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利民,田 俊,徐志才
显化、隐化与翻译的效度
裴利民,田 俊,徐志才
摘 要:关联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和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为了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交际,译者在译文中往往会采用显化或隐化的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意义,从而获得最佳关联,提高翻译的效度,顺利完成翻译这一言语交际过程。
关键词:显化;隐化;最佳关联;翻译效度
裴利民/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益阳413000);田俊/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讲师(湖南益阳413000);徐志才/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益阳413000)。
显化(explicitation)是指译语以更明显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原语的信息,即在译语中常常出现由译者添加的解释性短语或连接词等。Klaudy&Karoly认为,显化是指原文中的一个意义单位由译文中的多个意义单位来表达,隐化(implicitation) 则与之相对。对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译文中语码相对于原文的增加或减少。虽然显化和隐化受到译者因素、文本因素、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是译者的终极目的是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意义,使译文读者的理解与原文语境和意义趋同,从而获取最佳关联,尽量提高翻译的效度。因此,显化和隐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尽量提高翻译的效度,从而达到关联翻译的首要标准,使得翻译这一言语交际过程能够顺利完成。
在引言部分,我们已经了解了Klaudy&Karoly对显化和隐化所作的定义,那么显化和隐化到底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形式呢?在这里,笔者将借用几位国内学者对显化和隐化的研究结论加以说明。
黄立波、王克非把隐化和显化规范为形式和意义的隐化和显化两个类别,形式即语篇结构,意义即语篇结构中所蕴含的语境意义。王克非和柯飞的研究证明,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形成的两种语言互译的不对等性,也就是因为翻译方向的影响,在英译汉时,汉语译文中英语原文中的形式被保留的情况更多,产生的隐化现象较少,但是,汉泽英的英语译文中出现的显化现象相对更多。王克非认为,就标点而言,汉译英时,汉语标点容易产生变化;反之,英语标点变化较少。柯飞和汪义荣指出,实词之中特别是名词和延续名词概念和意义的代词和零形式最易于出现隐化和显化现象。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形式上,显化体现出语码的增加,即原文中一个意义单位由译文中的几个或多个意义单位来表达,隐化则与之相反;在意义上,显化表现为原文词句或语篇含义被译者放大,使之更能迎合译文读者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隐化则与之相反。
我们已经知道,翻译中存在着显化和隐化现象,现在我们来粗略探讨一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汪义荣指出,翻译中显化和隐化的产生与不同语言文化的接受者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存在差异有着直接关系。柯飞更明确地指出,翻译的隐化和显化受到译者因素、文本因素、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差异的制约。
笔者认为,所谓译者因素主要是指译者的双语水平即语言和文化功底,以及对于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的一种预判能力。文本因素对显化、隐化的产生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英汉诗词的互译,正因为诗词体裁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含义更具隐密性,所以译者在实际操作时,往往要将诗词中一些隐匿的含义彰显出来,这就导致了形式或意义的显化。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汉语格律诗词的英语译文中,因为这些诗词看似精简的文本结构中往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含义。而英文诗歌则有着较为自由的体裁,如果将它们译成格式更为严谨的汉语诗词文体,则更多地需要译者采用隐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为符合汉语诗词精简的体裁。此外,在翻译这一言语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不同的构成特点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显化和隐化的出现,特别是文化差异更能制约译者是采用显化或隐化的翻译策略。我们常说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可译性以及互译的不对等性,主要是因为两种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为了保证交际成功,此时,译者有权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接受环境的评估和判断选择适于读者的表达方式来示意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为译文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正如张新红、何自然所说:“译者有在译文中增加或删除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交际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两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差异使得显化和隐化的翻译策略应运而生了。请看下例:
例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Liang,the mastermind
在此例中,译者通过直译加注也就是一种显化的方式,使译语读者不仅加深了对原作的理解,而且额外获得了原文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译者在考虑到译语读者认知能力的前提下,有效传达了原文的文化色彩,便读者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就能获得充分的语境效果。所以,为了更好地体现原作的交际意图,为了消除两种语言所造成的文化差异,译者会自然地采取显化或隐化的翻译策略。
Sperber和Wilson最先提出关联理论,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生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具体说来,该理论把话语的理解看作一种包含“示意”、“推理”两方面的认知过程。“示意”是指说话人把意图展示的过程;“推理”则指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示意,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而获取说话人交际意图的过程。推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说话人的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因为双方对认知环境具有共识,交际能否成功取决于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能否达成“互明”,“互明”则能获取最佳语境效果,在信息和语间找到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把翻译也视为一种跨文化和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准确地说,翻译包含两个示意——推理过程,即涉及到原语作者、译者与目标语读者的“双重明示推理交际”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根据原语篇、自己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译文语言环境和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向译文读者示意信息,而读者则对他示意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译者必须有效传达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使译文尽可能类似原作。从关联角度看,翻译就是认知语境的转换。译者须牢记采用任何策略均须以最佳关联为标准,即译作读者能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适当的语境效果且不会产生非意图性语境意义。
在例1中,译者采用显化的翻译策略,其目的就是使译文读者获取原文意义语境与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这样他们就能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适当的语境效果且不会产生非意图性语境意义。当然,译者采用隐化策略的目的也是如此。因此,显化、隐化的基本目的就是最佳关联。
Chesterman认为,翻译的成功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翻译的成功”指的是翻译的效度(validity) ,可用公式表式为:Trv=趋同/趋异。
趋同(convergence) 和趋异(divergence) 是反比关系,趋同度大则趋异度小,Trv值越高,反之Trv值则低。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看,为了实现翻译的效度,译者不但要传达出原文的交际意图,使译语的目标受众与原语的目标受众在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时付出努力和获取最大关联等方向趋同,那么译文的效度就高,反之效度则低。不管采用什么方式表达。只要能或最有可能让目标受众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关联,那么原语的交际目的就能实现。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译者在翻译时采用显化、隐化的策略可以帮助译语的目标受众付出最小的努力便能获得与原语的最佳关联,从而实现翻译的最大效度。这里我们可以借助另一翻译实例来加深理解。
例2 说曹操,曹操就到。
译:Talk of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
在此例中,译者实际上把隐化和显化的手段同时融入到了这句汉语俗语的英译中。“曹操”的汉语文化色彩很浓,已经超出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使他们无法理解原句交际意图,所以译者产生将“曹操”这一概念隐化,进而代之以“devil”这一符合英文读者认知语境的概念。后者的意思是“恶人”,而“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代奸雄,正符合恶人的概念。因此,用译语读者付出足够小的处理努力就能获取足够的语境效果的概念来取代原语中文化色彩过浓的概念,实际上也是一个意义显化的过程,这样就能使译作读者轻松获取原语与译语语境间的最佳关联,从而使翻译上效度最大化。
综上所述,译者在实际翻译操作中,经常会采用显化和隐化的策略,以帮助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语的语境或意义,从而能在付出较小的认知努力的前提下,获取译语与原语间的最佳关联,这样便提高了翻译的效度,顺利地完成翻译这一言语交际过程。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适时地采用显化和隐化的翻译策略。
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11WLH10)
:
1.Sperber,D And D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 and Oxford,1986/1995
2.Chesterman,Andrew,Memes of Trans-lation[M].Amsterdam and Ph iladelphia;Benjamins,1997a
3.朱燕.从最佳关联性看广告翻译的效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4)
4.张英杰,从关联理论解读翻译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
5.黄海军,马可云.关联翻译的本质标准及局限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中图分类号:H059
A
1671-6531(2012)10-0080-02
:贺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