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术教育教学的一点看法

2012-08-15 00:43:59杨继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9期
关键词:素描应用型美术

杨继平

(赤峰学院 美术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对于美术教育教学的一点看法

杨继平

(赤峰学院 美术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通过对高校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通过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式来适应学前教育综合性、实用性的专业特点.

学前教育;美术课;现状;应用型人才

2010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通过温总理的讲话,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把幼儿教育的发展当成国民教育的根本来予以重视.

幼儿园教学中,美术的课程并不是单独进行,而是和其他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共同渗透到孩子的学习中去.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中的美术课程只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能教几笔简笔画,做一些手工,这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式,探索适合美术教学的授课方式,以适应学前教育综合性、实用性强的专业特点.

1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教育要求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尤其要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美术教育教学观念.当代学前教育专业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学范围也比较广泛.教师不仅要具备较为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美术教学法、音乐教学法等各种技能,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全身心投入幼儿教育.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设计与学前教育的实际不相适应、学生对幼儿美术教育不够了解,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未来从事幼儿美术教育教学工作.

1.1 课程开设时限不合理.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音乐、舞蹈、美术和口语表达等能力是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美术课程向幼儿提供了技术性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幼儿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1].全国许多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大都为三年,一周课程为2学时,一学期36学时.课程内容由素描、色彩、儿童美术和手工制作等内容组成,分别为,素描:素描基础知识、透视、结构素描、全因素素描、素描的临摹与写生;色彩:色彩基础知识、色彩的调和、单色水粉临摹写生、多色水粉临摹写生;儿童美术:简笔画、儿童画、卡通画;手工制作:玩教具制作、剪纸、布贴、泥塑、废旧物利用.

可见,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的内容还是较多的,时间分配下来学生只能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消化所学内容.这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授课质量的关键原因,严重影响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美术基本技能.

1.2 教材设计不合理

现阶段适合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材非常少,一些教材内容覆盖面过于广泛,有些应用性不强并且过于复杂,而需要学生深入学习的内容又过于浅显.如果让学生再去购买相关书籍,一方面违反相关制度,另一方面又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学前教育专业针对性很强,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由于教材对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学什么、怎么学等内容缺乏相关说明,学生的“学”缺乏具体目标,而教师也只能根据经验侧重进行相关内容的安排,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动的问题.

1.3 实践课开设条件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一般集中到第七学期,因为学校的不同其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赢在起跑线”是每个家长重视学前教育的关键.如今的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可以获得相对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却严重缺乏.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都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到指定的幼儿园进行实习观摩.因为没有专门的实习基地,所以学生只能观看幼儿园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没有亲自实践的机会.在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学生从大学毕业后就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应对自如,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是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

2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如今许多高校都在围绕应用型人才进行各种形式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对这种人才的广泛需求.这就要求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应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前提.

2.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课程主要围绕素描和色彩基础展开,以静物的写生和临摹为主.由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幼儿园教师,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就应该和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相区别.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会通过一系列的美术活动锻炼孩子手、眼和脑的配合,同时培养他们的创作潜能,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那么,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上就要以此为前提.

美术专业强调临摹的重要性,教师在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风格各异的作品供学生参考,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例如画“牛”,可以用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各种风格的“牛”和唐代画家韩湟的《五牛图》的“牛”,以及儿童画风格的“牛”分别做一下对比,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美术功底还是比较薄弱的,如果一年级就让他们学习素描和色彩静物的临摹与写生既不容易出成绩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是在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美术训练的同时,把东西方艺术的精髓融入到他们的教学内容中.与单调的临摹写生相比,这样的方式在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对东西方艺术认识的同时,以一种鲜活明了的方式学习到了知识,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选择适应教学目标的教材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内容安排应该积极和实际结合起来,考虑内容的实用性.教师更多的参与到基层幼儿园教学中,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美术能力教育和幼儿美术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注重基础教育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整体艺术素质的提高[3].因此,教材的选择也应该与这种新的美术教育理念结合起来.首先,艺术性.学生对美术的积极性有阶段性的变化,大约9岁以后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会逐渐发生转移,甚至丧失.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美术培训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其对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拾对美术的兴趣.其次,针对性.教材与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素描、色彩、简笔画和手工制作等课程安排应该针对基层教学.再次,现实性.学生自己可以通过教材上的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同时自学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涉猎不到的知识点.只有这样的教材,才是真正适宜于学生使用的教材.

2.3 培养“应用型”人才

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育的全面发展,是身心的和谐发展.美术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部分,要注意与其他教育方式融会贯通.在美术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讲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3].学生运用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做游戏,在游戏让学生体验快乐、知识、健康等等,这也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方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专门研究3—7周岁适龄儿童美术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此阶段是幼儿从涂鸦期到图式期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大脑最为活跃的时期.通过孩子很多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画,其画面往往充满了想象力.实习阶段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的最直接的途径.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消化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整,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了审美水平和能力,调动了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锻炼了综合知识和动手等的各方面技能,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服务于幼儿园教学,成为在幼儿园和学前教育相关机构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小珩.美术基础——造型与鉴赏[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9.

〔3〕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1996.

G642

A

1673-260X(2012)10-0228-02

猜你喜欢
素描应用型美术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初夏素描
武汉素描
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素描
雨露风(2020年8期)2020-04-26 19:55:51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凡·高的早期素描
读者(2016年23期)2016-11-16 13: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