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角下的花鼓灯舞蹈特征研究

2012-08-15 00:48丁思文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花鼓舞蹈动作

丁思文

(滁州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人文视角下的花鼓灯舞蹈特征研究

丁思文

(滁州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花鼓灯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使人体动作、韵律和体态得到相应的变化与发展,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间舞蹈的艺术特性。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南北方的文化在此碰撞与融合,给花鼓灯注入了更多的外来新鲜血液。来源于民间的开放式广场表演形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随着人民的审美需求和生活需求而得到变化而发展。

人文;花鼓灯;特征

花鼓灯是流传于淮河流域特有的汉族民间舞蹈,与凤阳花鼓花鼓戏并称为“凤阳三花”。花鼓灯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风土人情和民间娱乐,集中体现了江淮流域人民群众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特征。同时,它又是南北文化在此融合的结晶。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人类社会变迁的功能。花鼓灯作为舞蹈艺术的一种形式,亦是如此,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一、花鼓灯的舞蹈创作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审美特征

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艺术家们根据审美情趣和理想对生活进行的概括、提炼以及加工。舞蹈是以人的四肢、躯干、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由于地理环境的客观因素、人文历史的主观因素等原因,使舞蹈产生了众多的种类,因此也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审美特征。花鼓灯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使人体动作、韵律和体态得到相应的变化与发展,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间舞蹈的艺术特性。

花鼓灯的主要传播地淮河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人们春季播种,秋季收割,日出而作,日息而归,这里的人民祖祖辈辈与土地打交道,与土地有着天然的情分。他们热爱这片土地,土地给了他们希望,给了他们收获,给了他们美好的生活。它产生于人民的劳动和斗争生活,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人民群众不断加工创造而形成。如果说,朝鲜族庄雅秀美、维吾尔族诙谐风趣、藏族高亢豪放、傣族优美典雅、蒙古族彪悍奔放,那么作为以农耕生产生活方式诞生下的汉族舞蹈的花鼓灯则可以用含蓄秀丽来概括,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花鼓灯是农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时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风土情韵的民俗舞蹈,其表演不受时节和地点的限制,尤其是在丰收后,大家纷纷涌到一起,锣鼓满天,歌声悠远,舞姿婀娜,充分展现出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原始的舞蹈内容和形式是当时的劳动和劳动对象。劳动动作是最基本的舞蹈语汇”[1]。花鼓灯舞蹈亦是如此,很多舞蹈动作更是就地取材,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日常生活,如典型步伐“簸箕步”,它的原型就完全来源于生活中的农家妇人手拿大簸箕扬场筛稻子,舞者在做这个动作时身体对斜角45°,手持扇骨两头,将扇子平端在身体外侧,眼睛像外看,上身略微前倾,每走一步小腿先快速后踢,随后另一只脚迅速跟上,其中,每一步之间扇子都会随节奏颤颠一次,配上舞者留腰闪转,一个俏皮能干的小媳妇就活脱脱展现出来。此外还有登山步、拔泥步等无一另外,其创作灵感均来自田间地头的农耕生活。不仅如此,热爱生活的淮河人同样热爱生他养他的 热土,自然界的一切景物也常是花鼓灯舞蹈动作灵感的源泉。如“风摆柳”其模仿的对象就是杨柳树叶随风轻轻摇曳的情形,舞者在做这个动作时要求步态轻盈,中段随脚底重心慢慢移动而微微扭动,再用扇花在身旁加以配合,形态逼真,充分展现了女性婀娜妩媚之情韵;“燕子出水”则是模仿了燕子快速从空中俯冲到水面,随之又轻轻掠过水面那一刹那的动作,其风格干净利落,多用于小兰花,展示了小女孩俏皮灵活之情趣。

经过老一辈花鼓灯艺术家在传统花鼓灯舞蹈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发展创新,积极吸取外来舞蹈的精髓,大大丰富了舞蹈语汇,使花鼓灯的舞蹈动律、体态都有了更鲜明的特征,最终形成了“拧、倾、溜”的审美特征。这是淮河人包容万象的处世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热情奔放的人生态度在舞蹈中的表现。

二、花鼓灯的舞蹈设计体现了文化融合的艺术特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的文化,舞蹈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之下,使得花鼓灯既有了北方的热情豪迈又有了南方的温婉细腻,她是南北方文化融合在舞蹈中的体现。

地理环境作为文化存在的客观因素,对于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如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又生活在宁静的田园中,人民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多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藏民族生活在极其寒冷的青藏高原上,户外的放牧劳动和由羊皮制成的沉重宽大的裤子以及厚实的长靴增加了人体腰部的负重量,厚实的长靴妨碍了小腿以下部分的灵巧运动,相对而言却使膝关节得到了相应的解放,造成了藏族民间舞“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由于这一动律的制约,使西藏舞下身主动上身被动,形成自上而下、欲动先屈的特点,从而使舞蹈给人一种飘逸又沉稳的感觉。

花鼓灯主要传播地安徽省蚌埠市位于淮河中下游,面向长三角,背靠中原大地,经济腹地十分宽广,淮河穿城而过,临近凤阳、南京,被称作两淮重镇、沪宁咽喉,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种因素,所以诸多的文化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过痕迹。到宋代时期,汴京的民间艺术沿着水陆流传至淮河流域,并结合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劳动,逐渐形成具有淮河流域独特风格的汉族民间舞蹈。建国以后,淮河作为划分南北的分界线,蚌埠市更是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南北方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更深一步的碰撞与融合,同时也给当地的民间艺术花鼓灯注入了更多的外来新鲜血液。

以女子“兰花”为例,在舞蹈造型方便女性多强调“三道弯”的曲线美:下巴略微收回头部向前则肩部后靠,此一道弯;肩部后靠且胯部前顶,此二道弯;胯部前顶且膝部弯曲,此三道弯。这三个部分结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将人体重心放在后脚,上身向后倾斜,完整塑造出妩媚细腻的女性形象——典雅含蓄。但舞蹈动作的运行轨迹则是“柔中带刚,刚中有柔”,韧性十足,强调在每一个快速的旋转回身后总会链接一个造型,与其他舞蹈中旋转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求转圈的数量,而是将转圈作为动作的衔接来处理,讲究的是一个“溜”,为的是凸显动作的轻巧灵快。当身体慢慢倾斜时这种特点更为明显。在舞蹈运行中,要求舞者既要撒的开又要收的住,将奔放与细腻这两种风格的结合发挥到极致。

“舞蹈的艺术特性就是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2]。花鼓灯作为汉民族典型民间舞蹈代表,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并带有一定的戏剧情节性。她之所以可以成为诸多民间舞中重要的分支,除了拥有其他民间舞蹈具有的共性外,还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从直观的动态形象看,花鼓灯既拥有热情奔放的一面,又有温婉细腻的一面,正是这两种迥异的舞蹈风格在一个舞种中的和谐并存而造就了花鼓灯与众不同的艺术特性。

三、花鼓灯的舞蹈形式体现了群众广泛参与的表演特征

花鼓灯来源于民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随着人民的审美需求和生活需求而变化发展。该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最初,她是对统治者的一种歌功颂德。据记载2000多年前,安徽怀远境内饱受洪水之苦的老百姓为了庆祝大禹治水成功,在当地建造了禹王庙。此后,当地人在每年赶庙会时聚集在此,都以跳花鼓灯的形式来怀念这位圣人,表达出了大禹治水成功后,当地百姓生活得到改善所带来的喜悦。随着时间的迁移,这种庙会玩灯的习俗被慢慢保留下来。从上古时代到近代,再从近代到现代,花鼓灯经历了历史风雨的洗礼,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更加的朝气蓬勃。

花鼓灯是开放式广场表演形式,表演者和观众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高兴了谁都可以上去舞几下,舞蹈语汇多是就地取材,表演形式也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以农民自娱自乐为主。人多时来个热闹的大花场,男女老少齐上阵,气氛热情奔放;人少则来个小花场,表演者用诙谐幽默的表演,逗得大家众笑成一团。建国初期,逐渐的发展到有专门从事的玩灯的民间艺人,再到后来的专业院校、艺术团体,直到被搬上舞台。在经历了一段红火期后我们发现好的花鼓灯作品越来越少,曾一度离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与西方传来的、产生于上流社会芭蕾舞一样束之于象牙塔中,隔断了她与之生存的土壤,这对民间艺术来说无疑是种灭顶之灾。“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自娱性舞蹈,是舞蹈艺术蓬勃发展的基础”[3]。扎根于广袤民间的艺术离开人民群众,还谈何生命力?但是淮河人民需要花鼓灯,熟悉的锣鼓点“框个一令框,框个一令框,框,框个令框一令框”。锣鼓一响,扇子一舞,一天的烦恼都抛到脑后,她是淮河人对故土割舍不下的深深情怀。现在,我们又看见她活跃在人民群众中,人们需要这样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来抒发情怀。2006年成功申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加开幕式演出,2010年安徽省更是打出了“唱响黄梅戏,舞红花鼓灯”的口号,花鼓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熟悉,在社会上一时掀起了学习花鼓灯的热潮。如今,在蚌埠等地,无论是公园广场、还是早晨晚上,都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热情洋溢、兴致勃勃地跳着花鼓灯。群众在这样的舞蹈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在自娱自乐中又进入到了艺术的表现境地,身与心都得到了协调统一的发展。“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体运动形式,在现代生活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能力和改善了生命质量”[4]。

著名文学家闻一多先生曾对舞蹈提出看法,他认为:“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花鼓灯正是因其对人民具有多种积极作用而得以存在和发展,通过自身的直接参与或者观看别人,使大家融为一体,相互印证、相互支持,这种群体大和谐的意义也正是花鼓灯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1]金 秋.舞蹈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6.

[3]王克芬.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75.

[4]温 柔.舞蹈生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91.

The study of Huagudeng Danc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Ding Siwen

Huagudeng relying farming culture makes body movement,rhythm and posture be changed and developed,and form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folk dances.Special location makes the collision and fusion of the culture of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in this,injects the more exotic fresh blood to Huagudeng.The open plaza performances from civi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life of people,and change and develop with the aesthetic needs and life needs of the people.

The humanities;Huagudeng;characteristics

G702

A

1673-1794(2012)06-0011-03

丁思文(1981-),女,安徽蚌埠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舞蹈学。

滁州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花鼓灯的文化运动与研究(2011sk014B)

2012-09-03

猜你喜欢
花鼓舞蹈动作
淮岸花鼓情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幸福花鼓
动作描写要具体
花鼓灯小唱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花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