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孙晓晖
(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长春 130012)
学术道德,是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近年来,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在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中,作业抄袭、考试舞弊、论文造假等违背学术道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高校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是未来的学术主导力量,更应该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
培养大学生学术道德的途径多种多样,在科技写作实践环节加以渗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科技写作要求学生针对所选课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所需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研究结论,最后整理成文。这是一个模拟的科研过程,只有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尊重科学的理性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准则,才有可能实现预期的研究目的。因此,科技写作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学术品质。本文拟分析在高校科技写作的实践环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学术道德。
实践性强是科技写作的一大特色。在高校,这门课程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实践空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具体的可操作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
第一,课堂教学中的科研训练。课堂是科技写作实践的第一战场,只有让科技写作与科研及社会现实同步,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效性。因此,设置写作情境并结合所学专业进行有目的的模拟科研训练,是科技写作教学的题中之义。第二,毕业论文写作。每个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提交一份学术论文,这是对学生在校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的全面检验。用科技写作规范来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正是科技写作的实践重点。第三,大学生竞赛型课外科技活动。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竞赛型课外科技活动,涉及的学科类型广泛,在高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论是研究选题、论证方案还是撰写作品,都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良好的学术精神做支撑,科技写作也必然要在其中发挥作用。第四,大学生课题的申请与完成。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以独立的经费支持鼓励大学生申请课题。这一过程涉及“课题申请”与“结题报告”等材料的撰写,这项内容与科技写作密切相关。
以上是目前高校实践科技写作的几个主要环节,依托这些环节,可以有效地发挥科技写作对大学生学术道德的培养作用。
撰写科研报告或学术论文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步骤。事实上,很多学生一开始根本不知道怎样写一篇学术论文,尤其对“摘要”、“前言”、“正文”、“结论”等核心部分的内涵认识模糊,“摘要”与“前言”混淆、“结论”与“摘要”重复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从论文的构思、写作步骤和基本格式等方面加以规范,既让学生掌握写作的逻辑要点,又要使写作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其中,特别要训练学生对“摘要”的理解和准确撰写,因为“摘要”是对文章的简短陈述,相当于整个论文的缩影;它紧邻“标题”,读者会通过它了解论文的观点,甚至判断论文的质量优劣。在实践中,当学生明确了“摘要”的写作要求后,我们首先选取几篇优秀的学术论文,让学生具体体会“摘要”部分的写作特点;或选择若干英文文献,要求每个学生翻译一篇英文摘要。其次,用历年的优秀毕业论文及其他学术作品(如数学建模作品)来熏陶学生,让他们了解完成学术作品所应持有的严谨态度,认识到好的作品在表达上的诚实与流畅[1]。然后,指导学生推敲论文的技术和文字上的细节,尽量避免由于粗疏导致细节纰漏。
实践证明,学术作品写作的指导、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撰写学术作品等同于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构;只有脚踏实地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由于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和理解存在误区,不少大学生认为从网上下载数字资源,经过复制粘贴就可以成为自己的东西,没有必要加以注释;还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他人的作品,对适当引用与抄袭、剽窃的界定认识不清。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术基本规范教育,也是科技写作实践的重要环节[2]。
根据2012年7月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3](修改草案第二稿)和《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4]的相关规定,符合“适当引用”的标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第二,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出处。按通常理解,“主要部分”是对量的规定,“实质部分”是对质的规定。一般而言,自己的论文中只适量地引用了他人作品中的观点、论据或内容,而不构成自己作品的相应成分,属于适当引用的范畴;若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引用,从而使自己作品的大部分或主要观点、论据或内容是照搬他人作品的结果,则属于抄袭的范畴。从质上看,即使在量上没占主要部分,但是该作品的实质内容即主要观点是他人的,即使没有引用他人的原话或引用数量不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即使注明了来源,也不应属于适当引用。
让学生明确适当引用与抄袭、剽窃的界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后者是属于侵权行为,被法律明令禁止。知识产权意识不是自发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学生对不端行为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自觉地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学术道德,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取得新的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是高校的主要活动,参与学术活动,不但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沟通信息和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形成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借鉴,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观念。
学术活动的开展可以渗透至大学生参加竞赛型课外科技活动过程中。以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在准备的一年时间里,安排学生学习各种数学建模的常用技术时,就可以用课题组学术活动的形式来开展:每隔几周让学生们对学习的结果作汇报,把个人感兴趣的技术内容交给课题组讨论,并制定新的学习任务等等。当然,因为这些竞赛型课外科技活动都是以提交作品来完成比赛,而作品的科技写作知识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这就要求有长期的指导和规划;因此,科技写作知识的辅导可以有的放矢地渗透在课题组的学术活动之中,并在比赛期间加以适时指导规范,在赛后进行总结和进一步锤炼。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写作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这种科技写作培养模式的创新,大大拓宽了科技写作的实践领域,提升了科技写作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浓烈的学术氛围中,体会到了学术活动的严谨,感受到了学术团队的智慧与力量,这对他们学术道德的养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良好的科研能力,是完成科研活动的根本保障;科技写作和科研活动一样,都是创造性活动,它们运用的能力和基本操作过程大致相同,因此,科技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会带来科研能力的提高。
科学研究是探索性的工作,只有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并不断探索,才能避免低水平重复并推陈出新。科学活动最终要以文字或符号的形式传达研究成果,因此,科技写作既可以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又能够增强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数据处理和表达能力。——大学生虽然缺乏科研经验,但一旦经过适当训练,其潜在的研究能力就会被开发出来,新的思路、新的构想完全有可能在他们中产生[5]。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科研能力的提高,带动学术道德的提高。
引导学生养成学术道德不仅需要道德教育,更需要技术支持和措施执行,科技写作在实践环节的有力拓展,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术行为,养成恪守学术规范的习惯,并通过自律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让科技写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可以有效缩短学校教育与科研工作实践之间的距离,对学生德行与操守的养成、对高素质和谐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于澜,毛慧凤.以数学建模活动为平台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121-123.
[2]秦丽萍,桂云苗,徐小三.防止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1(11):67-68.
[3]新闻出版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EB/OL].http://www.law -lib.com/fzdt/newshtml/20/20120706164011.htm,2012 -07 -06.
[4]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7-28.
[5]沙振江.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