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社会价值转换的途经研究

2012-08-15 00:4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发展

隋 燕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高校体育教学社会价值转换的途经研究

隋 燕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关联最为密切的环节,加强对高校体育社会价值转换途经的研究,是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实现有机共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构建具有适应性与实效性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依据与保障.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高校体育教学社会价值转换途径进行分析与探讨,目的在于为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高校体育;教学;社会价值;转换;途径

1 前言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关联最为紧密的环节,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所构成的体育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体系,将成为其未来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基础.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民健身运动战略目标的全面实施阶段,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切实掌握体育健身的基本技能,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感召下,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社会价值转换途经的研究,用以引导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是指充分凸显出实效性与适应性,是促进高校学生尽快融入社会体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整体效果的重要的检验手段.对于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内在联系

体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三大部分构成.其中,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准,而社会体育主要以大众性体育运动为主流,是衡量国家体育事业先进与否的重要基础.学校体育则具有功能的两面性,一方面通过学校体育可以培养出具有较高竞技水平的体育人才,另一方面,则能够为推进社会体育的发展,培养与输送兼具推广与传承职能的人才,有效的增加体育人口的数量.由于我国对于专业性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特殊性,因此,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则主要涵盖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内在联系.

2.1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发展的必要前提

高等院校的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群体,对于事物的理解与掌握,具有先天的优势.在全民健身运动推广与普及的社会大环境下,体育的重要功能及作用正在逐步为世人所认知.而社会体育群体所进行的体育健身活动大多具有自发性与随意性,并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体育健身技能的有效把握与合理运用,往往造成健身效果不佳或对身体健康产生反向作用的现象发生.而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因此,在高校学习期间,如若对其体育技能体系加以有效的培养与构建,则对其未来的社会体育活动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还能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身边的参与人群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注重高校体育对于社会体育所蕴含的推进作用的理解与运用,将会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更具目的性,使之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驱动.

2.2 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重要的实践场所

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掌握的体育理论与技能,需要在具体的参与实践过程中加以检验与运用.其体系结构的完整性与功能的齐备性,都将在参与社会体育事件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因此,社会体育是高校学生体育技能最佳也是唯一的实践场所.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体育的发展需求,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凸显适应性与实效性,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链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具有互补性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与目标都在发生着有机的转变.传统的注重技能传授的教学思想已逐步被摒弃,以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促进其体育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为核心的体育教学理念已逐步形成.受此影响,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注重强调对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体育参与需求的适应与满足.由此可见,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是高校体育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导向,同时,高校体育教学有目的性的开展,是对社会体育发展有机的推动.两者之间所形成的相互依托与相互作用的关系,成为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3 高校体育教学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分析

人作为社会个体,其一生的体育实践活动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家庭体育,其次是学校体育,最后是社会体育.其中家庭体育是启蒙阶段,学校体育是基础阶段,而社会体育则是参与实践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因此,加强对高校体育内涵的研究,尤其是关于高校体育社会价值的研究,是制定高校体育发展规划、充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凸显高校体育教育意义的重要基础.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基础.由于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步入社会,并成为社会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因此,如果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对自身的体育技能结构进行不断的充实与完善,则对于其未来的体育素质水平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主要依据.随着素质教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与体系构成,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素质能力、有效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求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与培养目标已逐步形成.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质在于提高学生社会体育的适应能力,为其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以及自主参与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对高校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检验,评价体系的检测仅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相关的环节,而真正具有检验意义的是学生在参与社会体育实践过程中,所显现出的对体育内涵的理解、对技能的把握以及自主参与意识的完备情况.因此,只有社会体育实践才是对高校学生体育技能构成与素质状况的唯一检验手段.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对其体育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使之形成能够有效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求的体系,由此也进一步凸显出高校体育教学所蕴含的社会价值.第四,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体育则是为社会体育培养与输送具有较高体育素质能力的体育人口或体育理念传承的人才,因而,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与发展是以社会体育的需求为基础,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为导向.这种对于社会体育的依托与充实,是高校体育社会价值最具说服力的显现形式.

4 高校体育实现社会价值转换的途径

4.1 加强与社会体育的联系,构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流平台

高校体育应积极自主地加强与社会体育的接触与联系,通过与社会共建体育俱乐部、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组建社会体育辅导站等形式,来积极地参与社会的相关体育活动,以增加学生与社会体育的接触机会,并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对自身的体育技能体系进行检验,明晰自身素质结构的缺陷,以便于及时的调整与补充.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需要学校为其搭建与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这个平台的构建过程,对于提高学生对于社会体育的理解与认知,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地修正自身的体育学习目标,拓展自身的体育知识领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其未来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4.2 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社会体育发展的需求为依据

在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的社会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取向与培养目标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在发展取向上,应以社会体育发展的需求作为导向,因而需要对社会体育发展的动态进行有效的预判,这种具有前瞻性的取向确定,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另一方面,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在素质教育理念与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已由传统的技能传授向着能力培养而转变,这就要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应以学生未来参与社会体育的需求为核心,因此,将社会体育发展的需求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不仅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高校体育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4.3 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增强对社会体育的理解与认知

高校学生对于社会体育认知,是通过不断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对社会体育进行有机的体验、感悟与认识积累而不断形成的.建立在空想主义基础上的认知是不具备科学性的,因此,只有不断地参与到社会体育的实践当中,通过亲身的参与与体验,才能在本质上对社会体育达成有机的认识与理解.由此可见,在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地为其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是促进学生参与社会体育自主意识形成的重要环节.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尽最大努力,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机会,并对学生自主参与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其今后的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5 结论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社会价值转换的研究,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自主意识的培养,是适应素质教育理念需求,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鉴于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所存在的必然联系,积极探索高校体育社会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对于建立与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江巧瑜,许能锋,汪雪莲.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08).

〔2〕胡涤花.对当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几点分析与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3〕张立伟,李穆玲.大学生社会适应障碍浅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4〕肖玮,肖琼.西安地区部分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04).

〔5〕苑学芹.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G807.4

A

1673-260X(2012)05-0126-02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