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桂芝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开放型经济是指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能够较自由地跨越边境流动,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模式。开放型经济的实质就是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
开放型经济体系是建立在开放型经济的基础上。其运行机制是“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其中,“内外联动”揭示了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立足点和根本出发点,即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与世界市场体系实现互动,加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向传递作用;“互利共赢”表明开放型经济体系追求的目标,即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既要努力争取和维护我国正当的经济贸易权益,又妥善处理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关系,使世界各国和地区共享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带来的好处,实现“双赢”;“安全高效”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运作的保证,安全是指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运作既要积极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正传递,同时也要抑制伤害我国经济发展的负传递,高效是指这种体系能够充分实现内外的联动,求得最佳的互利共赢,促进与经济贸易对象的共同繁荣。
河南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河南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相对于其他沿海省份,其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时,存在一定的劣势,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然而,其巨大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使其面临着更多的机遇。
当前,河南省已成为国内外资金和大型跨国公司抢滩的首选之地之一,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带,全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干线在此交汇,而且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也经过此地,此外更是西部地区重要资源向外输出的咽喉要道。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南部大开放和东北大改造的新形势下,河南省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在全国区域板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外,河南省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全省以航空、铁路、公路等综合交通网通达全国各个地区,交通优势得天独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成为河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极有利因素。
第二,原材料资源与能源优势明显。河南省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河南省资源综合蕴藏量居全国第3位,已发现的各类矿产有126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73种,其中煤、金、钼、铝、耐火黏土、石油、天然气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另外,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2010年,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为河南省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强大的能源供给能力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原材料产业,不仅为河南省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源与原材料保障,也为河南省承接国内、国外企业的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另外近年来东部地区政府加强了对电力、煤炭等资源的供给约束,河南省的资源优势必将进一步增强。
第三,劳动力优势。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河南省的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密度远高于西部各省份,东部各省份虽然人口数量和就业人口稍高于河南省,但东部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受到劳动力资源的约束,东部地区企业的用工成本不断增加甚至于出现的“民工荒”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河南省还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近几年,河南省劳动力平均工资在全国诸多省份中最低。因此,相对于我国其他省份,河南省不但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对降低中部地区的外贸成本,提高外贸竞争力,以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且多层次市场体系已经形成。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河南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贸易辐射中心及商品集散地,省内、省外的商品流动速度不断加快。同时,郑州商品交易所不仅是全国粮棉期货交易中心,同时也是全国粮棉的信息与价格中心。此外,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华中棉花交易市场等一大批批发市场也在全国有很大影响,河南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已经形成。
河南省对外贸易在市场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的力度还不是很到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对外贸易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首先,在全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例较小。近年来受经济危机影响,河南省的进出口情况与全国相比下降幅度较大,恢复缓慢。其次,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河南省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在GDP中所占比重偏小且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性大宗商品占全省出口额的比重较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偏低。再次,出口市场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从出口市场来看,河南省对日、韩、东盟市场的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偏高,由于出口市场地区结构相对集中,亚洲金融危机对河南省经贸产生了较大冲击,向这一地区出口受阻后,对其他地区出口虽有增长,但没能完全抵消影响。
第二,利用省外资源层次、规模较低。首先,河南省利用外资层次、规模低。河南省吸引、利用外资的能力较弱,外资依存度低,2009年河南省外资依存度为1.69%,低于全国(1.84%)的平均水平。从利用外资结构分析,河南省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电力、原材料、食品、商贸流通等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企业、项目、产业少。其次,河南省利用其他省份的优势资源程度较低,尤其在利用京、沪、粤等地资源优势上力度不够。
第三,机制和体制性矛盾比较突出。河南省国有经济比重大,非公有制经济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尽管近年来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快,但相对于其他沿海省份,其比重仍相对较低。国有经济一股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滞后,造成企业管理体制僵化,运行机制不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
第四,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城市,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在与周边中心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竞争中,郑州市排名一直比较落后,即在外商投资进入中部地区的目标选择中,郑州市作为河南省最具竞争力的中心城市,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也不强。因此,大力提高郑州市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度和辐射带动作用,将成为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五,产业竞争力不强。从产业结构层面看,河南省主要以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产业层次较低。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层面看,河南技术含量低的大路产品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少。从企业层面看,河南虽企业数量众多,但优势企业少,大企业集团更少,而且企业名牌产品少,产品链条短,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比重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从产品层面看,原字号产品多,终端产品少。
近年来河南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外部机会。经济危机的爆发,对河南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既加快了河南省“引进来”的步伐,又有助于其“走出去”。国际投资将发达国家的生产能力转移给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不仅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人工等方面的优势,而且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可能。随着我国原材料、基础设施、能源通讯等部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的开放,国际间资本投资又开始把资金投向发展较晚的中西部。河南省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在货物的运距和运费等方面有较大竞争优势,是承接国际间、东部沿海以及港澳台等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省份。此外,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外国公司为了摆脱经营困境,国际合作意愿增强,一些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政策相对宽松,并为刺激经济大量投资基础设施,这些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契机。
第二,中部崛起重大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不仅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而且旅游资源丰富,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没有充分激发出来,较东部发达地区而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政策盲点。为此,在2007年出台的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相关政策中,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将中部地区的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列入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实施范围”。在上述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中河南省就有5个,即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和焦作。这些都将为河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
第三,承接国内外的产业的梯度转移尤其是东部省份的产业转移。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政策倾斜,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起来了,但同时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如油、电、煤等能源高度紧张,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越来越稀缺,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等。近年来东部地区对电力、煤炭资源的供给进行约束,一些高能耗的高成本、低附加值的产业,在沿海地区越来越难以生存,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就是其未来发展的出路。地处中部的河南省正好处在东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关键点上。另外,国外一些夕阳产业甚至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也正在逐步的转移至我国中西部。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如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就有可能成为东部产业向外梯度转移的首选地。
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地处内陆的河南将直面国际市场的竞争,其竞争能力、应变能力面临全新考验。
第一,贸易壁垒不断提高且形式多变。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对外贸易遭遇的摩擦不断升级,不断增多的且针对中国的各种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已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体。尤其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主要经济体自我保护会进一步增强,贸易保护主义将日益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出口面临压力增大。
第二,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近年来,中西部许多省份均提出以城市群、经济区作为竞争单元,如湖北、江西等省都提出了各自的城市群、经济区发展规划,区域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河南省提出的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规划,在吸纳周边地区的各类生产要素聚集,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国际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等方面,无疑将受到周边城市、地区发展及城市群、经济区崛起的挑战。
第三,“让利竞争”已无市场。各个地区都意识到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性,也都纷纷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各地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西部等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开放竞争,主要是以“让利竞争”为主的,河南也不例外。“让利竞争”模式在短期内可以获得外资、保证就业增长,但从长期上看,这种竞争使地区利益受损严重,是一种初级的、低层次的竞争模式。对大型国际投资企业来说,它们更看中当地良好的服务和环境等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行政运转体制,而不是当地推行的短期优惠政策。“让利竞争”模式已成为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瓶颈。
认清内外部环境对于河南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在清楚自我、明白形势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以利用优势、抓住机会、扭转劣势、避开威胁,进一步促进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注: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若干问题研究》(SKL-2011-31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薛荣久: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探究[J].国际贸易,2007(12).
[2]李练军: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3]杨光: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7.
[4]高博: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7.
[5]任改玲: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河南省为例[J].北方经贸,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