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龙,卜春昱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杨晓龙,卜春昱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石油企业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从培育倡导到形成,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尊重石油企业文化形成的规律,正确把握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克服种种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认真贯彻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选准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深入持久地抓下去。要不断总结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在今后的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石油企业文化理论,逐步形成具有企业个性的石油企业文化,使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达到促进石油企业全面发展的目的。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建设指导原则;建设切入点
21世纪是人文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商战是文化的比拼。正确理解和把握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重视和加强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增强石油企业的凝聚力,塑造石油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石油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给石油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石油企业文化是石油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而成,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的生产力,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石油企业要提高整体素质,内增凝聚力,外增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文化建设的作用已日益突出。因此,站在石油企业成败兴衰的高度上,正确理解和把握石油企业文化的内涵,加快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步伐,已成为石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课题。
服务于石油企业效益最大化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来说,要求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细胞的石油企业把生产经营放在中心位置上。石油企业在不同的起点上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都要伴随着深化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来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从石油企业实际出发,密切配合深化改革和建设现代石油企业制度,着力促进员工思想观念的更新,帮助员工树立效率优先、效益至上的观念,树立持续改进、崇尚竞争的观念,积极引导、大力培育,逐步形成追求一流的石油企业意识和风尚,促进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事实证明,石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手段的先进,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全体职工劳动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在于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文化素质和社会心理的不断更新、不断优化。
全心全意依靠石油工人阶级办好石油企业,尊重和坚持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由社会主义企业性质决定的,也是我们必须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职工是办好石油企业最主要的因素,经营者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整个石油企业文化的建设都必须以职工的素质提高为主线。提高职工的素质,不但要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等智力素质的开发,还要特别突出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行为准则等直接调节、规范职工本身行为的人本素质的开发。因为石油企业精神首先是一种浸入石油企业职工灵魂深处的信念和价值体系,由此而生成向心力、凝聚力和石油企业发展动力;同时,它又是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的统一、石油企业追求的目标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统一。因此,从开发人本素质入手,培育、构筑石油企业群体认同的企业价值观,是石油企业精神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点。一句话,抓好了“文化主导,育人为本”,就是抓住了石油企业经营的根本,就能锻造出石油企业长足发展的原动力。[1]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涉及石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是比较宏观的,措施又应该是比较具体的。只有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措施,才能脚踏实地,见到实效,才能积累起来去实现大的导向,即所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同时,要建设一流的石油企业文化,绝不是哪个人、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石油企业党政工团组织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如进行石油企业内部物质环境的建设、石油企业文化设施的建设、石油企业制度的建设、石油企业经营理念的贯彻推行等,都必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石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要加强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活动,选择一定的载体,必须在石油企业职工的广泛支持和共同参与下进行。我们只有不拒绝做具体的事情,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今天做起,用许多小事情综合形成石油企业中无所不在的良好氛围,石油企业文化才能够由虚变实,才能够建设得更好。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石油企业的重视,各石油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也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贵的成果。但是,一些石油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片面认识和不正确的做法,妨碍着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当前特别需要防止以下几种误区:
一些石油企业的领导对石油企业的文化内涵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一些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用开展文体活动替代企业文化建设,而对石油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重视不够。虽然开展文体活动是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但它并不是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石油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石油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防止那种热衷于搞石油企业文化活动,而忽视石油企业文化内涵建设的偏向,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石油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上。
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石油企业在提炼自己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时,部分行业单位,缺少独有的魅力和文化个性,缺少个性化的表达,难以得到本企业职工的认同,难以表达出本企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有的生产经营实践。因此,石油企业一定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培育创造出具有本企业个性、适应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实践性的科学,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个性文化。世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企业文化模式,也没有一种绝对完善无缺的企业文化模式。因此,石油企业文化应有个性,具体企业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可搞一个模式,应该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用实证的方法去研究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石油企业文化。
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期,一些石油企业领导或部门非常重视石油企业精神、石油产品经营理念的制定,并组成专门人员,广泛征集,在文字组合上下了很大功夫,以为有了专门的石油企业精神用语,本石油企业就有了这种企业精神,就算搞了企业文化建设。从石油企业文化结构看,石油企业文化应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石油企业精神虽是现代意识与石油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是石油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但它不是石油企业文化的全部。要想把石油企业精神发扬光大,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去,就必须要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支持和配合。否则,石油企业精神只能是一句口号,是没有生命力的,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能健康发展,更不会深入持久下去。
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石油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石油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创立者。但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广大职工,他们是石油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只有依靠广大职工,发动广大职工,让广大职工参与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石油企业文化才会有生命力,才能与时俱进,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和认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此,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广泛发动群众,让广大职工自觉地参与其中,把石油企业文化自觉地落实到本职岗位中,使石油企业文化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和意识行为准则。只有这样,石油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其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为石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实施石油企业文化战略,是实现石油企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构建优秀石油企业文化,应注意把握以下指导原则:
建设个性化的石油企业文化,必须实事求是,从企业实际出发,既要认清“入世”后的体制接轨、文化接轨的大趋势,又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认清企情,客观地审视企业的文化背景和企业现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既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又不能直接销售全部产品,企业实质上是成本中心,但又有上交利润的任务。从重组前的两个企业和队伍构成看,原大庆油田公司较早进入市场,经营管理基础较好;原大庆石油管理局长期在计划体制下封闭运行,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弱。这种情况下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既受着传统文化惯性的影响,又面临现代企业文化挑战的新形势、新情况。这就要求一定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审视石油企业文化的背景和现状,要自下而上的集思广益,自上而下地分析归纳,逐步形成文化构建的总体框架设计,明确长远的建设目标,制定出分步实施的阶段性措施。[2]
石油企业文化既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更与国家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民族文化是石油企业文化的摇篮。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石油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概括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在大庆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最好诠释。在新形势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仍然是我们企业精神之魂,是我们继承和弘扬的精神财富。在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经验的同时,一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建适合自己企业特色的个性文化。我们要高举大庆精神的旗帜,树立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理念,深入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创造性继承大庆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大庆精神以新的内涵。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凭空想象,一蹴而就,它是石油企业的“铸基”和“铸魂”工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积累、完善、提高过程,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搞好整体设计,分步推进,分层次落实,必须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管理层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实践层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只有上下戮力同心,协调运作,才能把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
石油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群体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石油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者理念的升华,企业管理者是石油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缔造者、推行者,不仅个人的理念要尽可能领先于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把领先的理念转化为石油企业的理念、石油企业的体制、石油企业的规则。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带头思考,带头实践。石油企业领导干部搞现代企业管理不能“文化缺位”,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有创新,要有建树。各级管理者都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并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调动起全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投身于构建优秀石油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去。
要抓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抓好企业精神的树立、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和企业形象的塑造。
企业精神是石油企业文化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石油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共同信念和行为规范,是石油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时代精神在石油企业的反映,是石油企业职工精神、意志和品质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也是鼓舞和鞭策广大石油职工爱岗敬业的力量源泉。这种群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点和石油企业个性。它对石油企业劳动者具有很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石油企业精神包含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等。了解和掌握石油企业精神的特征,对于倡导、培育、优化、确定石油企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体现和深刻把握石油企业的个性化特征,要回顾石油企业成长壮大的历史,从已有的经验中去提炼企业精神;要总结石油企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展示石油企业的实际状况与水平,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努力寻找石油企业的差距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奋斗口号;要研究分析石油企业职工队伍构成和素质特点,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激励原则;在相互比较和认识自己职业特点的基础上提炼出最能体现石油企业特色、树立石油企业形象、表现石油企业风格的石油企业精神。[3]
石油企业之“魂”、石油企业之“形”、石油企业之“道”,无不以人为“本”。石油企业改革的成败,要看职工队伍和石油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石油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除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之外,还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石油产品质量代表着石油企业的形象,名优产品背后必然聚集着高素质的职工群体,而职工只有热爱自己的企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建立现代石油企业制度,核心问题是石油企业体制问题,石油企业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解放生产力,最根本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如果将石油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做两个轮子,石油企业文化就是连接两个轮子的车轴,它能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步运行。[4]
石油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石油企业职工对企业整体的评价,它既是石油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石油企业文化的一个外部标志。石油企业形象是石油企业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展现,主要靠石油企业自己来塑造和树立。“中国石油”之所以很好地展现了自己的企业形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有着良好的信誉作保证。要防止把石油企业文化仅仅作为“攻关文化”的倾向。只有发挥石油企业文化的全面功能,形成很强的内聚力,才能使石油企业形象真实地、持久地向外辐射。石油企业不但要注意内部形象,还要注意外部形象的基础,这两种形象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
[1]徐毅.构建和谐社会初探[J].石油政工研究,2006.
[2]陈玺,张国力.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6.
[3]杨辉.石油品牌文化的内涵与建立[J].中国石油和化工的标准与质量,2006.
[4]董红.浅析石油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师,2006.
〔责任编辑:刘金友〕
F272-05
A
1002-2341(2012)01-0048-04
2012-01-06
杨晓龙(1963-),男,党委书记,教授,主要从事石油经济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