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林
(长治学院 音乐舞蹈系,山西 长治 046000)
论山西民歌的创新与发展
王小林
(长治学院 音乐舞蹈系,山西 长治 046000)
山西民歌是中国优秀的民歌之一,在全国享有盛誉。由于近些年山西民歌新作品少,爱听、爱唱民歌的人数减少,山西民歌的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如何振兴和发展山西民歌,出路就在于创新。因此,要在抢救和保护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在保持民歌“内核”的前提下,开阔视野,大胆求新,将中国传统民歌的形式与现代音乐各种元素结合起来,把发展山西民歌的要求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结合起来,出新人、新作品,激活山西民歌的活力,让市场和百姓重新认识山西民歌,唱响山西民歌。
山西民歌;传承;创新与发展
民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它是历代各族劳动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为了适应劳动生活和表达各种思想感情的需要,集体创造的一种世代相传的歌唱形式。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山西民歌,历史极其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了民歌。尧、舜、禹时期的《击壤歌》、《南风歌》,《诗经》里的《唐风》、《魏风》等,都是来自于山西的民歌。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山西民歌已成为我国北方民歌的重要代表。许多山西民歌以其深刻的内涵、优美的旋律和一代代经久不息的传唱,跻身于中国的经典民歌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山西民歌展现出来的成长和发展势头也是令人瞩目的。在全国性的演唱会上,不断有山西民歌上演,以山西民歌为基调的歌舞《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以及《一把酸枣》等,都在全国引起了轰动。[1]但今后,如何使山西民歌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2010年,我国举行了第十四届青歌赛。有心人会发现,连着几届的央视青歌赛,却没有看到山西歌手的身影,听到山西民歌的声音。这对曾经在中国刮起过“山西旋风”的山西民歌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无疑,山西民歌已遭到了巨大的挑战。
“你一开口唱,不是《走西口》,就是《对坝坝圪梁梁》,要么就是唱《小亲圪蛋》,这些祖辈父辈传唱下来的歌当然好,但一唱再唱,能不让人们感到审美的疲劳吗?”这是来自群众的声音。确实如此。近些年来,山西民歌几乎没新的作品,翻来覆去就那么十几首,这怎能吸引观众呢?山西民歌像是走入了一个怪圈:缺乏新人新作,“老三样”的东西已不新鲜,受众自然就会流失。另外,音乐作品有很强的时代性,不管是创作技巧还是手法,都需要与时俱进。更何况,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人的口味也一直在变。而山西民歌的创作思想好像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过去人们说“经济落后,文化必然落后”,可如今,山西的经济发展如此迅猛,山西民歌却好像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新的民歌太少,是山西民歌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时代在前进,民歌的音乐语言如果仍然沉浸在古老的审美和技法中,满足于流传下来的若干首经典曲目,应该说已是很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还应当指出的是目前我们一些艺术团体的短视行为。有的一味求大、求轰动效应,动辄花巨资搞一台剧或一场晚会,拿了个奖回来以后就束之高阁,很少演出再去了,更没有给人留下几首能够传唱下来的好歌。没新歌,就无法推出新人;没有新人,就无法产生新的群众基础。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试想,当山西人都不爱听自己民歌的时候,山西民歌还如何走出去?还能走多远?
包括民歌在内的民间音乐艺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灵魂。我们只有潜下心来,深入民间,深入到民族音乐的沃土中,吸取营养,使民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才能奉献出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新型的民歌艺术作品。
近些年来,国家在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山西民歌中的河曲民歌和“二人台”、左权的“开花调”(民歌和“小花戏”),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而更唤起人们对于民歌,尤其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何为原生态?简单说,就是来自于底层百姓的原汁原味的民歌。它带着沁人心脾的泥土气息,表达了劳动群众心底的呼声和真情实感,老百姓爱听、爱唱。它的鲜活性和草根性,给人以感染,也给人以启迪。因此,抢救和保护原生态民歌,就是要保护我们民族音乐的“母体”,留住我们民歌的“根”。
但是,也不能以为,原生态民歌的唱法就是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因为民歌是通过口头创作和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它的最初的创作,只是为后人提供了“毛胚”,而在其传唱的过程中,又经过了多人的不断加工、琢磨、补充和改造,同时在传唱的过程中,受时代、环境和个人风格的影响,会有所增删,产生变异,从而形成了一首民歌的不同变体和版本。如人人耳熟能唱的民歌《走西口》,在晋、蒙、陕三地就有不同版本,它在内容上没有多大变化,但在音调与词语上却有所不同。还有些民歌不仅在音调词句上有所变异,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革,引起了民歌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变化。如在当代影响深远的《东方红》,就经历了从山西民歌《芝麻油》到《白马调》,再到陕北《移民歌》,一直到《东方红》的定型,这样一个不断创造、创新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它的最原生态的歌是“母体”,以后的变体可称为“子体”,许多民歌曲调的“母体”和“子体”可以并存和广泛流传。[2]这也说明,民歌具有变异性和代代传承的自身规律,同时也显示出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力量。
山西民歌要创新和发展,就要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思考保留什么、吸取什么?在保留的过程中,还要走出一条新路,迈出新的步伐,在旧的土壤上“嫁接”出新的东西来。如果不走新路,山西民歌还是原来的样子,就不可能出新。因此,有的同志认为,可以用山西民歌的旧曲子,再创作新的内容,“旧瓶装新酒”,把新的内容嫁接到旧的曲子上,这是很有创意的想法。如果视野更开阔一些,想法更大胆一些,方式更灵活一些,还可以和更多中国传统的形式与现代的形式结合起来。把发展山西民歌的要求和新时代的要求自觉地进行接轨,出新人、新作品和新风格。其目的就是一个:将山西民歌加以提高,进一步推出去,发挥更大影响。
然而,无论怎样变,怎样创新,山西民歌的味道不能变,创新中一定要保留山西民歌的基本元素。如果我们丢掉了山西民歌中最传统的东西,完全成了另外一种东西,那么山西民歌也就可能不存在了。所以,创新的山西民歌,仍应该是山西的味道,打的仍应该是山西品牌。
山西民歌,是我们山西的艺术瑰宝,而目前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与流行歌曲的迅猛发展相比,山西民歌的市场低迷。流行歌曲为何能赢得市场?因为这种艺术形式,明快、通俗,更容易贴近群众,带有较强的普遍性和时代感,因而得到了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而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民歌只有唱起来才有生命力”,这种看法是很有见地的。试想,民歌如果没有了市场,没有了听众,民歌将如何得以生存,得以发展?我们应当承认,民歌本身带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缺陷,比如说它的节奏较慢,它的乐器较为陈旧,演员的演唱风格千篇一律、陈陈相因,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受众的情绪。目前首要问题是如何赢得观众和市场,如果不去追新求进,民歌的生命力必然会衰微,甚至会走向消亡。
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继承。如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的创新必须着眼于这个时代背景。时代发展了,民歌也应该积极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汲取各种优秀文化的优点,让各种优秀音乐成果为我们的民歌发展服务,而不是因循守旧,自我封闭。应当说,能够流传下来的民歌,经过历史的淘洗,自有它的魅力所在,而流行音乐,因其各种现代元素的冲击、融合,而更具有时代性,如果我们能将二者结合起来,用现代的音乐元素、新的艺术手法,对民歌进行传承、加工和改造,进行新的艺术包装,在配乐、编曲及演唱方法上,都有承续和创新,这样,重新演绎出来的“新民歌”,必将是耳目一新的,也是独具艺术感染力的。
在这些方面,我国的许多地方已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如在一些传统民歌里,融入了时尚的元素,有电声版的,有摇滚版的,有交响乐版的等等,做到了舞台形式和生活内涵的有机统一。但是,我们又不能盲目地卷入流行文化的潮流中去,在交流、冲击与融合的同时,必须保持住自己文化风格的独立性与特殊性。不管民歌的演唱和技法如何变幻,民歌的灵魂依然是存在着的,甚至要表现得更为鲜明。也就是说,民歌的创新,不但要有时代性的、世界性的眼光,更要保持它历史的、民族的“内核”。
同时,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民歌发展和创新的投入。缺乏一定的平台和渠道,民歌走不出去的尴尬局面便很难改变。在推出新人和新作品的同时,还要形成一支精通山西民歌的专家队伍和创作队伍,通过鉴赏、评论、推介新作品等方式,共同努力,激活山西民歌的活力,让市场和百姓重新认识山西民歌,唱响山西民歌。
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民歌的天堂,民歌资源丰富多彩。我们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不断探索民歌的适应时代的转型之路,才能促进包括民歌在内的整个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只能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进行创造,谁对历史了解得更透、更多,谁就更有可能有所成就。”[4]
历史总让人惦记,传统也无法割断。优秀的山西民歌,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是世代相传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山西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西民歌,更要高擎先进文化的大旗,紧跟时代步伐,意气风发地融入现代生活,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如此,民歌的创作和发展,才能保持它的活泼,热烈,开朗,明快,充满昂扬向上的风格和激情。我们相信,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山西“新民歌”,必将进入一个更加辉煌的新时代,走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1]张沛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吴刨等编著.中国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周大风著.漫谈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J642.22
A
1673-2014(2012)01-0022-03
2011—11—28
王小林(1978— ),女,山西沁源人,硕士,主要从事声乐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 柴广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