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教学与教改的研究

2012-08-15 00:43:59白春英史铁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9期
关键词:生物学医学实验

白春英,史铁伟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医学生物学教学与教改的研究

白春英,史铁伟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医学生物学课程为我院高级护理、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本科班的必修课程.本文总结了医学生物学的教学重点、难点和解决的办法及医学生物学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并阐述了医学生物学课程建设的目标、规划和步骤.

医学生物学;教学;教学改革

医学生物学课程为我院高级护理、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本科班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学所学生物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扩充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适当联系医学各学科各专业的需要,通过教学各环节,使学生逐步地从分子层次、细胞层次、个体层次、群体层次认识生物界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将在教学中介绍生命科学的新进展,特别是对生命科学前沿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新成就做介绍,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生命科学中的新理论和新概念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关医学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实验技术,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有关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科研、教学、临床、生产和开发工作建立比较牢固的生物学基础,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储备上提高一步,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1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1 课程的重点为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的内容

一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主要包括细胞的结构、功能;二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遗传的分子基础;三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规律、连锁遗传和性连锁和数量性状遗传;四是遗传病的分类及常见遗传病的特征和分子机理.

1.2 课程的难点为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或熟悉、但学习中难度较大的、需着重讲解的内容

遗传与变异之间的关系、染色体的超微结构;减数分裂;雌、雄配子的形成;R N A的转录过程;孟德尔对试验的解释及验证;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伴性遗传;遗传力的估算;基因突变的外显率和表现度;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倒位和易位的减数分裂行为;整倍体、非整倍体的类型、遗传效应及应用;遗传病的分类及常见遗传病的特征和分子机理.

1.3 解决方法

1.3.1 时间安排:在重点、难点内容上给予足够的时间保障,以便充分地进行讲解,必要时可适当调整讲授内容;对个别学生另外抽时间单独辅导.

1.3.2 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最根本的缺点是信息传递或知识传授的单向性,就像有两台发动机的飞行器却只开启了一台,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尝试了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讨论为获得知识主要方式的交互式教学法.

1.3.3 教学手段:课堂讲课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增加形象的彩色图片、视频和动画等,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感性的认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1.3.4 举例讲解:适当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这些例子,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较好地理解.

1.3.5 前后贯穿:对一些涉及多个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应在后面与之相关的内容讲解时重新提出,反复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1.3.6 适当总结:每堂课的小节基本以总结重点、难点为主,并通知学生下堂课讲授内容的难点,使学生提前预习,以便对难点问题有所了解.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力图改变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忽略学生个性发挥能力的教学方式.课程组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1 多媒体教学课件

在所有本科班级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组在理论课的教学上以教材为蓝本,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要求,采用P o w e r P o i n t教学幻灯为平台,以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进一步深化了基础理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2 交互式教学法

传统教学模式最根本的缺点是信息传递或知识传授的单向性.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后大大促进了教学的进步.上千年的教育史证明,掌握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最好方法是主动学习,是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怎样的教学模式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美国一些从事教学改革的专家们指出,实际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停止你滔滔不绝的讲演,去问学生问题,然后等待他们回答,请不要在乎暂时的尴尬和沉闷.”这就是以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指导的交互式教学法.我们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大胆尝试这种方法,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概念和规则,这就象重演了历史事实.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以让同学和周边的人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把问题带到全班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总是从概念和结论出发用简单的演绎方法进行讲授.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全班同学有了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极好的教学方法.但目前只在部分班级、部分内容试行,而且并不成熟,仍在研究中,推广起来难度较大.

2.3 归纳法

人们对任何事物的初始认识过程都是从个别现象出发,通过归纳再得出结论和概念的.只有在教学中成功的运用了归纳法,才有可能在第二阶段更好的应用演绎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以归纳法为中心的一系列方法,如在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根据现象—解释—结论这一主线,进而上升到现象—假说—理论.其中包括:以问题和现象入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关注,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增强,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和概念;以讨论问题为中心,教师加以提示或精讲,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以启发式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批判性思考,并容许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和督促者,同时又是学习中的一员.教师在归纳同学们的意见时,不能一枝独秀,不做权威式结论,要充分留有余地和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实施这些变革并非易事,在教改中我们试图将这些措施同考试和分数结合起来,以考试和分数为杠杆,调动了学生积极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反应强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4 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适应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摒弃以往“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整合设计”的教学思路,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为此将验证型实验作为基础,将综合型实验作为提高,将设计型实验作为升华的基本设计思路.针对不同专业安排不同深度的综合性实验.

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课程的建设规划

3.1 课程建设目标

3.1.1 《医学生物学》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课程建设目标是立足国内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办学理念,及时在课程中反映国内外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创新性、先进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扩展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3.1.2 完善课程建设,力争成为校级精品课程

根据国内外医学生物学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材、课件、授课内容及其辅助材料等;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加强教学立项,改革实验教学;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造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创建高质量的《医学生物学》课程.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架设优质的网络平台,并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为培养适应21世纪遗传学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我国医学生物学教学做出新贡献.

3.2 规划和步骤

3.2.1 依据国内外医学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情况及动向,及时丰富与更新《医学生物学》教材、辅助教材、实验教材及多媒体课件.

3.2.2 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案、学科最新研究发展情况在网上再现,使不同学校的广大学生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及时与教师交流沟通,使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为远程教学提供资源.定期动态更新与丰富网上教学资源内容.并通过网络平台获取相关的反馈信息,及时的完善教学过程,加快课程的更新.

3.2.3 通过本教研室教师的外出进修学习、开展合作教学和科研研究、参观学习、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聘用客座教授等模式,加强与兄弟院校本学科及其相关研究学科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全国性医学生物学科研研讨会,交流和把握国内外医学生物学科研动向及教学改革经验.

3.2.4 加强本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和改革.鼓励和积极参与国家、自治区的教学改革立项,进一步探索医学生物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3.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充师资队伍,引进高学历(博士学位)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考取博士学位和出外进修,支持本教研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以增强本学科发展后劲.争取创造更多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全面提高教师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3.2.6 积极申请经费,每年购置更新部分实验教学设备,以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实验的档次.

综上所述,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践,通过教学改革努力将医学生物学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

〔1〕王逸群.医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研究2008,28 (6).

〔2〕何立.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1).

〔3〕曾为民,舒坤贤,宋惠萍,等.医学生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医学教育,2003(2).

〔4〕侯燕芝,孙林,于培兰等.医学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1).

G 642

A

1673-260X(2012)10-0220-02

猜你喜欢
生物学医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做个怪怪长实验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