔洁在她的课程论文中是这样写的:“看到现在学习汉语的同学们我就会想起当时自己学习哈语的时候,刚进小学时什么都听不懂老是哭鼻子,心里想老爸老妈为什么会让我学习哈语?把我送到了一个和自己生活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我当时曾被校长很多次的退过学,可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父母为了我能更好的学好哈语就搬到哈族人多的地方天天让我和他们在一起,学习语言真的是需要环境,这个我想没有任何人会有我这么深的体会的。我是真正的体会到了,当我们搬到那时也是什么都不会慢慢天天和他们接触,我的哈语也学的渐渐好起来,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我机会(应为“几乎”)学的差不多了,再加上在学校老师们的辅导,我学了很多哈族的风俗习惯,渐渐的我把母语给忘记了,这是(应为“时”)父母又开始担心了就天天开始叫(应为“教”)我母语,就这样我坚持了十几年,考上了大学来学习汉语言,对于别的同学他们是来学第二语言,而我呢?我都搞不懂了,我现在哈语比自己的母语学的还要好,所以来学习汉语言,别的汉族同学听了都会觉得可笑,我还经常会把哈族的一些风俗和汉语的一些风俗给弄混了,很多汉族人都说我越来越不像汉族而像哈族了,也许是天天跟他们在一起的缘故吧!所以说无论学习什么语言,先要学习和了解这种语言的所属的文化”。
上述个案是汉考民的同学从亲身经历和体验来看待学习文化的重要性的。语言的学习必然会与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每当我们研究民考汉的学生时,我们也可以研究一下汉考民的学生,可以看到:语言的双向性和文化的双向性是同时进行的。无论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或者是汉族的文化,应该说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多一些跨文化交际与沟通,多一点跨文化学习和体验,多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感知及分享,是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前提和表现。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可以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化认同的过程,是人运用已有知识对外部事物辨别、选择与接纳的过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对人类优秀文化的认同,同样需要以知识储备为基础。由此,就发生了知识的类别、结构等等,即知识储备的质量问题,我们应当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所体现的共性、共识为标准。
应当说,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中国文化概论》的学习就是要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引发思考。确切地说,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文化概论》的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史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国古代宗教、中国古代哲学、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4],共计19个章节。从内容上看,对文化结构的探究更加深入和宽广,极具研究性和探索性。
因此,文化认同,首先是价值认同,而价值产生于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关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实际利益。文化自觉,就是要把这种实际利益看清楚,而文化认同,则是对利益关系的深刻理解。只有不断加深和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研究,才更有利于大学生擦亮眼睛,认清世界形势,形成更强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开设文化必修与文化选修课,课程内容主要有中国概况、文化概况、当代社会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及主要思想流派、中国历史、名胜与旅游、民俗、少数民族、中国宗教、经济、法律制度、影视欣赏、戏曲阅读与欣赏、书法、中国画基础等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课课程设置方面的讨论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主要研究文化教学的任务和原则,讨论中国文化课程的计划和措施;第二阶段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主要讨论中国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性质,同时讨论了因文化教学引起的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的问题。
对于中亚留学生的文化学习方式,我们所采取的是建立与文化相关的兴趣小组及社团。社团活动内容涉及剪纸、曲艺、民族乐器、太极、国画、书法等,活动时间一般为周一至周四下午,每种课程每次一小时,参与方式分选修(自愿)和必修(强制)两种,具体来说,教育硕士、奖学金班采用必修式,语言文化教学中心多为选修式。在对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及非学历的留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150份,仅有24.6%的中亚留学生认同中国文化,51.3%的中亚留学生认为中国文化仅包括地理、历史、宗教和哲学,33%的中亚留学生认为中国文化仅指中国地理概况。
通过对研究生1班、2班,本科08-1班、08-2班、09-1班、09-3班、09-4班,非学历A1B、A2、A3、A4、A5、A6、A7、A9、B新班共计16个班进行随机问卷和访谈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文化课的开设上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中亚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没有系统认识,导致对中华文化认同较低;第二,课程较为单一,侧重才艺的实践,而忽略了文化其他方面(文化知识的积累)的教学;第三,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图片、道具等)讲解相关文化的背景,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第四,文化活动的时间与晚自习冲突,造成一定的混乱。
对于祖国文化的学习,应当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由年轻一代继承并发展的文化。对于自身文化的学习与认同应该是毫无条件的。而对于留学生来说,文化的吸引是使其认同的动因。对于中亚留学生而言,他们也有自己文化的认同,对于中华文化,他们更多的是从欣赏到认同,这种文化学习方式是由他们主动地靠近、接受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所决定的。文化认同的培养是需要潜移默化、形式多样的,以文化的精华去吸引受众;而不能强制执行,也无法强制执行。文化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心理认同的表现形式。而心理的认同则反映在外在的行动上。透过行为方式观其心理变化,找出文化认同的多种方式,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注入新的活力,才可以吸引更多国内外的大学生投入到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习中去。
(一)学习“中华文化”的准备阶段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华文化》,一般是先集中学习、接触语言,再集中学习、接触文化;或者可以说,一边接触语言,一边接触文化。前一种符合从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进行双语正规教学的范式;后一种则是将文化融入生活中,使得语言和文化水乳交融,不分你我的方式。但是,这种学习准备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即文化以无形渗透到语言的学习中,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又不够形象和深入、具体和全面,给学习者一种朦朦胧胧的学习体验。
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是从纵深度来挖掘文化内涵。从现实看,大多数大学生对文化的了解仅局限于日常生活的感受,对于文化发展的缘由、文化的解释、文化的内部机制等探究性的部分并不是十分清楚。就好像端午节大家都在过,可是你真的让学生来讲一讲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做法就不一定能够说得清楚、讲得全面。
留学生大多是先接触文化,在对文化感兴趣的情况下,再决定来中国专门学习语言。因此,语言的学习往往具有滞后性。但是,也存在以商贸为目的来中国学习语言的情况。而在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教学模式。一种是除语言教学外为学生设置文化课程的文化教学,一种是语言课内的文化因素或文化内容的教学。前一种模式文化学习较为集中(时间和内容)但对语言水平要求较高,后一种模式文化学习较为分散(文化内容散见于语言课本之中)但语言水平要求不高。
(二)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阶段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中华文化》的相关专题前,往往要先预习或讲解该专题所出现的词语(包括重点词语和生僻字词);在学习过程中也较多地使用多媒体,以便于文化展示,如秦始皇陵兵马俑,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就有清晰的记忆;再展示军阵示意图,学生对前锋、中锋、后卫、侧翼卫队就有方向感了;然后再观看一号俑坑的图片,对兵马俑的形制就能有切身感受。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中国文化概论》,往往采取的是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课堂上,常常是老师提出一些思考的问题,由学生课下准备,课上阐述观点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学期结束学生也能形成与中国文化思考相关的课程论文。
而对于中亚留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中华才艺》,重在体验和实践。《中华才艺》的学习主要包括中国书法、国画、剪纸,诗歌朗诵,传统乐器(如二胡、葫芦丝、古筝等),戏曲(如京剧、黄梅戏、花鼓戏、相声等),武术(如太极拳、功夫扇等);此外,还有《三字经》等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研习。中亚留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内容并进行表演,令中国大学生都自叹不如。
(三)学习“中华文化”的收获阶段
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中华文化》的学习,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该课程的设置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汉语提供文化背景知识,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学好汉语以及汉语承载着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使少数民族学生加深对祖国文化了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加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使得学生们能够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其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真切地把握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较之把握诸如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之类体质特征要困难得多。因此,中国文化理论的学习是否能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所思、有所悟是很难量性把握的。
2010年4月至6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承办的首届外国人“汉语及中华才艺大赛”是配合2010年中国在俄罗斯举办的“汉语年”活动而特意组织的,包括“丝路诗语”汉语诗歌朗诵比赛、“2010,我们行走在中国”汉语演讲比赛、“心随手动”手机汉语短信竞赛、“高山流水觅知音”中华曲艺比赛、“学贯中西”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翰墨书香”中国书法比赛、“丹青雅韵”中国画比赛、“巧夺天工”中国剪纸比赛等8项内容,选手分别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日本、德国、法国、美国、韩国等,年龄最小的仅有九岁。留学生们通过比赛获得的不仅仅是奖杯、荣誉和证书,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体验(深度)、交流(广度)和欣赏(宽度)。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看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学习多强调“点”(专题学习),而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又多突出“面”(理论学习),留学生学习中华才艺追求的是“行”(技能学习)。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形成交际文化、知识文化和理论文化三个梯级文化教学模式和阶段,使得中国学生也有“行”,外国学生也有“点”和“面”。
交际文化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就餐、住宿、购物、看病、称呼、招呼、介绍、打电话、通信、约会、邀请、拜访、会客、请客、做客、共餐、聚餐、帮忙、拒绝、接受、送礼、祝贺、关心、说情、交友、穿着、饮食、节日、男女交往、老少交往、熟人交往、生人交往等。
交际文化课重在了解文化习惯和日常交际运用,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和留学生(二语习得者)为教学对象。
知识文化课程内容可以包括:中国地理分布、中国城市、农历及主要节日、十二生肖、中国少数民族、汉字文化、中国的(早、中、晚)餐、四大石窟、五大名山、中国音乐、舞蹈欣赏、旗袍、肚兜、虎头鞋、唐装、中国风景名胜、扇子、风筝、剪纸、刺绣、瓷器、灯彩、唐三彩、景泰蓝、蜡染花布、玉雕、中国人的姓名、中国的吉祥图案、中国象棋、京剧、书法、篆刻、民间乐器及民乐欣赏等。知识文化课程重在了解文化知识和掌握文化技术,以少数民族学生、留学生和大学生(以掌握文化技术为重点)为教学对象。其中,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技术掌握可以采取社团活动的方式,分为丝竹社、书棋社、运动社、体验社(影视、旅游欣赏等)、曲艺社、文学社等来进行,由专人组织、教学、获得相应选修学分。
理论文化课程的运行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各大出版社都有相应的图书教材,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设置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
语言学家拉多(lado)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学好语言”。学习一种语言与学习和了解这种语言所属的文化有着辩证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象征,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要学习一种语言,当然要重视学习这种语言所属的文化。学习语言要和学习并了解文化相互作用,如果只是单纯地埋头学习语言而不重视学习和了解文化,就不能提高语言水平,也无法更深入地理解一种文化。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任何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国的大学生们所学习的中华文化都是“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文化形态、文化特征、文化风俗和文化事项等。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7.
[2]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3:294.
[3]韩鉴堂编著、买提热依木·沙依提译.中华文化:新疆版[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4]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代琴)
C912.4;G64
A
1671-6469(2012)02-0061-05
2012-03-12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1YJC730009);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07 0805);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XJEDU2011S34)阶段性成果。
刘明(1981-),男,新疆喀什人,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