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健
(赤峰市生殖健康专科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妇科手术导致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与预防
周 健
(赤峰市生殖健康专科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探讨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与预防.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到2011年5月5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必要时需辅助手术治疗.结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
急性盆腔炎;预防;治疗;疗效
急性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病之一,是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输卵管、卵巢、子宫旁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的急性炎症.急性盆腔炎绝大部分由阴道和宫颈的细菌经生殖道粘膜或淋巴系统上行感染而引起,少数是由邻近脏器炎症蔓延及血液传播所致.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与预防报告如下.
选取我科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急性盆腔炎50例,其中因盆腔脓肿和盆腔腹膜炎而行脓肿切开腹腔引流术、次全子宫切除和一侧附件切除术者22例,静脉抗炎治疗者28例,年龄18-75岁.未婚10例,已婚40例.8例承认配偶有性乱史,5例承认多个性伴侣,7例经期同房,5例近期宫内手术操作史,1例宫内明显放置节育器继发感染史.
曾有急性盆腔炎史、盆腔炎反复发作史、不孕史等.表现为慢性下腹及腰骶部坠痛,不孕、月经异常及乏力或神经衰弱表现.妇科检查子宫可增大,呈后倾后曲,压痛、活动受限,附件区触及条索状物、囊性肿物或片状增厚,主韧带,宫骶韧带增粗、压痛.B超检查于附件区可见不规则、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包块.腹腔镜可见内生殖器周围粘连,组织增厚,包块形成.
近年新的抗生素不断问世,厌氧菌培养技术的进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配合,临床得以合理使用药物,兼顾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控制,使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在我们的调查中有29例患者经药物治疗,配方如下:
(1)青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及甲硝唑联合:青霉素每日320万-960万U静脉滴注,分3-4次加入少量液体中作间歇快速滴注;红霉素每日1-2g,分3~4次静脉滴注;庆大霉索1次80mg,每日2-3次,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阿米卡星每日200mg~400mg,分2次肌内注射,疗程一般不超过10日;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含甲硝唑500m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病情好转后改口服400mg,每8小时1次.本药通过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慎用.
(2)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克林霉素600mg,每8-12小时1次,静脉滴注,体温降至正常后改口服,每次250-500m,1日3~4次;林可霉素每次300-600mg,每日3次,肌注或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有效,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无论从实验室或临床均获得良好疗效.此类药物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不可与其联合;长期使用可致假膜性肠炎,其先驱症状为腹泻,遇此症状应立即停药.
10例患者在药物治疗48-72小时依然无效,脓肿破裂或输卵管脓肿时需立刻进行手术.手术原则以清除病灶为主.手术方式可根据情况选择开腹或腹腔镜手术,若盆腔脓肿位置较低,可考虑经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手术范围可根据患者年龄、一般状况及病变程度综合考虑,年轻患者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反复发作者,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极度衰弱重症患者的手术范围需按具体情况决定.根据患者年龄、病变轻重及有无生育要求决定手术范围,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目前可采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有:激光、短波、超短波、微波、离子透入、热敷、中药灌肠等方式.目的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于炎症吸收和消退.调查中有21例患者经物理治疗效果良好.
平时要注意观察白带的量、质、色、味.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术的创伤.必要时手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致病菌侵入.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好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放置带尾丝宫内节育器者应密切随访,发现有污染可能者应及时更换,避兔上行感染.有阴道出血者,应及时查明原因,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积极治疗邻近器官感染性疾病.
急性盆腔炎绝大部分由阴道和宫颈的细菌经生殖道粘膜或淋巴系统上行感染而引起,少数是由邻近脏器炎症(如阑尾炎)蔓延及血液传播所致.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淋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等.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输卵管炎,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索条状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底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急性盆腔炎是可以预防的疾病,应引起重视,否则其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若患者一般状况好,症状轻,有随访条件,可在门诊治疗,若患者一般情况差,病情重,诊断不清或门诊疗效不佳,或已有盆腔腹膜炎及输卵管卵巢脓肿,均应住院治疗.一经确诊,应做到及时合理用药,正确选择术式,彻底治愈.
〔1〕马丽,沙玉成.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7(01).
〔2〕周晓丽.宫外孕22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7(01).
〔3〕王清,经燕.试述许润三教授之慢性盆腔炎非“炎”说[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04).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3-187.
〔5〕郑怀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8.
〔6〕林金芳.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658-660.
R711.33
A
1673-260X(2012)01-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