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劲律”在中国古典舞《春闺梦》中的运用

2012-08-15 00:47:16侯晋芳
长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身韵舞姿古典舞

侯晋芳

(长治学院 音乐舞蹈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女子独舞《春闺梦》与程派京剧《春闺梦》同名,但内容却大相径庭。中国古典舞蹈作品《春闺梦》从音乐上和服装上都吸收了戏曲中“花旦”这一角色,使戏曲与古典舞身韵相互结合,但是摆脱了戏剧人物的角色观与行当性,只把戏曲中舞蹈最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舞者以细腻的肢体语言,高难度的技术技巧以及形神兼备的表演塑造出了一个怀着对大千世界的无限憧憬终于迈出家门,偶然遇到自己心上人,在初次见面的情况下,心中既矜持却又迫不及待的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闺门少女的形象。在这个舞蹈中,身韵的“形神劲律”的艺术特征的表现尤为突出,每个细节、每个动作、每个过程都处处显现,贯穿了整个舞蹈。

《春闺梦》的舞蹈结构紧紧地围绕着人物的感情世界,在高潮的时候,运用了许多激烈、大幅度的动作加以表现,如探海翻身、紫金冠,快速旋转等,揭示人物内心的欣喜和激动,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舞蹈性和抒情性,古典舞剧目的创作从戏曲性到舞蹈性,从叙事性到抒情性的转换,源于“形神劲律”艺术表现。

《春闺梦》中以“形神劲律”为主要元素,并将其发展变化,即保留了古典舞的传统特征,又吸收了当今的审美意识。它显示了中国古典舞的某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它不但继承了古典舞的民族风格特色,也为充满戏曲味的中国古典舞在新时期塑造了比较成熟的当代生活形象,说明“形神劲律”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充满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春闺梦》的出现预示着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思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古典舞的律动、舞姿形式对应协奏曲的乐章,使主题内蕴达到内外一致,动作逻辑和审美标准上突破了以往的阴柔阳刚对比鲜明的个性化,注重动作语言和音乐融合,在整个古典舞剧目创作上到达了一个新高度。

一、“形”在舞蹈《春闺梦》中的运用及作用

(一)“形”的概念及其要求

1、“形”,一切外在的、直观的动作、姿态,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姿态与姿态之间的过渡路线,凡是一切看的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称之为“形”。

2、“形”是古典舞舞魂之精髓,是古典舞韵律的传达中介,在解决“形”的问题上有三点要求:首先,舞者在静止的体态中必须具备自我审美意识与气质;其次,掌握舞姿与舞姿、动作与动作的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和轨迹;最后,掌握“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瞬间变化的运动法则。身韵在“形”的训练中要求做到以“拧、倾、圆、曲”为重点,以腰部为发力点,以平圆、立圆、8字绕圆的路线为主题,从而来表现古典舞的形态之美。

(二)“形”在舞蹈《春闺梦》中的运用与作用

舞蹈《春闺梦》中强调“以腰为轴”,例如,舞蹈刚开始的一个亮相,舞者身体前倾,手臂的“划圆”动作轨迹从腰部发出,手臂、身体都始终保持圆润,伴随呼吸的“提、沉”将动态归于动作之中。接着一段轻快活泼的绕场圆场步是为展现少女终于走出家门的喜悦心情,舞者的步伐亦是遵循“圆”和“游”的运动路线和轨迹。圆场步结束后紧接着双手划立圆回身亮相,既遵循了“由动到静”的瞬间变换法则又保持了挺拔而含蓄的气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身韵元素的融入,才使整个作品有了灵魂和它特有的艺术价值。

中国古典舞“形”的训练为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中做弹跳技巧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它使演员的爆发力、柔韧性和肌肉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当演员做到踢紫金冠跳时,上身保持平衡,胯打开向下蹲。反作用力起的时候要在瞬间把左腿弯曲,右腿在空中打开成180度,与此同时身体还要在空中向右腿靠拢,使整个人在空中形成一个有滞空感的造型。正是由于在舞蹈表演时演员的跳跃技巧与古典舞身韵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所以才形成和加强了古典舞跳跃的流动性和语言性的风格特点。

二、“神”在舞蹈《春闺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一)“神”的概念

“神”,广义上是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等,任何艺术如果没有神韵的话,可以说是毫无灵魂。“神”狭义上是指通过自觉的意识、意念、感觉来支配其舞蹈动作。在“形”中所提取到的动律元素与平圆、立圆、8字绕圆都是和主观的意念息息相关的。即便是一个简单的提沉动作,也是由意志来支配的艺术呼吸过程。所以“神韵”的具体要求是舞者做到“心与意合,意与力合,力与形合”。

(二)“神”在舞蹈《春闺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舞蹈《春闺梦》中的主干步伐“圆场步”在姿态“收”的空间中预示着“放”的空间,在停顿与流动的结合中产生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效果,富有古典舞所特有的神韵美。比如在《春闺梦》中,探海、卧鱼等舞姿,仰身的旋转等技巧都是由神韵所支配的。舞蹈《春闺梦》就是很好的将古典舞身韵融入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舞者运用身体的“提、沉、冲、靠”,眼神的“聚、散、凝、合、收”将一个妙龄少女对大千世界的无限憧憬及遇到心上人后娇羞却又迫不及待的心情展现得活灵活现。例如,舞蹈中舞者搓着双手、左脚蹭着右脚,眼睛看向远处。通过舞者的神态便可以使观众对舞者内心焦急的情绪一目了然;又如,舞蹈中少女在遇到心上人后,以双手捂脸,却探出头偷看,眼神的“放”和“收”将少女娇羞的神态表露无遗。这种形、神、情统一的表演原则赋予了演员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情感的最佳方式,能够通过它来表现出中国式的情感。编导借用戏曲艺术的层层铺垫、层层剥开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以舒缓的音乐、轻快的步伐表现少女的娇羞,以各种激烈的大幅度动作来表现少女惊叹、激动的心情,演员的表演更经过身韵的细致训练而情真意切、身心合一,与人物合成一体。

三、“劲”在舞蹈《春闺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一)“劲”的概念

“劲”,是指内在的节奏处理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例如,在“动”中突然出现一瞬间的“静”,或者在“静”中忽而流露出巧妙的闪动,这些“满、赶、闪”内心节奏的外化展现,正是要靠劲头运用的恰当和力度分配的不平均来完成。

(二)“劲”在舞蹈《春闺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在舞蹈《春闺梦》中的一段快板中,舞者踩着音乐的节奏一手托下巴,一手拍着腿,头部的动律伴随步伐的动律表现了少女活泼天真的形态,这一动作更强调了点的运用,紧接着一个回身又突出了点的回旋,这便是猛收而突梗的“寸劲”。在快板部分一连串的快动作中,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动中,却又有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运动层次,使人感到“动中有静”,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劲”对剧目表演中刻画人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古典舞肢体运动是在“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较为自由而又有变动规律的节奏中进行的。这种节奏给舞者以更大的自由度来表现与发挥,因此,在身韵中就要有意识地通过线中有点,点中有线的节奏来处理。总之,身韵的“劲头”不仅贯穿于整个动作之中,而且在做结束动作时也十分重要。

四、“律”在舞蹈《春闺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一)“律”的概念

“律”,这个字既包含了动作自身的律动性,又具有运动中依循的规律的双重意义。在动作与动作的连接过程中必须要通顺,这“顺”就是律中之“正律”,让人感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反律”也是古典舞身韵律动中最为重要的特征,最具典型的是动作“要从反面做起”,这种审美规律如“逢沉必提、逢冲必靠、逢开必合、逢前必后、逢左必右”等等。

(二)“律”在舞蹈《春闺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春闺梦》十分注重“不顺则顺”的反律。如舞蹈中双晃手动作的运用,当双臂向左晃时,身体要有向右拉伸的感觉,这样才能显示出双晃手动作的圆润与韵味。又如舞蹈中多次运用的旋转这一技巧,从右边起范,但是身体却向左旋转。身体做提的动作时又将先通过向下沉来缓冲等等这些动作,明明动势向左运行却突然急转向右,或者正向前时突然转变向后运行。《春闺梦》作品中“闪转腾挪”的动势,其“回”与“留”的形态都体现出古典舞特有的舞蹈韵味和精神气质,同时也体现了“圆”“游”的变换之美。

在舞蹈《春闺梦》中旋转和翻身都是遵循了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正律”。旋转这一技巧是整个舞蹈的一大亮点,那么演员是否能在舞蹈表演中准确把握旋转的要领是决定旋转好坏的重中之重。当演员在做单腿重心的旋转时,人体重心必须落在支撑面很小的半脚尖上。它在旋转过程中大多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完成的,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所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古典舞“形神劲律”的训练,才保证了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做这种大舞姿旋转时自身重心的稳定,演员们才能把这些优美的舞姿融入到旋转中去使舞蹈作品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翻身是古典舞身韵训练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技巧,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翻身的动作始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其特点是:在舞蹈的表演中可以展示出古典舞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动”的特点,而且它和身韵的结合也最为紧密,在舞蹈的运动中形象极其鲜明,如“踏步翻身”是大幅度的慢翻身,在空间的弧线运动中犹如波浪起伏;“吸腿翻身”动作完成中需要敏捷快速,达到急如闪电的艺术效果,使它的形象性和表现性都很强,它们在表演中富有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节奏,不同的连接,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感官效果,也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感情和情调。这些翻身主要是靠演员的腰部的力量来完成的。随着我们国家舞蹈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翻身技巧也有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空中的造型更加优美,难度也显然增大,展现在舞蹈中显得舞蹈更加精彩。

近年来虽然出现了许多的古典剧目,但专家曾指出古典舞韵味正在流失,表现方法过多集中在技术上,意境和内涵表现雷同的作品过多,从此,我们也看到了古典舞的发展中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古典舞剧目的素材来源于经典名著或历史事实、人物,用舞段拼成一个主题,初次看完,没有让人惊叹的原因是古典舞的效果,太追求剧目中技术技巧方面的难度,为了拿高分,而忽略了剧目内容上的内涵,丢掉了民族文化,并没有因为舞蹈把人带入了一种韵味的世界,现在古典舞的技巧多种多样,并且向体操、杂技的难度靠拢,我们在追求剧目的动作质量、高度、难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动作本身的意义与韵味,以达到“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剧目流传千里,造福万家。

[1]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15.

[2]沈元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8-12.171-185.

[3]罗斌,舞蹈鉴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7-101.

[4]纪广,舞蹈艺术欣赏教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48-157.

猜你喜欢
身韵舞姿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
戏剧之家(2022年4期)2022-11-12 20:04:28
近十年中国古典舞身韵研究综述
戏剧之家(2022年22期)2022-10-31 23:25:19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21年30期)2021-11-14 19:56:08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初探
大众文艺(2019年5期)2019-01-28 08:51:02
有关古典舞“身韵”思想的研究综述
大众文艺(2019年5期)2019-01-28 08:51:02
梦幻舞姿
舞姿翩跹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16
舞姿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14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