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尊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许多学校,健康学生和残疾学生是混班学习的,常态体育课中,这部分残疾学生很少,往往没有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教师通常会把他们同“见习生”放在一起,而忽略了对他们的情感和身心的教育。残疾学生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当然也享有体育教育的权利,对于有心理或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体育课上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教材,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勇敢地走出教室,走进集体的怀抱。
由于先天性遗传或后天环境等因素造成残疾的学生,能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极少。大部分的残疾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他们不大愿意参加那些由于残疾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活动。首先教师要拥有爱心,能够理解和接纳残疾学生,其次要注意交流的方式,与他们的交流应站在心理交流的立场,同时要把握交流的时机或者创造交流的机会,虽然有时谈话的内容未必要有什么实质性内容,但这种随时随地的谈话,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宽慰,引导他们勇敢地走进操场,走入阳光运动之列。
在体育课教学中,如果老师采用同一教学法,则无论从身体还是从心理都无法满足这部分残疾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会使他们产生失落感,无法获取成功的心理体验。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产生距离感。
王林是儿时的一场火灾让他失去了一只手臂,刚进入初中时,还是比较喜欢上体育课的,后来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产生失落感,再后来大多时间是一个人默默地在旁观看。发现这种情况,老师同他进行了谈心,了解到他很喜欢篮球运动,但无奈自身条件所限,于是,老师问他喜欢不喜欢做裁判,他高兴极了。
在以后的几节课里,老师有意识地安排了几场篮球教学比赛,由于他勤学好问,对于裁判知识较其他同学懂得多,同学们都喜欢请他做裁判。同学的支持、老师的信任,更大地增加了他的兴趣,以至于他后来在学校里小有“名气”。在课余时间,球场上时常能看到他欢快的身影,因为他在活动中找到了快乐与成功。
体育课中,组织集体活动时,老师要关注残疾学生的表现,也要分给他们角色,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小明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每逢体育课,只能将自己关在教室里,不敢走入操场。老师通过同他谈心,发现他遇事喜欢动脑,于是利用一堂“室内运动会”,鼓励他参与了多个项目的比赛,在掰手腕及投掷(投纸飞机)项目中为本组夺得了冠军。在小组同学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小明开心地笑了。老师借机鼓励他参与室外体育课,在课上,有时安排他根据老师的意图去指挥“见习生”布置活动场地、器材,有时在集体活动中担任裁判工作。更让他开心的是,他还可以参与一些课上竞赛游戏的创编。看到几组同学进行自己参与创编的竞赛游戏,作为裁判的他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从此,他不再是上体育课就将自己关在教室内的小明了,他变得喜欢与人交流,自信而开朗,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了。
教师要不断地从残疾学生的反馈中寻求合理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参与体育运动的锻炼方法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不断地教育学生明确体育的目的,端正态度,使他们努力锻炼,热爱体育。
李敏是七年级的一个“肥胖”女孩,因此在体育课上表现的不是那么的自信,这一切被老师看在眼里。在以后的体育课中,老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性格开朗的女同学与她同组游戏,逐渐的,她敞开了心扉,能够接纳一些新同学,并且在游戏中结识了好朋友。在这些好朋友的带动下,课上她学会了羽毛球、跳绳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倡导的“冬三项”锻炼月中,她在好朋友带动下,居然坚持了每天5公里的长跑。
从李敏的个例可以看出,老师关爱学生,就是要相信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那些身有残疾的学生,更需要格外精心的关爱和呵护,给他们鼓励、赏识,尊重他们的人格,重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走向人生,比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
在安排残疾学生上体育课时,需兼顾以下几点:要照顾到残疾学生的具体条件和个别差异;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学环境应该根据残疾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相应调整;引导体验、选择适合其需要的体育运动计划来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尽可能地满足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需求,使残疾学生真正享有接受全面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体育课上,我们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让残疾学生感到同学的支持,教师的信任,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加他们战胜挫折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创造给他们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与鼓励,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尝到参加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为他们的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