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莹
(烟台南山学院,山东 烟台 265713)
视觉的基本功能应该是平衡生存需求的,帮助人们分辨环境的优劣和寻找食物等.
原始人类在发现和选择原始工具(棍棒、石块等)的过程中,逐渐敏感起来,视觉的导引和帮助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历过漫长的摸索之后,原始人可以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便可以依赖视觉判断出哪根木棒或卵石是更适合的工具.而他们判断所依赖的视觉要素正是我们今天称之为“形”的东西.[1]
关于色彩感的形成,当我们最早的祖先第一次意识到色彩之间的区别时,他们开始用不同的词语来指示它们.因为最明显的区分是明亮的白天和黑暗的夜晚,所以最原始的语言中包含着代表“白”和“黑”的词汇.当人类懂得了颜色可以警示果实是否有毒的时候,他们又在语言中加进了“红”和“黄”——植物中最普遍的两种色彩.其他对于生存没有重大意义的色彩则没有被命名.比如,新几内亚(New Guinea)的吉尔(Jale)部落没有表示绿色的词;Nyakundu在斯瓦希里语中可以指示褐色、黄色、红色;在日本,表示蓝色的词aoi很晚才出现在语言中.在此之前,他们有指称从绿色到紫色的多种色彩,但是蓝色是最晚被命名的色彩之一.也就是说视觉的基本功能应是辨别、搜索和识认的功能.
在形状、色彩感觉的形成过程中,视觉系统在原始人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发展中,不断地改变着其生理微观结构而逐渐适应其生存需要,获得逐步发展.随着人类物质改造能力的不断增强,形状与色彩开始不在仅仅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方式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外在形式进入到了人类改造和创造的发展环节中来.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产生了原始的语言.在使用语言表达的同时,在视觉系统和手的发展的基础上,原始人发现某些‘另外的物质形式’也可以传达出他们想传达而且是语音所难以准确传达出来的东西.这些‘另外的物质形式’或是烧焦的木棍,或是动植物体液,或是天然有色的泥土.但它们已经不是这些物质的天然存在形式,而是经过重新组织、只有它的创造者在群体中才能解读的符号——以形状和色彩为元素构成的特定视觉形式,这便是只有人才拥有的视觉符号.这样,原始人类便从自身视觉对外界的感受方式中获得了对人来说是‘异构而同质’的表达方式.”
这样,人类根据生活的需要,根据生活中所存在的物质世界、思维逻辑以及情感表达,逐一对应的进行了视觉形式上的创造,通过语言、文字、图案、符号等视觉元素与人类所生存的物质世界、经历的事件以及人类认知等形成了一种视感官上的平衡对应.当然,这种对应并非是那种僵硬的割裂式的对应,而是一种相互转化的、互为所用的交流式的对应.
人类对自然改造技术不断增强,人类的思维也开始逐渐的从生存必要劳动中分化出来,开始有了新内心追求与幻想,在人们掌握了相应视觉创造手段(如绘画、雕塑等)后,就开始利用这些技能来创作出内心需求和幻想的视觉形象来满足和调节这种虚拟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差别,我们熟悉的“画饼充饥”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把人的感官需求外化成一种视觉形式的例子.而根据人们目的需求的不同,视觉的创造的平衡形式也自然是多种多样的.
以补偿的方式来维系人的基本生活状况的最突出是事例在于人类对神性的追求.在蛮荒的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无时无刻不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凶猛的野兽威胁,安全成为当时人们的迫切需要.在人力无法控制的自然面前,这种需求通过模拟自然力量与之对抗而得以实现.新石器晚期,西欧、北欧、北非以及亚洲的印度等地域都出现了所谓的“巨石建筑”文化,巨石与人体量上的巨大反差能在人的心理产生力量感,进而使人相信并借助这种力量与自然抗争,从而建筑出一个意想中的安全空间,象征具有灵性的巨石对有害神灵的拦截.当然,巨石建筑的目的也许并不完全如此,然而人类对图腾、对神和对英雄的崇拜,无一不体现着人类对自身能力渺小的补偿需求.
“原始巫术仪式的实质就是愿望的符号化,即由神秘内容到清晰形式的映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对其所生存的混乱世界所引起的焦虑转移到符号活动中来,在浓重的场面氛围中得到某种安慰与秩序感,并在以收买或恐吓的手段获得鬼神的支持后,增添了继续与险恶环境作战的勇气.”[2]
当然,这种补偿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繁杂的环境中人们会寻求简化与秩序化做以补偿;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们用温暖的色调做以补偿;用柔化的补偿坚硬的;用外在的补偿内在的等等,反之亦然.视觉作为这种补偿机制中的一种方式,使人们从某种缺失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进而重新回到平衡、和谐的生活状态中来.
人类是以群族的方式来生存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沟通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联系纽带,而在不断的交互过程中,每个人也都在建立和积淀着自己情感、思维体系,而在这些情感、思维上升到需要外化表达的阶段时,视觉便自然的成为承担这释放和表达的重要桥梁.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R.G.Collingwood)提出艺术的本质是在想像中表现自己的情感观点,他认为,当某人要表现情感时,首先他意识到某种情感,但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情感是什么,因而内心烦躁不安或兴奋激动,当他通过做某种事情把自己从这种无依靠的受压抑的处境中解救出来时,他的精神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而艺术就在这时成了语言的替代物,把人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从而达到释放的目的.
以视觉方式为手段的情感表达,还有着它特殊的意义.在绘画艺术疗法中,视觉功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绘画的过程是处理图像的右脑被深深卷入的过程,因而可以直接触及到人脑主管情感的区域.因此,在处理患者存在的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里问题时以绘画艺术为介质的视觉表达有着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这里视觉功能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原来的对外界事物的描述转化为对人虚拟内心感受的表达,成为一种内外沟通的纽带,也形成了其特有的调节形式.
黑格尔在谈到艺术发生的原因时指出:“人还通过实际活动来达到为自己(认识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们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观察.”这种在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的冲动,即是个人寻求的一种外在事物同自我认知的共振.伯牙视钟子期为知音,同样是因为他在钟子期身上找到了能够听懂弦音的另一个自己,实现了共振,才有了后来“倘若当年子期在,不使瑶琴碎成花”的美丽诗文.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们在这种共振中改变了与现实生活的疏远感.在共振中人们可以寻找到一种对自我的认同和肯定,是一种外在形式与内在心里上的同构,在阿恩海姆所著的《艺术与视知觉》中这样的描述,“现代派艺术之所以引起哗然和骚动,并不只是因为它的新奇,而是因为它所显示出的扭曲和张力.但是,如果它所显示出的扭曲适合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精神状态,这种扭曲就不至于使这个人或部分人感到不习惯.”他还提到,“迈耶?沙宾在品论梵高的画时说过,在梵高本人看来,他创作的那副再现自己在阿勒斯卧室的画,表现的是一种‘绝对的恬静’,‘其实,在这幅画中充满了许多高速的汇聚、令人头晕目眩的棱角、激烈的色彩对比,以及一组组歪七扭八的斑点.’”这就如同不同性格的人追求不同的视觉风格一样.视觉语言用其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调和着不同人的需求,完成有无之间的对应,平衡者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别,帮助人们去寻找更为平和的状态.
视觉的这些调节功能通常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有着很强的混合性和共通性,在对人的感官需求进行平衡的过程中,往往是交互、共同的发挥这作用,因此,在看待视觉的调节形式这一问题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孤立的看待.因为,人类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视觉语言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人类的开发下,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影响和改善人们自身状态的调节体系.
〔1〕李砚祖.艺术与科学.四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0.
〔2〕余小宝.氛围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