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化的机制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2-08-15 00:43谢荣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行政化卓越工程师

黎 斌,谢荣生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以市场化的机制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黎 斌,谢荣生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都与过度行政化有关.本文通过剖析行政化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所造成的困扰,提出把市场化的机制引入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来,并提出“卓越对接会”、“卓越摇篮”等概念,以期提高计划的实施成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市场化;去行政化;卓越对接会;卓越摇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满足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国际化要求[1].

1 问题的提出

然而“卓越计划”推出后,部分参与的学生、企业有“被卓越”的感觉.许多想参与的学生、企业却被拒之门外.企业参与“卓越计划”往往较为被动,对于培养的学生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学生可选的企业也不多,实习的企业、岗位和自身愿望有不小差距.这都影响到双方合作的热情.

经调查发现,许多参与的企业原来和高校就存在某种合作关系,因碍于情面不得已而为之.企业能提供的实习岗位很有限,而参与的学生数量庞大,对企业造成了很大负担,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活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立更是在企业的议事日程之外.中心的建立也使得培养模式逐渐脱离市场,走上了学院派的路子.中心的建立还使得实训教育市场走上了垄断化道路.

“卓越工程师”的评定教条化也凸显了滥发证书的隐忧.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卓越计划”是否又走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老路上?

2 行政化是“卓越计划”的最大障碍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针对市场需求的,但纵观各地“卓越计划”的实施情况,可以说行政化管理的模式无处不在[2].

2.1 “卓越计划”的准入行政化

在遴选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时,主要有两种模式,模式一:按高考入学成绩或卓越计划专项测试成绩择优选拔.模式二:试点专业按整班建制或整个专业进行试点.可以说,在遴选参与计划的学生时还是分数至上的做法,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力素养、人文情怀等企业更加重视的因素没有考虑到[3].共同参与培养的企业没有话语权.而遴选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时,基本都是由各级政府部门或是高校选拔认定,大多是知名的大中型企业或研究单位.

2.2 “卓越计划”的培养过程行政化

在制定卓越培养方案时,国家鼓励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由中心负责制度、方案的制定和学生的培养.“中心”对于企业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半行政化的机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一般的运作模式是把企业的产品方案精简打包成教学案例,用这些案例来教学.这种模式虽说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已经脱离了实际的生产情景,没有了市场压力,不能够真正起到锤炼学生的目的.这种模式的另一个问题是,方案固定,没有了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的一些关键环节,学生仅能在产品实现方面得到有限的锻炼机会.

2.3 “卓越计划”的评价及退出机制行政化

评价学生、企业是否符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多是采取评估的手段,行政色彩浓厚.

3 引入市场化机制是“卓越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3.1 探索适应卓越计划准入制度的市场化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具备了优秀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勇于承担责任、接受挑战的学生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才是企业愿意培养的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有市场、有效益、有活力、有前景的企业,才称得上是好企业,才是学生愿意去学习、锻炼、就业的企业.运用市场化的机制优胜劣汰,选择参与的企业和学生,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给作用,这是卓越计划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所在.

在“卓越计划”的合作企业选择上,不管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倾向于那些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政府想重点扶持一批大型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达到管理规范、保障有力、效果良好的目的.这似乎是非常合理、省心省事的做法.而学校更是想找大企业抱粗腿,不仅能获得有力的技术、资金支持,还能撑门面.但这往往成为“卓越计划”的最大症结.首先,大企业数量有限,能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其次,大企业的人才标准、需求规格与中小企业不尽相同,而中小企业却是吸纳人才就业的最大场所.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只有它自己最清楚,越厨代庖式的培养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透露,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数量的99%,它的经济总量占60%,它上缴的利税占50%,特别是它的就业人数占80%[4].所以,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才是人才主要的需求方、消费者.因此,对于“卓越计划”这种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说,中小企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是工程人才的最大的市场,也应该是一个参与其中进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我国中小型企业大多处于生长期,还不能拿出过多的资源投入到高校中来.如何打破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界限、把它们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是提高“卓越计划”实施效力的最有效途径.这成为目前最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5].

从参与的学生遴选方法来看仍然显露出应试教育的痕迹.“高分低能”已经成为中国学生的一个标签,企业需要的不是成绩好的学生,而是道德品质、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知识水平等各方面综合素养高的学生.而这些素质都是不容易量化的,只能靠企业自己的经验来鉴别,也就是由市场来选择.

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面广、千差万别;而学生如此众多,其素质也难以评测.如果高校还像以往那样,与几家公司签订协议,再成批地把自认为优秀的学生送去实习,这显然是不实际的.必须有创新的思维、方法才能应对这种局面.

对此,本文提出“卓越对接会”的卓越实施方案,变集中式的培养为分散的个性化培养方式.类似于直接面向就业的校园招聘会,“卓越对接会”是在参加“卓越计划”的学生和企业间搭建的一个双向互选平台.学生就像面对就业一样慎重地选择实习培训的企业,企业也根据自身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经验挑选学生.这样化整为零,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招募后备人才,提高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对于学生来说,选择的企业就是就业方向,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卓越对接会”不仅要有企业、高校、学生的积极参与,还要有政府的配套政策的支持.教育不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它的周期长、涉及面广,没有社会资源的支持是无法运作下去的.给予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校和企业都是很有力的支持,对地方经济也会有长远的推动作用.类似于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地方政府可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工程人才的培养,政府、企业、学生三方签订协议,政府根据人头拨付培养经费,学生毕业后服务地方若干年限.如果履约记录能进入银行的信用体系将更能保证各方履行合约的忠实性.

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人数是非常庞大的,而且还会不断增长.如果仅靠几家大型企业设立的国家(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很难应对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就业人数、创新意识、高增长性、灵活性是大企业无法比拟的.只有让中小企业也加入进来卓越计划才是真正有活力的.因此,建议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之外增加“卓越摇篮”的建设,特别针对加入卓越计划的中小企业,授予“卓越摇篮”称号,给予相应优惠政策,以推广小批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的市场化

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和企业通过“卓越对接会”确定下来.接下来,校企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学校培养方案的制定应有充分的广度和较大的适应性,以符合多数企业的需求.对于企业培养方案,建议根据企业规模、行业地位、技术特点等因素分类制定,再根据具体企业的需求进行微调.

在企业培养阶段,要把培养过程直接嵌入到企业实际生产情景中去,市场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培训过程,会促使企业以最积极、最严格的态度去培养,也会促使学生以最负责任的态度来学习.跟班学习、顶岗实习都是很好的市场化的培养形式,直接参与到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环节,实现培养过程的市场化.

3.3 卓越计划退出及评定机制的市场化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的结果,在“卓越计划”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参与的企业和学生进行筛选.不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要退出“卓越计划”.不能培养出预备的卓越工程师的企业也将被淘汰.那么,企业间竞争什么呢?也是产品,是教育产品——学生.在卓越工程师的认定环节,我们可以采取擂台赛的方式,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把他们的毕业设计成果作为参赛作品,决出优胜者,授予“卓越工程师”的称号.

“卓越计划”不应成为“卓越工程师”的制造机,而要培育成“卓越工程师”的生长土壤.“卓越计划”起始就要树立品牌意识,严防滥发“卓越工程师”荣誉证书.顾名思义,卓越的必然是少数的.建议评选出小比例的优秀毕业生,授予这部分学生“卓越工程师”的称号.相应的,授予完成整个“卓越计划”培养过程的学生“卓越结业证明”.只有卓越工程师的认定公开、公正,严格把关,宁缺毋滥,才能取信于社会,树立起卓越这块品牌.

4 结语

传统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产品”与用人单位这个市场脱节很严重,必须以市场的观点、市场的方法、市场的标准去培养人才、评价人才.“卓越计划”面向市场的工程师培养方案也必须以市场化的视角来筹划,以市场化的机制来实施,以实现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作用.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1-3).

〔2〕袁贵仁.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0-03-01.

〔3〕李培根.工程师教育培养该何以卓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4〕李毅中.中小企业上缴利税占50% 就业人数占80%.[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2010-03/12/content_19595807.htm.

〔5〕李东升,等.校企工程教育深度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

G642.0

A

1673-260X(2012)05-0228-02

猜你喜欢
行政化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青年工程师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
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探析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