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梅
(汉口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12)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毛泽东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这就是说,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他“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其全部“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也即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时候,曾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并做了总体性的科学揭示。但是,他却并没有在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明确地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恩格斯和列宁在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曾分别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是“现代经济制度中的另一个更深刻的基本矛盾”。但他们使用的这个“基本矛盾”概念主要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根源,并没有赋予它以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囿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只能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致方向做出一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预见,而没有也不可能对推动这一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运动,作出系统和明确的科学分析。此后,经过相当长的理论探索和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直到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伟大著作中,才进一步地解决了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只不过,它的这个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的这个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概括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的矛盾”。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伟大的科学发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生活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生产条件极为简陋,发展速度极其缓慢。为了生存,人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物质生产中去,而获得的生活资料却极端贫乏,因此,人类生存需求与自然条件的矛盾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相适应,人们结成了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劳动产品并实行平均分配的关系,建立起原始社会的经济模式。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人的劳动技能的提高,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的劳动能力有所提高,生产的产品除了维持劳动力简单的生存之外还有剩余,即开始出现了剩余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进而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
在奴隶社会初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同以青铜器工具为特征的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适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生产关系,进而封建主在经济上是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是统治者。在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生产关系同以铁器工具为特征的比较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是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这种分化,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一方面产生了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另一方面巨额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本。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也标志着对劳动者的剥削形式的变换,即由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把从前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的,即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产品从个人的产品变成社会的产品。但是,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却不是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共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产生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在它的发展中已经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在现代,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已经使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以及对政治、精神的统治,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严重障碍。生产资料从资本主义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是生产力不断地加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实现社会主义,为消除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资本主义对生产和产品的明显浪费和破坏创造了前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不仅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和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
进入到社会主义,是否同样存在社会基本矛盾,1956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而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写成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明确提出“任何一种生产关系以及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上层建筑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在这样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根本性质的变革。谁要抵抗这种变革,谁就会被历史所抛弃。这一规律,以不同的形态适用于一切社会”,当然“也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具有分散的、孤立的、规模狭小的个体生产力,形成了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个体私有制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化大生产,形成的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方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占有为基础的。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社会既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不发达的生产力同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和谐关系,充分地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是对抗的、尖锐的,因此,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只能是社会革命。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相同”,就内在性质而言,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个矛盾,完全“是另一回事”,因为,“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也是相适应的。据此他得出结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实践证明,一些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一些就其性质说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如非公有制经济,也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其次,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所以,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再次,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最后,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一次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科学地判断新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党中央十分清醒而准确的判断,是当前和今后全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十三大、十五大关于基本国情历史特点的具体化,也是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导对变化着的中国基本国情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是对现阶段基本国情作出的具体判断和理论概括,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新的重要范畴,它对人们从总体上考察社会历史、全面地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0.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