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 合肥 230000)
以苦节自励精神 创南唐状元殊荣
——唐才子伍乔研究
李晖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 合肥 230000)
南唐的伍乔,出身微寒,以“苦节自励”精神,夺得状元的殊荣。由于其诗歌的造诣与影响,元代辛文房将其名列唐才子,登陆“唐才子传”。五代十国政局的复杂多变,为今天伍乔研究“添设”了诸多迷障。本文通过广搜资料,力尽对伍乔人生籍贯、履历、仕途官职的变换年份等一一予以钩沉与求索,择其诗歌名篇加以赏析,还原其人生面貌,揭示出其作品的文化体系价值,以便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主义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伍乔;庐江;庐山国学;状元;仕途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空前繁荣的王朝,尤其是诗歌的成就,是历史上任何朝代而无以伦比的。唐朝每年进士科,无不加试诗赋,使诗歌成为文士步入仕途的必修课目;唐朝的皇帝如太宗、高宗、武后、中宗、文宗、德宗等、均无不爱诗、写诗、奖进诗人,更促进了诗的大发展;即使宫中的嫔妃、侍女,庙观的道士,寺宇的和尚,亦无不接受诗风的熏陶。仅唐一代,遗留下的现存诗歌,即“近五万首,不仅数量超出以前各代遗诗总和的两三倍以上,而且质量极高,有许多感人肺腑、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故历史上历来把唐朝称之为“一个诗的时代。”[1]元代别具一格的诗评家辛文房,从唐至五代的数以万计诗人中,沙里淘金几经筛选出三百九十八家,为之立传,书名曰:《唐才子传》。立传的标准,是不以出生的贵贱、有无功名、达官抑或布衣、官品的高低,而是以诗的造诣与影响为定夺。这种历史上的开拓性工作,“不拘一格选人才”举措,决定了《唐才子传》的特殊价值。当年“鲁迅先生开列的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所举十二种书,<唐才子传>列为首位。”[2]据笔者初步考察,在今皖境地界的唐才子,充其量不过二十位左右,故在各地方的文化史上尤感珍稀,为拥有唐才子而骄傲。下面,我们就来用心研究皖籍的一位唐才子:伍乔。
伍乔,字不详。记载伍乔事迹的最早典籍,是北宋马令的《南唐书》,继之南宋陆游的《南唐书》和清代吴任臣的《十国春秋》,均有伍乔传略,三书均言“‘伍乔’,庐江人”。“庐江”,即今安徽省庐江县。此三书,尤其北宋马令距伍乔生活时代很近,其记载足以为信。庐江县,唐时为庐州(又称庐江郡)辖县,五代“吴以庐州为昭顺军”,“南唐改昭顺军为保信军”[3]。而新中国建立后出版的《贵池县志》则说:“伍乔,贵池县人。”[4]相继出版的《九华山大词典》也主此说。[5]所记主要内容与“庐江人伍乔”基本相同,当属一人,《贵池县志》此说也是延于贵池旧志。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南唐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灭,伍乔不愿出仕,归隐九华山”。[6]“隐居处”,不能替代籍贯地。况且《嘉庆一统志》记载:“伍乔墓,在庐江县南马厂岗。”[7]此“马厂岗”,即今庐江县马厂乡。其后《庐江县志》还有“农民耕田得(伍乔墓)墓碑”的记载[8]。按古代“落叶归根”习俗,此也是伍乔籍贯确定之佐证。因此,“伍乔,庐江人”确凿无疑。
伍乔出身微寒,但刻苦读书,马令《南唐书》说他“性嗜学,以淮人无出己右者,遂渡江入庐山国学,苦节自励”[9],“以淮人无出己右者”,可见伍乔“嗜学”力度和获得的成绩。此“淮”,当为皖地淮河流域抑或江淮之间地域。陆游《南唐书》亦云伍乔曾“居庐山国学数年,力于学诗”。[10]可知伍乔在自学获得很高成绩后,又去 “庐山国学”深造。而《唐才子传》则云伍乔是“少隐庐山读书,工为诗”。[11]据《十国春秋.南唐烈祖本纪》:昇元四年(公元940年)十二月丙申“是时建学馆于(庐山)白鹿洞,置田供给诸生,以李善道为洞主,掌其教,号曰‘庐山国学’。”[12]由此可以断定:伍乔是成人并获得可观成绩后“入庐山国学”深造,而非“少隐居庐山读书”。
伍乔是何年“渡江入庐山国学”,诸典籍均没有记述,但从《全唐诗.卷七五八》孟贯《寄伍乔》诗中揣摩出蛛丝马迹。诗云:“蹉跎春又晚,天末信来迟。长亿分携日,正当摇落时。独游绕旅恨,多事失归期。君前看溪树,山禽巢几枝。”据诗意,可测出孟、伍二人曾是同居庐山的同学,一年“摇落”时的晚秋,孟贯离开了庐山国学,当年的岁末收到了伍乔写给他的信,第二年“春又晚”时节孟贯写下了这首诗。据后人研究,孟贯是“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游学庐山,疑(伍)乔亦均于是时居庐山国学,与之同学”。[13]“后周广顺二年”,即南唐保大十年,乃南唐“庐山国学”建立的第十二年,伍乔离家入庐山国学。从伍乔现存的诗题看,他入庐山之前抑或去庐山途中,曾游览过西山龙泉禅寺(今安徽合肥市境内)、潜山(今安徽潜山境内)、九江(今江西九江市)等地。
据陆游《南唐书》,伍乔是“居庐山国学数年,力于学诗”,是何时何事又离开了庐山呢?关于伍乔离开庐山的目的、机遇与结果,马令《南唐书》较之他书的记载,最为详尽。文曰:
“(伍乔)入庐山国学,苦节自励。一夕见人掌(自)牖隙入,中有‘读易’二字,倏尔而却。乔默审其详,取<易>读之,探索精微。迨数年,山下有僧夜梦人指大星曰:‘此伍乔星也。’僧与乔初不相知。达旦,(僧)入国学访问得乔,甚喜,勉之进取。乔以匮乏告,僧辄罄囊予之。乔出(庐山),与郡计。明年春试<画八卦赋>、<霁后望钟山诗>,是岁同试数百人,初中有司之选者,必延之升堂而加慰饮焉。先是宋贞观登坐,张洎续之,主司览程文,遂揖贞观南坐,而引洎西首,酒数行,乔始上卷,主司读之惊叹,乃以贞观处席北,辟洎居南,登乔为宾首。覆考榜出,乔果第一,洎第二,贞观第三,时称主司精于衡鑑。元宗命勒乔程文于石,以为永式。署宣州幕府。”[14]
纵观此文,可知伍乔离开庐山的目的,是赴南唐京师(今江苏南京市)参加会试,机遇的关键,既有仙道于暗中指点迷津,又有佛僧的倾囊相助经费,加之他嗜学儒家经典之精深,方得状元第一的结果。读《易》的“探究精微”,亦才会有试《画八卦赋》的得心应手。皇帝令人将其考卷文字勒石,供后人学习,足见其文字的品位之高。
马令《南唐书》及他书对伍乔登榜的年份,均未指明。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他文中去求索。《十国春秋·元宗文献太子弘冀列传》云:“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七月,(南唐)弘冀属疾,数见景遂为厉。九月丙午薨。有司以其靖难之功,谥宣武。句容尉张洎,弘冀所荐士也,上书言:‘世子元德,在视膳向安,今标显武功垂示后世,非所以防微杜渐也’。元宗善之,下其议,改谥文献,洎由是知名。”[15]马令《南唐书》已写明:张洎与伍乔为同榜进士,伍乔为状元,授宣州幕府吏,其为句容(今江句容县)尉。显德元年(公元959年)其已在句容尉任上,说明其登科是在上一年度的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即南唐的中兴元年。《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亦云:“后周世宗显德五年戊午,伍乔约于本年登进士第,为状元。”[16]
南唐的科举,继唐朝制度,会试一般皆放在农历的二月,故谓之“春试”。而参试的考生,经州郡举荐后,必须于前一年秋冬赴京师备考,故马令《南唐书·伍乔传》有:“乔(自庐山)出,与郡计,明年春试”之说。[17]可知伍乔下庐山应举赴考的年份,是后周的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亦即南唐元宗保大十五年。
根据上述的钩沉、求索,综而言之:出身微寒而又嗜学的伍乔,于苦节自励达到“淮人无出己右者”的学业成绩时,于南唐元宗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即后周世宗广顺二年),离家入南唐庐山国学深造;五年之后的南唐保大十五年(公元957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由于得僧人勉励和资助,伍乔下庐山赴举应试;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后周显德五年),登进士第,为殿试第一名状元。随之即步入仕途。《庐江县志》将伍乔登科的年份,定在“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18]《贵池县志》又说成是在“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19]两种说法,均缺乏考证,不足为信。
伍乔自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登榜中状元之当年,即“署宣州幕府”,步入仕途,走上为官生涯。
宣州宣城郡(今安徽宣城市),历来为江南大郡,偏安江南的六朝时期,地位尤显重要。唐时又在宣州设置宣歙观察使,管辖宣、歙、池三州。所管地域超过今天的整个皖南地区。观察使又兼任宣州刺史。但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裂环境下,管三州的宣歙观察使设置已不复存在。南唐前的吴国,已升“宣州为宁国节度”,宁国节度使兼任宣州刺史,仅管宣州一郡,南唐时又割宣州的“当涂、广德二县入江宁府”,仅领七县地;池州,“升为康仕军节度”;歙州亦设观察使。诚如《十国春秋·十国藩镇表》序所云:“十国抚有一隅,竞相夸侈,大抵国内多设节度,周边诸州,以示幅员之广”。[20]伍乔即是在这种形势来到宣州,任起了宣州佐官幕府吏。时任宁国军节度使、宣州刺史的是朱业,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徐铉《朱业等节度使制》中有:“宣城奥区,国家巨屏,方当谋帅,是用策勋,资果毅以壮先声,假惠和以苏疲俗,付尔节钺,往镇抚之。”[21]自中兴元年(公元958年)起,朱业主政宣州达五个年头[22]。唐代州幕府,原设别驾、长史、司马等佐官,中唐以后,减别驾、长史设置,只有司马,而司马是“不闻与闻公事,等于闲位”,是个“州民康非司马功,郡政坏非司马罪”的虚职。[23]
马令《南唐书》说伍乔“署宣州幕府,考满,迁考功郎”,按此说法,伍乔是从宣州幕府吏,直接升为京官考功郎。陆游《南唐书》亦持此说。但同是宋人著作的《诗人玉屑》,则有:“伍乔、张洎,少相友善,张为翰林学士,眷宠优异,伍为歙州通判,作诗寄张”记载[24];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继承此说,只不过将“歙州通判”改作“歙州司马”;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庐江县志》,均认同伍乔“歙州司马”的观点;再查《全唐诗》卷七四四伍乔《寄张学士洎》诗中有“黄山向晚盈轩萃,黟水含春绕郡流”句,“黄山”、“黟水”均在当年的歙州境,更是伍乔歙州任职的佐证。[25]州的通判,简称州判,是协助州郡执政官的辅佐之官,可与州守共理政事,州有公事,须通判与州守连同签议,方可行下,说明其职责、权力,超过州的幕府吏,按宣州幕府吏“考满”,古代官吏的任职,一般以三年为限,从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往下的第三年,即后周恭帝元年(公元960年),也就是后周被北宋灭亡之年。这一年,是伍乔宣州幕府吏“考满”之年,亦是其歙州通判始任之年。
伍乔歙州通判的官职之后是考功员外郎。这次从地方官升迁为朝中官,得力于少时朋友张洎的举荐,而张的举措则来于伍的求助诗。因此,探索伍乔“升迁”时间,必须先搞清其“求助”诗所寄之年.关于伍乔寄诗之事,《诗人玉屑》记述的比较详细,云:
“伍乔、张洎,少相友善,张为翰林学士,眷宠优异;伍为歙州通判,作诗寄张,戒去仆曰:‘张游宴时投之’。一日,张与僚友近郊会燕欢甚,仆投诗,诗云:……(张)得(诗)咏动容久之,为言于上,召还(伍)为考功员外郎。”[26]
经考,此“张为翰林学士”,应为清辉殿学士。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南唐“百司政事皆归于枢密院。枢密副使陈乔柔懦畏怯,猾吏潜结权幸,多为非法,纪纲并坏。而张洎方以文学得幸,特授清辉殿学士,与太子太傅徐辽、太子太保徐游别居澄心堂,密划机务,中旨多自澄心堂出。”[27]因为“张洎本年始任清辉殿学士,(其)荐(伍)乔事当在本年或稍后”。[28]也就是说: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是伍乔从歙州通判晋升考功员外郎之年,此前共八年时间,伍乔均在歙州通判任上。“考功员外郎”,为朝廷吏部属官。部下分司,“各司由郎中为主官,员外郎佐之”,“掌内外官吏选拔、勋封、考课之政令。”[29]
马令《南唐书》云:伍乔“迁考功郎,卒于官”;陆游《南唐书》、吴任臣《十国春秋》则云:伍乔“仕至考功员外郎,卒”,元代《唐才子传》和《全唐诗》卷七四四所附伍乔小传,亦均承此说。其实,伍乔的仕途,并未“至考功员外郎”而结束,还有延续。《续资治通鉴》“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二月”记载:“是月,江南知贡举,户部员外郎伍乔放张确等三十人。自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开贡举,讫于是岁,凡十七榜。”[30]是年十一月,北宋军队攻破南唐国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南唐灭亡。任何典籍再也没有伍乔任官的史实记录。伍乔的仕途伴随着南唐政权的结束而结束。
综合上述,伍乔一生任职,至少是宣州幕府吏、歙州通判、考功员外郎、户部员外郎。自中兴元年(公元958年)至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仕途生涯总共十八年。
至于南唐亡后的伍乔去向,他既未随李后主去北宋京师(今河南开封市)投降,也没有像其“少相友善”的张洎去任宋朝的官,而是归隐山野。《贵池县志》记载:“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南唐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灭。伍乔不愿出任,归隐于九华山,卒年不详”。[31]《九华山大辞典》记载略同。这些记载均出于明清旧志,是可信的,按古代民间风俗,伍乔卒于九华山,归葬于庐江故里,亦是顺理成章的事。
由于出身微寒,伍乔虽才华出众,又中状元,可官职一直低卑,州通判仅是“从七品官”,员外郎亦只是“郎中的助理”“六品”。[32]自然的损毁和人为的破坏,至元代时,他的一生遗作,存世的只是“有诗二十余篇传于世”;[33]清时,《十国春秋》亦云:伍乔“有集一卷行世”。[34]《全唐诗》汇辑到也是“诗一卷”,[35]而此卷仅有诗二十一首和二残句。这不能说不是件遗憾的现实。
做为五代十国时期诗人伍乔,必然受到那个时期的诗风熏陶,打上时代的烙印。那个时代诗人“从理论到实践,一致反对浮艳诗风”,“注重抒写真情实感,诗风清雅浅近”,更“以曲折暴露丑恶,针砭时弊”,以致形成:“抒写性情,展示一代文人的多种精神生活,成了此期诗歌的基本内容;坚守其道、洁身自好以及出与处的心理矛盾和苦闷,是诗人们经常表现的主题。”[36]下面就对伍乔的数首诗予以赏析。
先赏《冬日道中》。诗曰:
去去天涯无定期,瘦童羸马共依依。暮烟江口客来绝,寒叶岭前人住稀。带雪野风吹旅思,入云山火照行衣。钓台吟阁沧洲在,应为初心未得归。
稍嚼全篇,即可知此为雪天出行于道中的真情实录。可理解为伍乔离家赴庐山国学的途中之作。“瘦童羸马”在“江口客来绝”、“岭前人住稀”的严冬雪天,前来渡江。渡江后入山,以燃火烘烤“行衣”,可想象出此行的艰辛!旅途之中,想起家乡的“钓台”、“吟阁”,但为了实现去庐山国学深造的“初心”,不知何时是“归”期了。通篇寄情怀于绘景,求刻画于细腻,意境之深远,对仗之工巧,构筑成此诗的佳作高品。也可谓是陆游对伍乔作出“诗调寒苦,每有瘦童羸马之叹”评语的引发之作。依诗意,可测此诗作于伍乔已渡江、入了庐山但尚未进“庐山国学”之际。
次赏伍乔的《闻杜牧赴阙》,诗云: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峡云难卷从龙势,古剑终腾出土光。开翘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故乡。
因为此诗,引发出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伍乔“与杜牧之同时擢第”的疏导之误。此诗首句即告知此杜牧乃“旧隐匡庐一草堂”的杜牧,而非中晚唐时期的杜牧(字牧之)。世誉称“小杜”的杜牧之“擢第”,是在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举进士第,时年二十六岁”,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故其有“两枝仙桂一齐芳”诗句,[37]要早于伍乔登榜、中状元约一百二十年,何能“同时擢第”!诗题中的“赴阙”之“阙”,意指帝王何居之处;第二句“携策”所“谒”的“吾皇”,当是南唐元宗李璟;三四两句,说隐于深山之士像“难卷从龙势”的“峡云”一样难于被皇帝知晓,比喻杜牧“赴阙”如同“出土”的“古剑”重“腾”光芒,形容机遇的难得;五六句,则是对朋友的要求与劝导,希望杜牧“开翘”飞翔之时得“定期”“归”至自己的“碧落”天空,要像“宁肯”用“沧浪”青色之水洗“濯”冠“缨”一样地超脱尘俗,保持操守的高洁;结尾两句,是告诫杜牧,当“得意”发达交上对你仰慕之人的时候,千万“莫忘”记隐居之地昔日同钓游、尚处于困境的故友,得常寄诗来。“裁诗”,做诗也。全诗显示出友朋间的情深意切,语重心长,耐人深思,令人寻味。此诗当作于庐山其在国学期间。
三赏伍乔的《晚秋同何秀才溪上》。诗云:
闲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期收野药寻幽路,欲採溪菱上小船。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含余霭咽残蝉。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
诗亦是伍乔的庐山之作,描绘 “同何秀才”“晚秋”时节共游“溪上”的景象。不知“何秀才”之名,但可知共处一山间。于“秋光”中“闲步”,令脑中之“思”已显得“杳然”,眼中所见的则是“荷”与“藜”在“林烟”里“共过”;已临“收野药”、“采溪菱”时节,“收野药”得“寻幽路”,“採溪菱”要“上小船”;雨刚停的山峰,“藏”在云里,给人以“晚阴”的直觉;“残蝉”在“含余霭”的柳枝上,发出呜咽之声;“尽日”地“倒尊”饮酒,连“归处”何在都已忘却;只有山佛寺院的“磬声”,“敲”碎了昏暗的“暝天”。从“忘归处”三字可悟出:此诗不是作于故乡的庐江,而是在庐山。诗的通篇贯穿着一个“闲”字,“闲”得“忘归”,“闲”境无思。受鲁迅、李大钊、胡适等人赞颂,为胡适一生推崇的晚明“苏州三怪”中的儒妖金圣叹,曾专门对此诗有如下之评:诗的“一二(句)写同何秀才,亦不必定同何秀才,溪上亦不必定是溪上,只是随身所至,随遇所有,随心所起,随境所合,写出一片纯是天趣,其中并无一点成见。三四(句)承之,犹言收药採菱,无所不可也。五六之‘晚阴’、‘余霭’,即其‘尽日忘归’之实在景物也。又加‘冥磬’句,以主犹未倦,客亦不发,是日遂至于尽而又尽也”。[38]可见此诗蕴意之深远,逸意之精妙,不失为一篇绘秋景、歌逸境、点禅趣的杰作。
最后赏析伍乔的《寄张学士洎 》,诗曰:
不知何处好消忧,公退携壶即上楼。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绕帝王州。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郡流。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诗题中所“寄”的,是伍乔“少相友善”的故交张洎,因张此时已晋升为清辉殿学士,故有“张学士”之称。此诗马令《南唐书》、《诗人玉屑》、《唐才子传》等书均有入录,在《全唐诗》亦作为伍乔的最后一首诗汇辑,可见此诗对伍乔人生、对研究伍乔事迹的重要作用。诗中“黄山”、“黟水”之句,说明此诗为伍乔任歙州通判时所作,“含春”、“花时”之词,仿佛在告知这诗是在春天所寄。诗的首句,即以询问的方式点明寄诗的目的,是要故交张洎帮助解决“好消忧”的办法,而“学士”的身份、权利又能够相帮解决此难题的。故交你能在下班之后即“携壶”“上楼”与僚友饮宴,“职事久参侯伯幕”的我,无法如你那般地去“消忧”,只有在“梦魂”中去想望了。“帝王州”,寓意南唐京师金陵(今江苏南京市)。诗的下半部,说歙州有“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郡流”的绝好风光,“学士”又有“多暇日”的条件,可是有“谁”能“伴”你“出城”来“游”呢?对此我还常在“遥想”中。如果说诗的上半部是询问“张学士”我如何“好消忧”,下半部则是问:有谁能伴着你,让你更好地“好消忧”了。如此笔法,正是伍乔诗意诗境的高妙处。“玉堂”一词,原为宫殿的美称,唐、宋以后,则是宫中翰林院的代名词,此时的张洎已是南唐的清辉殿学士,故以“玉堂”为代指,何况张洎又拥有皇帝“眷宠优异”的处境。诗的通篇无一句明言调职升迁,却起到了张洎咏诗“动容久之,为言于上,召还(伍乔)为考功员外郎”[39]的特殊效果,正显示出伍乔诗的巨大艺术魅力。反言之,早年已有“淮人无出已右者”的特殊学业水平,后又经庐山国学的数年深造,终成状元的拔萃之才,却在“职事久参侯伯幕”位置近十年不调,衬托出南唐政权用才上的不公平。此诗也正是“以诗代笺,以诉情怀”、“浅唱低吟,情调感伤”的五代十国诗坛上的艺术精品和代表作。[40]
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灵魂。中华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吸引力、凝聚力、警示性与启迪性。伍乔及伍乔的遗存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与骄傲,更是庐江县人民的财富与骄傲。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同时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41]如何充分发挥伍乔“苦节自励”的道德精神、创建“南唐状元”的实效高品位文化价值,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当是人们思考与实施的课题。基于此,故笔者广搜资料,下力气撰出这篇拙文。
[1]乔象锺、陈铁民.唐代文学史·唐代文学总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前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一三·十国藩镇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贵池县地方志编委会.贵池县志·人物传记[M].合肥:黄山书社,1994.
[5]九华山地方志编委会.九华山大辞典·乡贤名士[M].合肥:黄山书社,2001.
[6]贵池县地方志编委会.贵池县志·人物传记[M].合肥:黄山书社,1994.
[7](清)嘉庆一统志·卷一二二·庐州府·陵墓(四部丛刊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8](清)光绪庐江县志·古迹(线装书)[M].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9](北宋)马令.南唐书·卷四·伍乔传(四部丛刊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10](南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五·伍乔传(四部丛刊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1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五·烈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14](北宋)马令.南唐书·卷一四·伍乔传(四部丛刊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15](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17](北宋)马令.南唐书·卷一四·伍乔传(四部丛刊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18]庐江县地方志编委会.庐江县志·第三三章·人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9]贵池县地方志编委会.贵池县志·卷三二·人物传记[M].合肥:黄山书社,1994.
[20](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一三·十国藩镇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清)董浩.全唐文·卷八七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2]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宣州[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3](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4](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伍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5](清)彭定求、杨中讷.全唐诗·卷七四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6](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7](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六·平江南[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8]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29](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0](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57.
[31]贵池县地方志编委会.贵池县志·人物传记[M].合肥:黄山书社,1994.
[32](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3]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4](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5](清)彭定求、杨中讷.全唐诗·卷七四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6]乔象锺、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五代十国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37]缪钺.杜牧传·第二章·少年科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38]林乾.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唐才子诗评点[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9]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0]乔象锺、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五代十国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松 水
book=1,ebook=6
I206.2
:A
:1672-2868(2012)04-0001-06
2011-12-17
李晖(1943-),男,安徽凤阳人。安徽省博物馆原副馆长、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享受省特殊津贴。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等。国际优秀论文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