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动校院可持续发展
——访“一校两院”王元新校 (院)长
近年来,“一校两院”抓住贯彻 《条例》和 《纲要》的有利契机,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针对自身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多措并举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教研队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有力促进了校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近日,本刊就校院人才队伍建设有关问题对王元新校 (院)长进行了专访。
本刊:王校长您好。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推动 “一校两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请您谈谈对这一战略的理解。
王元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人才强市战略的具体实践。本世纪初,党中央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由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并全面实施了人才强市战略。作为大连市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的主阵地, “一校两院”在实现人才强市战略目标的实践中责任重大,必须勇于担当。培养造就一流的党政干部人才,收获一流的科研咨政成果,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作支撑,因此提出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一项打基础促发展的长期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扎扎实实地落实,不能有丝毫懈怠。
本刊:2011年初,我校出台了 《“十二五”时期校院发展规划》,明确到2015年,专职教师总数要占到专业技术人员的67%,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50%,同时建立一支100人左右常量的兼职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请您谈一谈确定这个目标是基于什么考虑。
王元新: 《条例》明确指出,要根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工作的需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党校工作人员队伍。校院虽然一直高度关注人才队伍建设,但随着前几年退休的高峰期到来,以及多种历史原因,导致队伍结构性矛盾加剧。2009年末,校院实有参公管理人员71人,专业技术人员60人,工勤人员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全校总人数的37%,而专职教师只有42人,仅占26%。三类人员结构不合理,参公管理和工勤人员数量较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少,专职教师力量薄弱,高层次人才更是匮乏,博士仅2人。这种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了校院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针对这种人才队伍建设实际,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校之路。具体提出了队伍建设的两项根本任务:一是调结构,稳定行管人员、适度增加教研人员、大量聘用兼职教师、大幅度减少工勤人员;二是强素质,广泛开展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明确了到2015年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
本刊: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过程中,我们做了哪些基础性工作?
王元新: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根据校院的实际情况,调整机构编制。我们商请市编办重新核定并下达了新的机构编制,并适应 “四位一体”教育培训新格局需要,对机构进行了调整,新建了在线培训处、学员处、应急管理教研部,整合了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公共与社会管理等教研部,撤销合并了部分行政处室,充分体现了 “突出中心工作、突出校院特色、突出时代要求、突出规范办学”的治校思路。重新调整了各类人员编制比例,稳定行管编制75人,增加专业技术编制30人,为引进专业教师赢得了20多个编制空间。明确了教研及教辅部门正副职为正副处级领导职务,打开了教研教辅部门与行政管理岗位人员不能交流的壁垒。通过调整,各部门职能界定更加清晰,工作机制更加顺畅,教学计划与组织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队伍局部结构得到较大改善。截止目前,校院实有159人,其中参公71人,专业技术63人,工勤25人。专职教师人数增至49人,占总数的31%,博士增至13人,占到专职教师总数的27%。
二是完善制度。新的 《条例》颁发了,就必须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如果不进行梳理,就无法执行新的法规,从法规体系建设看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我的理解是,完善的制度是队伍建设的根本,没有制度的规范, 《条例》、 《纲要》和 《规划》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两年多来,我们本着适应形势、遵循规律、合理取舍、政策连续、宜于操作的原则,对以往96项制度进行了逐一梳理,共新建和修订完善了80项制度。特别是围绕人才队伍建设,把教学科研管理、教研人员培训进修、攻读学历学位等好的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同时新建了 《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 《新进师资培养实施意见》,把与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工作都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奠定了我校深入开展人事制度改革的坚实基础。
本刊:我们知道,校院人才队伍建设要抓住教研队伍建设这个重点,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对此,您是如何认识的?同时,校院在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实际举措?
王元新: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职工队伍建设水平,放到是否能满足提高全市干部队伍素质需要的高度来认识,是否与城市地位和发展水平相匹配来衡量,是否能支撑创建全国同类城市一流校院战略目标来发展,广开渠道,多措并举,着力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上下功夫,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一是培养现有人才。首先是抓住理论提升环节,开展普遍培训。我们针对老教师知识更新不够,中青年教师理论功底欠缺的实际,每年投入近百万元,通过脱产培训、师资进修、学历教育、访问学者、境外学习等形式,年培训量保持在70人次左右,人均培训达到了1.5次;其次是抓住岗位培养环节,实施差异培训。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我们采取 “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方式,建立了明确专业方向、跟班了解教学、确立研究课题、基层实践锻炼、促进成果转化的培养机制,以老带新、岗位磨练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最后是抓住实践锻炼环节,全面提升能力。针对队伍中普遍存在市情研究不足、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水平不高的实际,在市委主要领导的直接关心和市委组织部支持下,每年派出5名教教授、副教授挂职区长助理一年,形成了校内推荐、市委组织部派送、与所在区三方共同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已有10名同志完成挂职,第三批5名教师正在相关单位挂职锻炼。同时我们每年有20多名教师到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实地调研,丰富实践经验,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今年是我们确定的素质提升年,校院将按既定计划,实施“六项培养工程”,对全体教职工实施分类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全员素质,努力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为校院发展积淀力量。
二是引进重点和急需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是改善队伍结构,提升队伍建设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两年来,我们下大力气,自筹资金,根据学科建设和教育培训需要,直接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结合校院展规划,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重点引进重点发展学科和急需学科人才。两年来,共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引进10名博士,为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校从一所著名211大学引进一位优秀青年教师 (博士),连续应邀参加了世界宪法学年会和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年会,并在会上做研讨交流,这是我校历史性的突破。目前,这位老师已被列入大连市首批领军后备人才,初步显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成效。
三是广泛整合社会人才资源。近两年,我们大力倡导开放办学的理念,本着不求所有但为我用的原则,积极整合社会各方优质资源,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我们开设的“一校两院”大讲堂,已成功邀请40多位党政领导干部和知名专家学者来连为广大干部授课。兼职教师专业覆盖面广、学术底蕴丰厚、实践经验丰富,所授课程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受好评,为我校教学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以来,我校兼职教师授课占计划调训班次授课比例不断提高,平均达到了50%,有力支撑了校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去年,我校与市委组织部、统战部、人社局联合印发了 《“一校两院”教研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和《“一校两院”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目前已与首批35家教研基地,162名兼职教师签订了协议。日前,我们首次召开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工作会议,旨在进一步盘活、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大胆使用人才。使用人才不仅是培养和引进人才的目的,更是检验培养效果的最直接方式,其本身也是促进人才再培训再提高的过程。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第一是实行竞争上岗。本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坚决摒弃论资排辈,严格按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程序,对行政管理空缺领导岗位实施竞聘上岗。两年来,通过有针对性的考试、大范围的考查和严格的考核,共调整、调任和晋升21名处级干部,中层干部适岗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同时,按照全市统一要求,采取个人申报、竞聘述职、群众评议、校委研究决定的方式,实行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聘任。这种公开竞争的用人方式,激发了全体教职工积极进取的精神。第二是敢为年轻同志压担子。近几年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使校院一批中青年教师得到迅速成长进步、脱颖而出,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展示了他们的才华。校院充分发挥他们年富力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优势,不拘一格,放手使用,让他们承担应急管理、心理成长等新兴学科带头人,不仅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锻炼,也推动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第三是全面实施目标管理机制。我们着力构建责、权、利相统一,激励和约束并重的考评机制,实行全员目标管理考核。把教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咨政工作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赋分,科学设计为考核指标,并将其作为评先争优、晋升职称、培训考察的重要参考,激发了教研人员奋勇争先、不甘落后的精神,营造了竞争上课、争出精品的良好氛围。
本刊:近年来,校院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校院人文环境,今年更是提出了实施文化强校战略。请问校院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有什么必然联系?
王元新:文化是校院的血脉和灵魂,是全体教职工的精神家园,以文化凝聚人心、积聚人气,是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2010年以来,我校大力推行以 “三人行”校徽为标志的统一标识系统,以践行 “实事求是、进德修业”这一校训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校院文化建设,培育教职工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打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大家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共同追求,形成了热爱院校、奉献教育事业的良好风气,这就是文化建设对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我相信校院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必将更好地促进一流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必将推动校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