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代义
(黄山学院 体育系,安徽 黄山 245041)
论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体育人口提升
郑代义
(黄山学院 体育系,安徽 黄山 245041)
我国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农村青壮年人口严重外流,从根本上限制和阻碍了我国体育人口的比例增长,农村体育发展落后,各地政府在农村体育设施的有限投入,从根本上延缓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进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解决好体育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建设体育强国意义重大.
体育强国;体育人口;外流;提升
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与亲和程度,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人口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息息相关.“体育强国”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综合的概念,在现阶段,主要指标体系以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为主导,并体现体育各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1].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如何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解决好体育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体育人口状况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是一个国家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2],2007年我国体育人口(判定标准须满足三个条件: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3])人数比例为28.2%(含在校学生)[4],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差距惊人,如日本、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体育人口已达到了70%以上,我国中青年人在体育人口中所占比重低得可怜,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特征,而在西方发达国家里体育人口的年龄分布上,青少年高于中年人,中年人高于老年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东西方的文化和经济差异外,同我国开展和倡导的很多群众体育活动较为适合老年人和妇女群体有关,对中青年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西方的体育活动内容大都丰富多彩,尤其适合中青年群体[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810元和6977元,实际增长8.4%和11.4%,其中农民收入是1985年以来实际增速最快的一年[6].2010年我国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7],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农村居民年轻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青壮年人口)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在全民健身中,农民体育是最薄弱的环节,如果农村体育发展不上去,那么,发展体育强国战略也就从根本上无法实现.
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对体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类价值观在体育方面的具体化,是人们对体育价值的观念反映,它作为衡量体育的基本尺度,从根本上、深层机制上制约体育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部分居民对体育的目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清,特别是在我国农村,认为“劳动即体育”、“体育是有钱人的事”、“无病即身体健康”、“体育与自己无关”等,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健身意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认为“体育健身等于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思想广泛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国农村老年人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作为占据我国人口很大比重的农村人口对体育健身认识的模糊,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人口的比重,我国农村体育人口上不去,则我国体育人口比例也就无法提升,当然,体育健身的价值观与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体育文化氛围和体育的宣传都有一定的关系[8].
体育锻炼场所是居民开展体育活动所必备的的条件,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安排,大多数是依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生活习惯以及余暇时间来确定,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受到场地资源总量、个人锻炼习惯以及场地资源的可获取、便利性等因素制约,体育硬件设施的缺乏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而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2005年我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148.15元.在我国现有体育场地(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系统、武警系统和铁路系统)中,分布在校园的场地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7.7%;分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楼院内的场地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2%;其他依次为乡(镇)村占8.18%;居住小区占4.86%;厂矿占3.47%;其他占2.67%;老年活动场所占1.64%;宾馆饭店占0.89%;公园占0.7%;广场占0.61%.由此可见,体育锻炼场所的严重匮乏和分布不均,且大部分体育资源主要还是积聚于城市是影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人口的增长.
由于我国农村居民人口基数大,经济收入水平低下,且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年轻劳动力外流现象比较严重,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造成空巢家庭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并且留在农村土地上的大都是老、少、弱、病、残,农村青壮年人口严重外流,是阻碍我国农村体育再发展的关键,且各地政府在农村体育设施的有限投入在整体上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的现实需要,根本上延缓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进程,可以说,没有农民的体育,就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没有农民参加的全民健身也是不完整的,在全民健身中,农民体育是最薄弱的环节,如果农村体育人口发展不上去,那么,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也就不能落到实处,发展体育强国战略也就从根本上无法实现.
全民健身关系到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指出:不论中小学生,还是成年或老年,国人超重与肥胖率都在持续增长,且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往往更重视有氧锻炼,对力量和柔韧度的锻炼相对不够重视.所以,群众体育要落到实处,科学指导是关键,大众健身首先要根据各类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强身健体和人体生理的教育,针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年龄结构、男女性别、心理需求、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时间安排、等不同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指导如何进行有氧锻炼、如何进行柔韧性练习等等,指导人们在体育锻炼中要注重全面性、科学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目标(如减肥,不能为了减肥,只是有氧锻炼,不吃饭,忽视其他方面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和锻炼项目、内容,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我国体育人口的增长.
树立科学体育价值观,加强提高我国居民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的了解,转变我国居民的健身观念,特别是积极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以及体育的价值和作用,引导我国农村居民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上来,为建设体育强国献力.培养和增强我国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需要我们从重视健康的角度对体育加以宣传,并以科学、健康的口号改变我国居民的传统观念和体育意识,树立其“花钱买健康”、“少吃药、多流汗”、“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奔小康”的新型体育价值观,并加强体育知识宣传,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从而提高我国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我国体育人口比例,为建设体育强国添力.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发展等硬件设施主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体育建身工程是改善体育设施条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居民体育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政府应加大对体育建设工程的投入力度,各地财政应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增加体育健身路径的数量,推动和激发我国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我国居民的身体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实体育强国战略助力.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柱,体育发展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发达程度以及投入程度,经济对体育健身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育经费投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数量、质量、规模、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以及群众的体育消费水平、消费意识等[9].城乡差距日益突出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不均衡,农村人口多、经济基础差、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水平低下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还不到,经济压力使得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人口外流,从而使得农村体育参与主体力量相对薄弱,广大农民工不但是农村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农村体育发展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应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制定优惠政策,促使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进而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农民工外流,提高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意识,提升体育锻炼能力.
体育作为一种科学实践活动,锻炼者必须掌握一定的健身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操作方法才能进行,因此,我国应合理配备体育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对居民进行科学锻炼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需求正逐渐增大,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提高群众身边的体育服务和管理水平,建立区域统一的体育公共服务制度,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投入力度,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那些弱势群体充分享有体育公共服务的权利,并将弱势群体纳入体育公共服务框架之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让低收入群体也能充分享有体育公共服务的权利,逐步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并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建设体育强国献力.
一个国家的体育人口状况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是一个国家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解决好体育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体育人口比例,就必须树立科学体育价值观,加强提高我国居民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居民体育锻炼意识,加强体育锻炼场地等硬件设施投入,提升居民体育锻炼能力,建立科学的指导服务体系,提高体育锻炼水平,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农村人口外流,保障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为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实现体育强国战略提供保障.
〔1〕邱雪.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创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0-14.
〔2〕张新萍,李大光.中国社会阶层变迁与体育人口结构性增长策略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42-45.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9,142-143.
〔4〕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R].2008-12-17.
〔5〕张伟.我国体育人口不到10%[N].新民周刊,2009-10-4.
〔6〕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3-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1-2.
〔8〕于军,姜玉泽,杨永明.从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战略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2):22-26.
〔9〕陈鹏生.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村体育发展与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0(3):188-189.
G80-05
A
1673-260X(2012)05-01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