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

2012-08-15 00:50程久苗范菲菲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分异理论空间

李 晶,程久苗,范菲菲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社会学研究

略论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

李 晶,程久苗,范菲菲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呈现分异加剧与局部极化的特征,并可能进一步演化为空间隔离和两极分化,引起了相关学科的高度关注。从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方面对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领域。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居住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指不同类型 (性别、年龄、收入、职业等)的城市居民的居住场所在地理空间上的隔离。人类生态学对其解释更详尽,即不同职业背景、文化取向、收入状况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社会阶层相对集聚的居住区[1]。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从早期引进国外理论到形成自己鲜明的研究特色,我国在城市居住空间上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居住空间分异研究提出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法,为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一 研究理论基础

(一)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

社会空间统一体(Socio-spatial dialectic)理论最早由哈维[2]提出,该理论认为城市地域内人地关系——人类与他们生活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关系构成了研究城市社会地理的基础。我国学者吴启焰在2000年引入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并以此理论为基础研究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出版了 《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关于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专著。书中指出 “社会和空间存在辩证统一的交互作用和互相依存”[3]。他认为城市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具有一致性,一般表现在社会空间和社会阶层结构及其冲突和转化相统一的空间同质性[4]。城市居住空间的含义不再是城市地域空间内各种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它还是人们居住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系统。

(二)社会排斥理论

曼纽尔·卡斯特指出:“社会排斥是由社会制度和价值架构的标准中,某些个人与团体被有系统地排除于他们自主的地位之外。”[5]吉登斯将社会排斥分解成经济、政治、社会三个向度,并提出了社会排斥的两种类型:社会上层人士的自愿性排斥(精英反叛)与社会底层民众的排斥。英国社会排斥研究中心将社会排斥分解成消费、保障、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支持五个向度。我国也有学者引用社会排斥理论研究居住空间分异,如易成栋对武汉常住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6]。在我国,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居住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排斥的影响,在空间形态上形成面积不同、景观相异、相互隔离且具有连续性发展趋势的同质化居住区体系,形成城市景观中的空间 “马赛克”现象。

(三)侵入与接替理论

如果一个群体离开它原来的居住地而进入另一群体的领域,便是侵入;当后来群体取代原有群体并实施对该地区的有效统治时,就形成了接替。接替是入侵的延续,两者在过程上是密切联系的。从入侵到接替的过程往往历时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帕克、伯吉斯、麦肯齐等著名学者创立的人文区位学派对城市入侵与接替现象有较深的研究。孟庆洁等学者引用侵入与接替理论,以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街道为例,说明在城市向郊区的侵入与接替过程中,社会经济环境、就业等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使郊区居住分异由一元同质性社会空间向非均衡多元异质性社会空间转变[7]。

(四)过滤理论

霍伊特 (Hoyt)认为城市居住结构的关键在于高社会地位家庭的行为。他指出,这些家庭占据了新兴城市中最好的土地,并远离工业活动。随着城市的增长,高收入地区沿着自然通道向外轴线扩展,以满足有钱人将可达性与郊区生活相结合的愿望。这种扇形迁移因 “社区领袖”倾向于偏好非工业滨水地带与高地而得到强化;而其他的高收入群体则追求与这些要人居住在同一领域里的社会标记。当他们对现有住房不满并导致旨在维持其排他性的新房外迁时,就会出现进一步的扇形发展。紧接着高社会地位家庭的外迁,其空置下来的住房则被中等地位家庭所占有,而中等地位家庭所拥有的住房则接着被低社会地位家庭所占有 (称之为过滤的过程)[8]。塔娜等学者[9]指出过滤是以高收入居民向外迁移为导向的一系列居住迁移和住房周转过程。居民是决定邻里地位的重要因素,是过滤过程的主体。邻里变化是过滤的结果,反映了居民属性的改变。

(五)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可以作为解释现代城市居民移动——活动系统的一种理论。生命周期的主要指标包括年龄和家庭结构等。具体而言,家庭生命周期包括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新婚期、育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时期、空巢期、中年父母期、老年期,家庭成员在每个阶段均有不同任务。我国学者将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阶段、扩充阶段、扩充完成阶段、收缩阶段、收缩完成阶段、消亡阶段。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从年轻家庭、中年早期型家庭、中老年型家庭等不同家庭发展阶段来看,每个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会引起的居住需求的变化,进而引起迁居。

二 研究内容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居住空间分异及其实证研究;居住空间分异的成因;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影响;居住空间分异的应对策略。

(一)居住空间分异及其实证研究

关于居住空间分异理论的文献较多,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总结和评述上[10-11],提出我国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实证研究主要选取上海等[12-14]城市进行研究,随着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不断发展,实证研究的范围更扩大,从大城市开始向中小城市发展。

(二)居住空间分异的成因研究

国内研究居住空间分异成因的很多文献[15-17]都是从政府制度、个人行为和社会分层等角度展开的。目前我国制度性因素主要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税收制度等。个人的择居行为和社会分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居住空间分异状况,尤其是收入上的社会分层。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上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应适当增加我国中产阶级的比重,以平衡收入差距,关注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空间布局。

(三)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影响研究

城市伴随经济发展都将逐步出现居住空间分异,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分层扩大。经过房价的过滤,居住支付能力低的城市贫民和移民被过滤到城市下层。居住支付能力高的城市居民则成为城市上层,他们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新的阶层不断出现,逐步打破了以往“两阶级——阶层”的格局,出现了所谓的 “五等级十阶层”。可以说,中国社会分层越来越复杂化[18]。

2.对弱势群体的排斥。高档住宅区和低档住宅区在公共产品服务与供给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城市富有阶层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垄断排斥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在被边缘化的同时,与外界联系减少,就业信息贫乏,经济困顿,社交活动减弱。薛美青[19]在对合肥市的调研中发现排斥是存在的,具体表现在制度或政策排斥、文化排斥、社会关系排斥。

3.公共空间被侵占。公共空间作为一种稀缺的公共物品,它可以为公民提供娱乐、休憩、交流等平台。这种公共物品影响着公民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由于富有阶层可以通过经济支出购入大量公共空间,所以导致公共空间在居住空间上的分配严重不均。

(四)居住空间分异的应对策略研究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直接后果是在社会空间上造成居住的隔离和集聚,同时还有可能引发社会冲突,所以研究城市居住分异的应对策略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很多学者[20-21]提出了采用混合居住的城市发展策略来弱化分异问题,利用居民的多样化形成居住行为模式的多样化,并促进不同社会阶层的融合。田野等学者[22]以我国转型期城市发展状况为背景,研究混合居住的可行性,通过社会资本和社会距离分析,发现混合居住具有一定的优点和可行性。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如秦红岭[23]认为要从居住空间分异走向融合,除了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混合居住模式外,还应当强调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住房规划与建设政策。

三 研究方法

(一)因子生态分析法

计量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数据的大量获得,使得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运用该方法所提炼出的阶层、生命周期、种族三个指标以及三大模型,构成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在研究中很多学者通过利用主成分法提出主要因子,再对主要因子进行分析。易铮等学者认为在研究起步阶段,因子生态分析法被应用于居住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它将社会空间划分与带有显著阶层分化的住房空间划分结合起来[24]。

(二)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结合

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结合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即作者通过研读已有的相关书籍、报刊和电子资源,掌握当前的理论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并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信息。如在对南京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中,吴启焰等学者[25]运用文献资料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南京市已出现由六个阶层聚居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此类研究方法的关键是数据的获取,由于用于深入研究的数据还是较难获取的,使得深入研究无法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宋伟轩等学者就发现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利用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分析具有明显的 “时滞性”缺陷[26]。

(三)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深入解释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内在特点。如运用统计分析对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的分析[27-29]。不少学者在运用统计分析的同时还融入个案访谈的方法,如薛美青采用统计分析的定量方法与个案访谈的方法,通过对社区区位、社区居民的生活状态与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居住意愿进行调查,研究城市居民居住空间的微观分异及社会效应[19]。宋伟轩等学者[26]通过把宏观层面的社区属性特征调查和居民访谈及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合,揭示出新时期的居住空间分异动力模型的一般范式。

(四)其他研究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GIS的运用给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利于揭示城市居住空间布局变化的动态特点。国内已有研究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种景观格局指数,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城市内部功能空间的集聚与扩散特征[30],但是目前GIS在城市空间的研究中还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测度多数集中在城市土地空间演变上[31-32],而用于城市居住空间等方面的研究较少,需要完善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另外,采用 “自下而上”的多智能体建模方法和Java-swarm仿真技术,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过程进行重现,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陶海燕等学者基于多智能体的居住空间分异模型,展现了居民智能体聚集现象的产生过程及对房屋价值的影响,收入分配差异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对城市理论的研究有一定促进意义[33]。这种 “自下而上”的建模方法可服务于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的动态预测,是未来研究中的一个前沿方向。

四 展望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居住空间分异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内容仍需要继续深入。鉴于我国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一)加强城市居住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隔离是社会不公正和社会不平等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研究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目的是弱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是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研究是以城市规划和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为突破口寻找优化的途径,但是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影响的,单单是从上述角度出发还不够全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二)加强对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影响的研究

我国目前出现的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还没有发展到西方社会明显的居住隔离,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住房商品化改革的深入,不断催生中国社会新的阶层分化,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将会越来越明显,不同居住区居民的人际交往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刘旺和张文忠指出,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研究,而对居住空间分异引起的社会问题关注不够[34]。

(三)加强居住空间分异度的研究

我国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初见端倪,但是具体发展到什么程度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对居住空间分异度的研究多数引用比奇的隔离指数,得出的隔离指数越大说明分异程度越高,当隔离指数为零说明城市处于完全混居的居住整合状态,隔离指数为一百则出现居住隔离。不过这种做法仍有不足,隔离指数只能测量居住空间分异的程度不能测量它的深度,应将反映社会阶层之间的社会交往与融合程度的指标考虑在内,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居住隔离状况。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23.

[2]D Harvey.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M].Baltimore:The Joho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73-306.

[3]吴启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9-29.

[4]吴启焰,任东明,杨荫凯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层次[J].人文地理,2000,15(3):1-5.

[5][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的终结[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8.

[6]易成栋.制度安排、社会排斥与城市常住人口的居住分异——以武汉为例的实证研究[J].南方人口,2004,19(3):58-64.

[7]孟庆洁,贾铁飞,郭永昌.侵入与接替: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街道居住空间的演变[J].人文地理,2010,25(5):81-85.

[8][美]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23-325.

[9]塔 娜,柴彦威.过滤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单位社区变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0,25(5):6-10.

[10]宛晨钢.城市住区空间分异问题初探[J].山西建筑,2008,34(28):61-62.

[11]孙斌栋,吴雅菲.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9,33(6):73-80.

[12]黄 怡.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居住隔离——以上海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1,(4):40-43.

[13]丁 雷.济南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4]黄 靖,王先文.东莞小城镇外来人口居住空间隔离与整合问题研究[J].华中建筑,2004,22(3):90-92.

[15]谢燕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成因及负面影响解读[J].法制与社会,2009,(9):216-218.

[16]吴启焰,张京祥,朱喜钢等.现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3):26-30.

[17]刘望堡,翁计传.住房制度改革对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J].人文地理,2007,22(1):50-52.

[18]柯汉杨.转型期杭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阶层分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

[19]薛美青.合肥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0.

[20]余 佳,丁金宏.大都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1):67-72.

[21]万 勇,王玲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住区规划应对策略[J].城市问题,2003,(6):76-79.

[22]田 野,栗德祥,毕向阳.不同阶层居民混合居住及其可行性分析[J].建筑学报,2006,(4):36-39.

[23]秦红岭.城市居住形态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J].社会观察,2010,(2):192-194.

[24]易 铮,阎小培,周春山.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汇刊,2003,(1):21-24.

[25]吴启焰,崔功豪.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城市规划,1999,23(22):23-25.

[26]宋伟轩,吴启焰,朱喜钢.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2010,65(6):685-694.

[27]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5):385-393.

[28]张文忠,刘 旺,李业锦.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居住区位偏好[J].地理研究,2003,22(6):751-759.

[29]周春山,陈素素,罗 彦.广州市建成区住房空间结构及其成因[J].地理研究,2005,24(1):78-88.

[30]李全林,马晓冬,沈正平.基于GIS的盐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分析[J].人文地理,2009,24(6):50-54.

[31]肖捷颖,葛京凤,沈彦俊等.基于GIS的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扩展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6):789-798.

[32]刘盛和,吴传钧,沈洪泉.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J].地理学报,2000,55(4):407-416.

[33]陶海燕,黎 夏,陈晓翔等.基于多智能体的地理空间分异现象模拟——以城市居住空间演变为例[J].地理学报,2007,62(6):579-588.

[34]刘 旺,张文忠.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人文地理,2004,19(3):7-8.

[35]郑 磊,祥丽华.社会福利中的阶层问题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

C913.31

A

1674-3652(2012)05-0030-05

2012-03-25

李 晶,女,安徽寿县人,主要从事城市地理研究。

[责任编辑:赵庆来]

猜你喜欢
分异理论空间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空间是什么?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创享空间
重庆市臭氧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平泉县下营坊杂岩体分异演化及其成岩成矿
北京市1989-2010年地表温度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山西省适垦耕地及其空间分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