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珊珊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210003)
浅析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
魏珊珊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210003)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围绕为用户服务的主题。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
传统的信息服务是指针对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递提供的服务。现代信息服务可以理解为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依据,针对解决用户问题所开展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及电子资源的发展,数字图书馆成为整个文献服务体系的建设重心。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使信息服务发生了质的飞跃,与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相比,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有新的服务方法,其信息服务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服务,用户是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主体。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首先要一切围绕用户;信息资源是开展服务的物质基础;服务人员是最核心的要素,是实施创新服务的主体;技术是数字化服务的支持;制度是数字化服务的保障。
传统图书馆虽然长期奉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但大多还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信息服务的重点不仅仅是服务至上,更要针对用户的具体情况,一切围绕用户,深入到具体的问题中去,与用户产生互动。开发用户利用信息的潜在意识、激活用户的主体活动、刺激用户主体性的发挥,这样能够充分了解用户目的,更好地提供其需要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走出图书馆,充分了解潜在用户的需求。对于新学期用户可以展开读者满意度调查;对新入学的学生,可以派服务人员上门讲解;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不同类型的问卷调查,以便分析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及时调整我们的服务模式。
在采购通用性的共有数据库外,也要有侧重采购资源,形成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的文献资源服务保障体系。例如文科高校首先采购一般高校所需基本的数据库,同时侧重其文科特点,也要注重侧重文史政治类信息资源的采集。
许多高校图书馆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本馆的原生文献资源数据库。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撰写的文章都可以收录到本馆的原生文献数据库中,并且这个数据库极具本校特色,方便本校师生参考。
将一些深层次的文献加工资料收集在该库里,可以将自编刊物、撰写的各种调研报告收录在此,供读者查询。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对互联网上“海量”免费资源收集、获取、经分析整理后供读者使用但仍保存在馆外的网络电子信息资源。如电子图书、FTP软件下载、学习资料、网址链接等,然后将这些资源分类链接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导航。
它是能够体现具有本馆、本学院特色的文献和数据资源信息总汇,也是反映各馆特色,吸引读者,提高图书馆影响力的关键。
服务人员是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桥梁,也是图书馆知识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信息服务人员要能够针对用户信息需求,根据自己的知识借助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形成具有数字图书馆特点的全面系统的知识库。学院转型以来,图书馆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学生,而是包括了不同的年龄层、专业、学历层次的用户,他们所需要的信息领域比较广泛,事实性需求比较高。他们迫切要求的是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也就对信息服务的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要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科知识为基础,拥有敏锐的信息感受力和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好地应用外语,熟练地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最后通过良好的交际与协调达到信息服务的预期目的。
学校要招聘大量信息管理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馆员来充实图书馆服务队伍,同时注重对他们的专业培训,这批馆员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并进一步优化了高校图书馆的人才结构。
平台是整个体系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平台提供了必需的硬软件、运行规则和工具。当前,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都拥有一个建立在Web2.0技术基础上的为高校教育、学习、科研和附属的单位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与环境支持的平台。Web2.0技术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组合为核心,以用户需求的信息为导向,注重与用户互动。采用Web2.0技术是数字图书馆开展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强有力的支持。
Web2.0首先是一个技术平台。首先,它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框架和开发环境。所有具体的信息服务应用都可以利用这个技术环境构建起来。其次,它是一个信息平台。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Web2.0技术融入到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进程之中,进而实现图书馆的各种数字信息服务。第三,Web2.0是一个互动服务平台。它强调的是服务人员的参与、用户的参与,突出的是服务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图书馆不断地自动调整服务模式,向读者提供动态的服务形式与内容,以互动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一是根据实地情况为依据。各馆所拥有的资源、人员结构以及发展的方向都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图书馆要以本馆的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二是技术手段必须标准,图书馆Web2.0的技术必须是模块化、组件化、专业化,具有很强的平台效应和设备独立性,符合各类协议标准。三是信息资源共享性。当前,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为在校用户服务,更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我们必须提高信息服务的开放利用程度和效率,这样才能发挥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真正优势。四是保证人员、资金的投入。只有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和经费保障,才能保证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持续进行下去。
信息服务的规章制度,是服务人员和用户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它对保证服务的有序性,推动信息服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信息服务是由资源、人员、服务各要素组成的集合体,各要素之间有互动和制约关系,要有规章制度保证这种关系能够呈现最优化。这些规章制度能够对各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和管理,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种关系和矛盾。
约束制度要明确而具体地规定服务人员与用户的权利与义务及违反规定应承担的责任,使人们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服务人员和用户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保证信息服务有序而高效的开展。
服务人员是信息服务的核心,其主观能动性是信息服务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服务人员只是消极被动执行规章制度,那么信息服务最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信息服务人员要有一整套考核、聘任、分配、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其自觉性、主动性。让服务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成就感,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给信息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服务方法。而我们许多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尚不完善,有待改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图书馆必须转变观念,围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技能,积极适应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
[1]李松妹.现代图书馆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蔡莉静,陈曹维.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3]邓宗极.基于Web2.0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世纪桥,2006(6).
[4]李冶,张继娜.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其实践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5]贾淑敏.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5).
[6]吴晓英,郑辉昌,周庆.数字图书馆互动立体化服务环境构建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0,(2).
G25
A
1674-5787(2012)01-0157-02
2011-12-20
魏珊珊(1982—),女,河南罗山人,南京政治学院图书馆工作。
责任编辑 李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