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隐患的诱因及教育管理对策

2012-08-15 00:43:59李占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9期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教育

李占则

(赤峰学院 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大学生安全隐患的诱因及教育管理对策

李占则

(赤峰学院 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前,大学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存在着流于形式等现象,应引起高校广泛关注.本文从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现状谈起,分析大学生主要关心的安全问题及其存在问题隐患的各种因素,探究安全管理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大学生;安全问题;诱因;教育管理;对策

1 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管理的认识及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期笔者对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21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100张,回收2015张,有效问卷1995张,回收有效率99%,符合科学调查的基本要求.问卷主要围绕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个人最关心的安全问题、排除安全事故的常规方法、对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等进行提问.调查结果发现,目前85%的大学生认为安全问题很重要,15%的大学生认为安全问题不是很重要;75%的大学生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和心理安全特别关心;65%的大学生处理安全问题的想法很单纯,23%的大学生处理的方法很极端,12%的不会处理;45%的大学生对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满意,35%的大学生对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基本满意,但也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20%的大学生对学校的安全管理教育不满意,提出了很多意见.通过这些数据来看,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很强,但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不高,对学校的安全教育模式、教育实效性、管理教育的针对性提出的疑问较多.虽然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势头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不高;三是针对性不强.

2 大学生主要关心的安全问题

安全的字面意思较为明确,是指平安、稳定及无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等工作生活状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

第一,人身安全.人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不可逆性,每个人应该保护、爱护自己的生命,大学生危机生命的事件很多,面对社会复杂化影响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交活动的增多,大学生人身受伤害的几率也在增加,其人身安全问题应引起高校密切关注.

第二,财产安全.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提倡艰苦朴素,再加上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大学生身边的贵重物品不断增多,这就形成了大学生的财产安全问题.同时大学生的财产安全问题也是引发人身安全问题直接因素.

第三,网络安全.互联网普及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影响面广,气氛轻松,使大学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我们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可以让我们与他人轻松的交谈,可以让我们轻松的娱乐,但也使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的游戏不能自拔,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不良信息,黄色信息等传播,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实施网络诈骗、网上盗窃等违法行为,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等.所以,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第四,心理安全.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有的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乡,这样在心理上和生活上的不适应都会导致心理问题,学习状态的变化,接触事情的增多,性格的独特性都是心理因素变化的源头.西方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心和身的任何缺陷都会给另一方引起极大不协调和不相称的机会”这里的心就是指心理因素,可见心理安全问题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很重要,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

3 存在大学生安全问题隐患的诱因

第一,形势因素.当前,国内外各种势力,打着各种旗号,利用各种矛盾,干扰国家发展、扰乱稳定局面,迷惑大学生思想,加上非官方媒体的各种负面言论,影响着大学生的是非观念.此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部分大学生已不再把考入大学作为唯一途径,有的人在大学,心在社会,事业心、责任感严重缺失,学习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能混就混,这是造成安全问题隐患的重要因素.

第二,环境因素.一是大环境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教育系统上下都在强调大学生安全问题,都在大抓安全稳定,对安全教育管理都高度重视,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管人极端现象,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逆反心理,抵触言论,叛逆行为,再加上高校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是薄弱环节,形成了新的不安全因素.二是校园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对某校周边调查了解,学校周边1公里内,有大小饭店37家、浴池10家,按摩院4家,网吧10家,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逐渐增多,部分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头脑不清醒,行为易冲动,引发事故案件几率增大.三是校园内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是变化的,每年都有新生入校,老生离校,刚到的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和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对内外的环境缺乏了解;老生对学校的管理教育熟悉,容易钻空子,打擦边球;再加上校园内部社会化管理使外来人员增多等环境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安全.

第三,思想因素.一是重视程度不到位,问卷调查中,15%的人还认为无所谓,不会出什么事.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有限的教育课时不注意学习,不能分析对自身的好处和带来的影响,导致鉴别力和敏感性不强,不能充分认清当前安全问题的重要地位.二是思想教育不到位,思想教育是安全教育管理的精髓,是重点也是难点,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部分高校错误地将安全教育管理误认为是管人的教育,学校的规定只体现管,而没有理且不知管理是为了服务,导致有问题发现不了,发现问题解决不了,造成了表象和内心有很大不同,摸不清思想底数,找不准问题症结,不能对症下药,将安全隐患苗头消除在萌芽之中.

第四,季节因素.大学生的安全隐患因素中,季节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不同的季节容易引发不同的季节性安全问题,例如:随着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雷雨天气增多,带来了不良情绪、饮食安全、人身安全等许多不安全因素.

4 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对策

要使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应深入挖掘高校安全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主要关心的安全问题及其问题隐患的诱因,采取合理、有效对策以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质量.

第一,提高认识,形成安全教育管理共识.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全面建设中一项基础工作,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对待这项工作要上下一心,形成共识,齐抓共管,在反复组织管理阶层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教育管理的法规、本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使安全教育管理的责任观念深深烙印在领导阶层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管理与学习紧密结合、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紧密结合、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的共识.高校可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做好安全教育管理的宣传工作,营造一个“人人讲安全、时时抓安全、处处体现安全”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把安全意识记在心里,刻在脑子里.

第二,摆脱传统束缚,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教学方法.要走出传统的局限,摆脱传统的束缚,不断创新教育管理课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首先要创新安全教育管理课教学内容.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管理内容没兴趣,反映出上课的内容抽象,没有结合身边发生的案例,没有结合本校本院治安状况去分析研究,这就导致安全教育的内容无法沉淀为安全意识.笔者认为内容应从安全问题隐患的诱因中抽取,例如:结合形势因素,针对一些敏感问题进行教育,做到新鲜独到,符合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结合环境因素,贴近大学生生活,提出学校周边的实例进行教育,做到不断研究新情况、掌握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其次要创新安全教育管理课教学方法和手段,高校安全教育管理课的授课方法比较单一,通常都是采取上大课的形式,这样大学生认为学校重视的程度就不够,从心理上就看轻了安全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只有积极改变以往单一落后的教学手段,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一要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强了感官效应,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用信息多维化满足了思维多维化.二要推广网络教学,授课人员力量相对不足,问答式教学难以展开,学时较少的讨论课不能满足所有学员的需求,而推广网络化教学,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课下与课上互补,使授课人员与每一名大学生面对面.

第三,拓展教学模式,提高安全教育管理实效性.目前,学校安全教育教学模式单一,科学灵活地组织实施教学,努力实现让大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拓展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广泛开展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模式,实现从“重理论”到“重技能”的转变.对于理论内容的讲授,将一些事故案件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编辑成册,通过实例增强课上的生动性,授课人员导出理论的内容将参与讨论,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灵活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安全教育管理课的理论内容相对简单,重点是实现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的最佳结合.要真正学会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课外必须开展示范观摩等一系列活动进行配合,例如:消防演练中,可以让武警战士组织高标准的讲做示范,使大学生在观看和模仿中加深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创造代职机会,在理论传授够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模拟实践情境,并进行不间断的跟踪指导,使大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亲自解决安全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细心总结各种事故案件的经验,确保自己在类似事件中能处理得当.

第四,解决矛盾,注重安全教育管理的针对性.笔者认为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始终存在着的基本矛盾是:管理的要求与大学生追求宽松环境需求的矛盾.解决矛盾要把握好度,营造张驰有度的安全管理氛围,努力营造一种张驰有度的环境,启发大学生内心自觉消化吸收安全教育管理内容.首先要改进方式,构建“大管理”的良好局面.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发动大学生参与管理,才能更好地解决管理和被管理的基本矛盾,这就是笔者倡导的“大管理”,其核心内容是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方式内涵丰富,较好地解决了“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广泛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今时代,大学生日益重视自我实现,思想活跃,表现力强,他们在心理上渴望得到认可,渴望得到尊重,让这些大学生成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洽洽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我们应不断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管理和教育活动,让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当好主角,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管理教育中去.另外,还需要关注重点场所,如体育馆、食堂、人员密集的地方;重点人员,经常违法及校规校纪的学生、社会化保障的外来人员;重点时间段,如:新生入学,放假前后,毕业前夕,这些时间都是容易多发安全事故非常期.最终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第五,注重建章立制,促进校园管理秩序和谐.法律法规,校规校纪,是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是判断大学生行为对与错的基本标准.构建法治校园和构建和谐校园的管理精髓是一致的,都要求每名大学生遵规守纪,只有通过建章立制,使制度规范较好的为高校各项具体工作服务.另外,高校应注重大学生法规意识和守纪意识的培养,并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让大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大学生刚刚入校的时候就要通过法规意识和守纪意识的培养打牢安全意识的基础,勤讲、勤教、勤练.同时贯彻落实法规制度应有的严肃性,针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同学,经再三说服教育仍一意孤行,应当严肃处理,并以此警示他人,让规章制度成为抓工作、运转安全教育管理的有效帮手,以维护校园的和谐秩序.紧紧抓住规章制度这本纲,做到严之有纪、严之有理,做到工作要规范,学习要严格,管理要有度,娱乐要活跃,休息要文明.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丽坤.大学生安全教育[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刘畅.学校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4〕陶娟.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5).

G645

A

1673-260X(2012)10-0178-03

猜你喜欢
大学生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