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戏剧的艺术性
——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2012-08-15 00:45邹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陌生化大胆

邹莉

布莱希特戏剧的艺术性
——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邹莉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一部著名的反战戏剧,全剧共十二场,剧本打破了传统的剧情结构,以叙事戏剧的艺术性为视角探讨布莱希特《大胆妈妈》的陌生化戏剧理论、戏剧结构、戏剧的教化功能,可以清晰地看出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在戏剧中的艺术实践。

陌生化;立体结构;道德意义

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和诗人。历经40年,他创作了《三角钱歌剧》、《母亲》、《伽利略传》、《四川好人》等经典戏剧,被视为继莎士比亚、席勒、易卜生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一部著名反战剧作,共有十二场,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被有些评论家认为是布莱希特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大胆妈妈》是布莱希特从德国十七世纪小说家格里美豪森的作品《女骗子和流浪者大胆妈妈》获得灵感而创造的。戏剧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可悲的画面,尤其是戏剧中各个主人公的形象和遭遇。《大胆妈妈》描述的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庶民”、“小人物”,布莱希特通过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凄惨、辛酸的遭遇出发,揭示出这次战争给普通人们生活带来的各种创伤和无奈。全剧所有人物都以他们各自不同的职业、地位以及遭遇生动形象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这个戏里包括大胆妈妈之内都是几个小人物,包括大胆妈妈的大儿子、二儿子、哑巴女儿,随军牧师和厨师及一名妓女。其中大胆妈妈矛盾的性格最能揭露戏剧反战的主题,时代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都可以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体现。

布莱希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戏剧理论家之一,他创作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并深深地影响了同代人和后世作家。他一生都在倡导戏剧改革,提出了戏剧“叙事体”理论和间离理论。他在1948年完成的美学论著《戏剧小工具篇》里具体阐述了“叙事体戏剧”的理论,而且他一直在他的戏剧创作中践行他的戏剧理论。《大胆妈妈》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多层次的戏剧结构等成功地展示了作者的戏剧理论,成为布莱希特戏剧的艺术见证。

一、戏剧的陌生化

“陌生化”是布莱希特戏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他所说的陌生化效果具有间离、疏离、陌生化、异化等多重涵义。与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强调的“动之以情”相反,布莱希特的戏剧主张“晓之以理”,为了达到消除幻觉的目的,观众要以一种批评的态度来对待剧情,布莱希特认为一部戏即使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性格细腻的角色人物、以及营造幻境的舞台布景,如果观众过分地陷入虚幻的戏剧中,也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并不能参与到戏剧中去并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判别和思考,有的只是稍纵即逝的情绪起伏,而没有那种铭心刻骨的感悟。戏剧给观众留下的只有幼稚的泪水和愚昧的笑声,看戏的人决不会采取积极的行动去改造现实、改造社会。因此布莱希特强调在戏剧中引入合唱、字幕、电影等艺术手段来实现这种陌生化。例如在《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这部戏中,陌生化手法运用得非常胆大。全剧末尾以老妇人开头唱的那首歌结束。这样伤感的结尾本来很容易消弱戏剧的表现力,但是布莱希特却让音乐声中夹杂着军队里尖锐的口哨声响起,从而防止观众被泪水“溶解”。这一场戏的感染力也得到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你争我夺,互相残杀的战争时代,战争就是生活,人的生活就是战争。用布莱希特自己的话来说,这部戏的主题是:“战争,这是个做买卖的另一形式;它扼杀了人类的道德。”要想在战争年代生存下去,只能自食其力。大胆妈妈的生活目的,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全力以赴地做好买卖。所以当随军牧师向她求爱,要求他抛弃女儿和他一起私奔的时候,她“也无心想自己私人的事情”。在那样的艰难生活中只有抛弃一切包括个人感情才能苟且偷生,“大胆妈妈”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布莱希特认为语言形式的大胆而优美的建造风格,缘于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美作为形式本身造成了陌生化效果,当混乱的事物变得有条理时,就造成了与该事物的距离,读者于是能在这样的距离外观察该事物。音乐在布莱希特的剧中作为一种陌生化手段来使用,与一般戏剧使用音乐的情况不同,音乐在他的剧中用于烘托气氛,产生陌生化效果,并赋予强烈的陌生化意义。在《大胆妈妈》里,《相亲相爱之歌》出自妓女之口,曲子听上去似乎反映了纯洁的爱情,歌词却是爱情的堕落。作者这样安排试图要唤醒观众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在战争中,美好的感情只是一种空谈。

二、戏剧的立体结构

戏剧中的歌队早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就已经出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应该将歌队作为一个演员,作为整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看待。”布莱希特除了强调在戏剧中引入合唱、字幕、电影等艺术手段,还提出要改变戏剧的时空结构,他提出的基本方法是将所有时代的所有事件都历史化,以使它们以一种奇异的、陌生的、与观众有距离的面貌出现。

布莱希特在《大胆妈妈》中成功地运用了戏剧的立体结构,如每一场开头都有一段内容提要,这就消除了“戏剧性”,把这一场要演“什么”先告诉观众,从而把观众的兴趣引到“怎样”演下去。如第四场的内容提要是:大胆妈妈唱《大投降之歌》。这就要求观众注意歌词,进而达到“间离效果”。同时,提要本身也具有解释意义:逆来顺受,向强权和暴力“大投降”。另外,全剧每一场都有一个唱段,其目的也是为了消除戏剧性,起“分割”故事的作用,不让观众和演员陷入梦幻之中。

而且唱歌的形式在剧中有所发展变化,歌曲的功能有所变化,并且有所扩大。《大胆妈妈》的副歌有布莱希特以往的剧所不具备的讲述和抒情诗的特点,歌曲由对话引出来,书中正在上士大谈战争的时候,人们听到口琴的吹奏声。一辆篷车由两个小伙子拉着,往这边走来。车上坐着大胆妈妈和她的哑巴女儿卡特琳。上士在检查证件的时向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提出问题“你们是干什么的?”。对问题的歌曲回答的方式不光是一种对身份的回答,还是对戏剧层次的一种延伸。如果大胆妈妈只是简单的回答:“做买卖的。”虽然也是一种回答,但是显然不会有歌曲的回答方式立体。歌曲解释了大胆妈妈到底做的是一种什么买卖,使戏剧情节的转折更加清晰,而且歌曲的叠句组成了高于戏剧本身的层次,层次间的联系使诗歌的层次在戏剧时间里出现。比如在本剧的《女儿与士兵之歌》中,母子相认了,布莱希特运用了那些使抒情诗戏剧化的歌曲。这些歌曲都是为道德服务的,而且歌曲不是那种简单的说教。

除了使用歌曲外,《大胆妈妈》中还出现了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诗,这些诗歌在戏剧时间里表演,并且还有对人物的评论。戏剧中还出现了与戏剧层次松散地联系在一起的歌曲。这些歌曲从剧情中有机地产生,由不同的表演者不断地站在戏剧层次上加以评论。戏剧层次和歌曲层次不断的对照使读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使读者在诗化的生活和现实的生活之间摇摆。这种艺术形式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意义,让读者了解大胆妈妈的思想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大胆妈妈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中的产物,她为了生活依靠战争,甚至热切地盼望着战争的爆发,停战让她惊慌失措。所以战争对人性以及人的命运的摧毁力是相当可怕的。

三、戏剧的道德意义

布莱希特的叙事戏剧具有完整的戏剧理论和舞台艺术。他的作品是以辨证唯物思想作为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哲学基础,采取自由开阔的戏剧形式和叙述形式以及革新的表演艺术,告诉人们人类生活是可以认识、能够改变的,从而唤醒人们的良知,使他们有改变社会现实的勇气,并勇敢地投身于社会改革的运动中。布莱希特的叙事戏剧否定了以往传统戏剧所追求的真实,认为传统的戏剧中反映的真实的世界只是一种真实的幻觉,它服务于统治阶级,并且使人们想当然地接受社会现状。

我们可以看出布莱希特的创作思路是从社会学到美学再到社会学,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道德的意义,采取对社会批判的态度。他的理论体系具有明确的社会学目的,在《大胆妈妈》这部戏剧中除了具备叙事戏剧手法,还体现了布莱希特的“辩证戏剧”的理论。戏剧中的矛盾性在于战争对人们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让他们减少损失,而是依然被参战的士兵抢劫。大胆妈妈一方面不愿自己的儿女卷入战争,怕他们遭受生命的危险,只想一家人平平安安地过完一生;另一方面她又依靠战争,想在战争中牟取利益。所以战争和和平对普通的小人物来说都是不幸的。

剧作家通过展示所表现的行动或语言的非理性来唤起观众或读者的理智。由于剧中的人没有“正确地”采取反抗社会的行动,所以作品中的社会本身可能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只要人们无奈采取和那些真正的“对立角色”不同的行动,一定能改变社会上不好的现象,当然采取的行动必须当观众或读者在可认识的现实中能够采取的时候,作品中批判的错误行为才有意义。《大胆妈妈》明显是一部反战的戏剧,布莱希特叙述了战争时期德国的民生凋零的悲惨景象,忠实地描述了可怕的战争灾难,通过人物矛盾的性格,披露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惨象。在剧中大胆妈妈的大篷车也具有象征意义,大篷车不仅只是一个做买卖的货车,而是她的家,她的整个生活,几十年来陪着大胆妈妈和她的儿女们。

布莱希特没有塑造“大胆妈妈”的正面形象,大胆妈妈盼望战争,歌唱战争之歌,认为它是使她赖以生存的根源。看到大胆妈妈的大儿子被诱拐去参军,二儿子在战争死去,哑巴女儿也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大量的人民在战争中无辜的死去,观众或读者就能明白战争能摧毁人类的生命,并且阻碍人类文明的进程。布莱希特认为,“几句术语去阐述一下什么是史诗剧是不可能的。最根本的也许是史诗剧不激动观众的感情,而激动他们的理智。”“在感情和理性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真正的感情,这是我们所需要的。”西方传统戏剧重写实,要求演员将自我化入情境与角色之中,通过写实化的场景和动作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而布莱希特有时让演员沉默,让歌队代他们讲话,间接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这一处理方法加强了演员和观众的联系,教观众边看戏边思考,从而实现“间离效果”。《大胆妈妈》的最后是以一首胜利歌曲结束的:

“带着幸福,带着危险,

战争,它一直在延续。

战争,它延续一百年,

小人物哪能得到利益……”

作者对战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教导人们要警惕和制止战争,那些在战争中牟取利益的人也最终毁于战争。戏剧结合了抒情性、音乐性以及教育性,通过丰富的思想内容反映现实生活,从而达到戏剧的教育目的,是布莱希特戏剧艺术性的最好见证。

[1]布莱希特著,孙凤城译.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M].布莱希特戏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5.

[2]贝托尔特·布莱希特[M].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3]廖可兑.西欧戏剧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1.

[4]贝·布莱希特著,刘国彬/金雄晖译.布莱希特论戏剧[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4.

[5]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责任编辑:郭一鹤

J830

B

1671-6531(2012)07-0044-0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现代西方戏剧主流作家作品的发展与创作特征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合同编号:KY201161B)

邹莉/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硕士(重庆400065)。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陌生化大胆
花园
论“间离效果”理论中演员的共鸣与反共鸣
新时期以来关于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的研究述评
陌生与间离——以孟京辉版话剧《茶馆》为例分析布莱希特的艺术理念
我家的大胆蜗牛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大胆玩创意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大胆撞色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