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 曾 妍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问题及对策
——以湖北省为例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 曾 妍
中小企业与许多大型企业一样,是现代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技术创新和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北省中小企业有了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在不断提高,已成为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与其他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所遇到的难题一样,融资难一直是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不仅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也对湖北省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中小企业 融资方式 对策 建议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信用环境和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在融资方面,截至2006年10月底,主要银行金融机构(三家政策银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13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68万亿元,授信总额比当年增加5070亿元,授信中小企业485万户。在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全国已设立各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2914家,累计为26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服务,担保总额4674亿元。国家发改委与建设银行、渣打银行等商业银行合作,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但与其重要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量却只占全国贷款总量的2%—3%。
(二)湖北省中小企业的概况。中小企业作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就业方式灵活,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湖北省统计局、工商局统计测算:目前该省的中小企业有25万多家。全省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80%就业是由中小企业承担,70%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完成,50%以上的GDP是由中小企业来支撑,50%税收是中小企业做出的贡献。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效益、就业,还是社会稳定和技术进步方面都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十五”期间,湖北省有1.5万家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234万职工转变了身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湖北省专利67%由中小企业发明创造,75%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这些雄厚的科技资源为湖北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狭窄,间接融资为主,而间接融资又以银行贷款为主。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中小企业由于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底子薄、自有资源少,民间融资渠道又不十分畅通。因此,当企业出现资金紧张时,企业主要采取内源融资和向银行借款的方式来缓解资金不足的困难,对发行股票、债券、民间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应用较少。华中师范大学徐晓音教授等对湖北省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期间92家中小企业调研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例仍高达40%以上,银行贷款的比例下降至25%;其他融资方式中的国家与地方财政支持比例占17%;民间借贷比例占11%;股票、债券融资比例仍非常低下,仅为4%。
2.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是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据湖北省经委中小企业处和某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调查: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86%选择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银行信贷方式普遍受中小企业偏好,成为外源融资的首选。其中,抵押贷款比重最高达73%;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分别占15%和11%,其他信贷品种运用则微乎其微。单一、狭窄的融资渠道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3.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额稳步增长,但支持力度有所下降,支持面也偏窄。近年来,湖北省金融机构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由于政策性因素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出现了收缩的趋势。自2008年以来,监管机构不断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湖北省各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2008年8、9月份,湖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月均增长84.5亿元,比前7个月多增长44.6亿元。然而,银行业的这种支持层面偏窄。考虑到对信贷风险和成本的控制,即使在信贷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的情况下,银行业也仅对一些规模相对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优质中小企业青睐,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尚处于发展期、发展前景并不明朗且又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慎贷、惜贷。据调查,在被银行拒绝贷款的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
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作用有限。截至2008年10月,湖北省已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18家 (不包括担保兼营机构),注册资本46.66亿元,累计为1万多家企业提供担保4万多笔,担保总额310多亿元,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发挥了一定作用。而2006年浙江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273家,注册资本65.24亿元,累计为5.3万家企业提供担保,担保笔数11.7万笔,担保总额累计超过760亿元,远远超过了湖北省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额度。目前,湖北省担保机构对实力不足而真正需要担保的企业比较谨慎。
5.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差,诚信度不高,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湖北省中小企业大多数为私营或个体企业,其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信用观念淡薄。再加上中小企业投资少、规模小,一旦陷入经营困难和债务危机,立即逃避债务,造成较高的贷款违约率。另外,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非常不规范,没有完备的财务制度,有时为了近期利益或某些特殊目的 (如向银行贷款),篡改财务数据,导致社会上形成对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的形象,影响到银行以及其他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授信,客观上制约其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对现代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缺乏了解,难以进行有效的资金运作。
6.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越强,越容易获得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支持,融资能力也越强。湖北省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从总体上看,该省中小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重不大,大多数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同时,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技术创新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大部分中小企业起步于家庭工业,脱胎于个体私营经济,文化和技术支撑后续乏力,发展方式粗放。
(一)美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特点。美国资本市场比较完善,金融制度安排市场化程度很高,金融工具种类繁多,即市场比较有效,因此美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主要是政府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中小企业,利用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资本市场配合政府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1.完善的立法体系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了中小企业法和中小企业投资法;涉及金融方面的有中小企业技术革新法、小企业投资经济政策法、小企业投资鼓励法、扩大小企业商品出口法等,这些法律制度促进了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解决了内源融资的途径以及中小企业的创立问题。
为促进中小企业更好地进行内部积累和发展,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向小企业颁发许可证,提供管理和财务支持;协助中小企业与政府签订合同,并提供管理、技术和生产方面的指导。此外,小企业管理局还与大专院校及私人机构签订合同,成立由政府提供经费的小企业发展中心,免费为小企业提供咨询,举办训练班等,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了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其外源融资。
2.建立中小企业资金援助制度。美国成立了隶属于联邦政府的独立机构——小企业管理局,且在各州设立了众多办事处和分支机构,主要职能是向小企业提供援助和咨询。
小企业管理局的主要贷款形式有三种:一是直接贷款。在至少一家私人银行(在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则为至少两家)拒绝向小企业提供贷款或参加由小企业管理局担保的贷款时,小企业管理局可直接向小企业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15万美元,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二是协调贷款。根据《1958年小企业投资法》的规定,这种贷款由小企业管理局与地方开发公司和金融机构共同提供,包括地方开发公司贷款、小建设承包商贷款、季节性贷款、自然灾害贷款等。三是担保贷款。美国《小企业法》第七款第一条规定:担保贷款授权小企业管理局向不能从一般渠道获得合理条件贷款的小企业所获得的贷款提供担保。担保贷款占小企业管理局资金援助的绝大部分。一般其担保部分不超过贷款总额的 75%,若贷款在 10万美元以下(含 10万美元),则保证支付 80%。为鼓励小企业扩大出口,小企业管理局积极地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担保贷款额不低于 50万美元,担保比例可高达90%。另外,小企业管理局还通过小企业投资公司向小企业提供间接融资。
由上可以看出,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实际起到了“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是推动金融机构向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制度保障。
3.畅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美国有着完善的资本市场及风险投资机制,因此,其融资渠道不需再通过政府来创建,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还建立了“天使资本”(由富有个人以自己名义直接投资于创业企业)电子网络,借助互联网吸引民间资本向小企业融资。
(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特点。浙江省为中小企业量身订做的小额贷款公司已初具规模:截止2009年,根据浙江省金融办发布的最新数据,浙江正式开业运营的小额贷款公司有117家,贷款余额226.57亿元,已累计发放贷款9.6万笔,累计贷款1003.31亿元,其中纯农业贷款和100万元以下贷款累计发放545亿元,占比达54.34%。这组数据表明,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已成为中小企业新的资金 “输血”通道。此外,浙江省于2005年7月出台了《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在中国率先推出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模式试验。目前,江浙两地均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部分地方政府还出资设立了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以解决企业现金流与贷款期限不匹配问题,通过建立规范的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增强金融机构的放贷信心,激励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2007年浙江又出台《浙江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试行办法》,进一步刺激、鼓励了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积极性。
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小额贷款公司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并给予中小企业足够的信任,提供最大的帮助,值得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学习。当企业规模不大又急需资金,银行对小企业信用又有限时,政府需要担任中介担保角色,这样才能增加银行投资信心,中小企业才能有好的融资机会。
1.政府建立中小企业信贷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大力推动金融创新。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应坚持传统信贷与金融创新并重。各级政府应建立中小企业信贷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供应链金融、集合贷款信托、集合票据等金融创新品种,不断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开发新的金融服务产品。
2.政府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支持发展新型金融机构。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可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划,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一是要尽快形成政府性机构为主体,商业性担保机构、区域内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补充的担保体系,切实增强信用担保机构能力。以政府出资为主的担保机构,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担保业;以民间出资为主设立的担保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适时补充资本金,扩大担保资金规模。二是积极推进银行与担保机构采取比例分担风险、收益共享的方式加强合作。引导中小企业与担保机构间互信合作,鼓励各担保公司不断扩大担保规模和拓展担保业务,不断创新担保理念、功能和产品,支持各担保公司积极开展互保、联保等形式的协作。三是进一步加强信用担保行业的监督管理。尽快出台有关担保机构监管的法律法规,建立行业的准入制度、信息统计制度,继续开展对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促进担保机构规范发展。
1.成立新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结合前人的实践基础,借鉴经验、吸取教训,以更好地进行创新、探索担保机构新模式。(1)由需要接受担保的中小企业共同出资建立担保机构,对于担保机构而言可以有效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也利于广大中小企业对其进行监督,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降低其寻求担保的难度和未来的交易成本。(2)由不同担保机构组成联盟,开展联保、分保和再担保等业务,改善担保机构规模小、额度有限的现象,增强对湖北省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能力。
2.加快设立全省性地方商业银行。借鉴外省经验,积极推动设立全省性地方商业银行,面向全省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如2011年2月27日湖北银行正式开业,由黄石银行(包括咸宁分行)、宜昌市商业银行、襄樊市商业银行、荆州市商业银行、孝感市商业银行5家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而成。湖北银行改变了湖北省地市城市商业银行单体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的不利局面,带来资源整合、规模经济、品牌形象、资产增值、经济支撑五方面积极效应,对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产业,增强金融对湖北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解决湖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带来了希望。
1.转变企业发展观念,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不愿搞创新、不敢搞创新、不能搞创新的“三不”现象。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众多低技术、资源消耗型中小企业陷入了停产、倒闭的困境。要解决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本身来说,首先,经营者要冲破小富即安、怕担风险的思想束缚,积极在市场中发现机会,树立起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念。其次,要充分利用湖北省丰富的科教文化资源。湖北省科教实力居于全国前列,文化底蕴深厚,中小企业可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此弥补其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的缺陷。最后,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接近市场、机制灵活等优势,激发企业员工们的创造性。
2.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信用不足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中最大的顽疾,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不能仅靠政府政策支持、担保体系建设等外部措施来解决,企业自身诚信经营理念的树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湖北省中小企业必须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首先,中小企业经营者应将诚信放在首位,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其次,建立或完善健全的财务制度。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难以接受高昂的专业财会人力成本,容易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但是可以通过社会专业资源合作完成,如谋求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借助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代理记账、审计等专业服务,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使整个企业的资金运转能够在制度下合法合理合适地进行,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全面、准确、真实地向相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再次,按时还本付息,不拖欠贷款,注重每一次信用记录,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企业形象。
1.李子彬.2010.中国中小企业2010蓝皮书:发展、融资、服务与政策.中国发展出版。
2.许进.2009.中小企业成长中的融资瓶颈与信用突破.人民出版社。
3.袁晓孝.2007.湖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基于湖北与浙江的比较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