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众化论析

2012-08-15 00:49龚丹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化大众

龚丹

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众化论析

龚丹

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发展密切关联,大众文化既为促进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大众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其传播渠道,同时,大众文化的多元性、功利性、商品性等多重特性也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权威性构成了挑战,影响人们对高层次精神的追求,出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惑。当前,在大众文化的态势下推进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大众化,必须积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型,努力吸收大众文化的优势,突显主流文化的人文关怀,强化制度创新,不断拓展主流文化在广大民众中的影响力。

大众文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大众化;大众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索的一个领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这充分体现了党在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远见卓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社会的文化发展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其中大众文化飞速发展,已与主流文化成并驾齐驱之势。“大众文化如泻地水银,无孔不入,只要你是一个完整的人,你就不可能不受影响。”[1]中国大众文化的成长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民间实践行为,它以大众传媒为依托,快速侵占、吞噬着大众的文化空间,目前已成为当代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形式。大众文化的发展不仅改变着当下我国文化的系统结构,而且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学会应对,走出困境,促进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众化,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逻辑关联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大众文化在我国呈繁荣趋势,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一起构成了我国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大众文化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并传播着特定价值观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以满足人民大众文化需求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为基础,根据市场规律完全独立地操作,是与市场经济发展、高度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市民文化,融合了通俗性、大众性、商业性、娱乐性等多种特点[2]。大众文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受众对象非常广泛,它通过一种标准化的程序进入大众视野并控制大众消费,积极影响了我国现今文化转型、社会发展、民众个性塑造和价值取向。而主流文化就是在社会中占领导地位、起权威作用的文化。“国家意识形态是主流文化的核心,强调政权的合法性是其主要功能,最大程度地凝聚国民共识,并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通常有严肃性、权威性和浓厚的政治意义”[3]。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它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代表着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虽属两种质地不同的文化形态,但二者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联。一方面,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都承担着感召民众、传承文明和凝聚人心的重载,共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具有目标的共同性、利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可以进行相互补充,互为融合。大众文化的传播载体和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主流文化的传播途径,同时大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为主流文化推进和建设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样本和鲜活的研究对象。主流文化通过更新理论和思想指导,可以从价值地位和历史使命的高度实现自身地位,正确认识和评价大众文化的发展动态,引导规范大众文化发展的方向,从而保障大众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众化的双重影响

从概念上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众化,就是通过大众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形式,将主流文化的创新成果和基本理论尽量通俗化、形象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大众所认同、熟悉和信仰,并内化为人民大众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其实质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众化过程。在大众文化繁荣态势下,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众文化对促进主流文化大众化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和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其固有的消极的作用。因此,大众文化既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发展的内在力量,同时也是导致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出现异化的重要根源。

(一)大众文化对主流文化大众化的积极作用

首先,大众文化为主流文化大众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大众文化的出现与兴盛并非偶然,它是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市场化进程中的产物。“市场是文化和社会结构相互交融的场所。文化的整个改变,尤其是出现了新的生活方式并已成为可能,不只是因为人的感觉方式发生了转变,而是因为社会结构本身发生了改变。”[4]大众文化以其巨大的解构力打破了少数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对精神娱乐方式的长期垄断,转变了大众过去乏味单调的文化生活状况,给大众提供了众多的文化选择机会。用娱乐的方式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水平,把文化融入到市场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出一种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娱乐文化。大众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创造和建设,不仅满足大众内心的渴望与需求,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进而也培养了广大民众的民主心态和开放意识,体现了人们平等、自由、独立等现代化的文化精神,这种具有时代性的精神不仅为主流文化大众化注入了新活力,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

其次,大众文化拓宽了主流文化大众化的传播渠道。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和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主流文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以独断的方式强迫人民大众接受,而是要根据文化发展的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真正赢得大众。而在这种文化进步中,大众文化功不可没,正是大众文化的发展为主流文化大众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丰富、更有益的方式。依托大众文化这个传媒,创新主流文化的内容与方式,改变简单的说教,加强与民众的互动,将主流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融入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中,从而提高主流文化的感召力、说服力、凝聚力,使主流文化的宣传更带有趣味性和通俗性,广大民众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接受主流文化熏陶。大众文化不仅有效地扩展了公共文化空间,促进了我国文化领域活力的提升,而且对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众化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大众化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首先,大众文化的多元性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权威性构成了挑战,出现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惑。大众文化从未宣言要消解或者推翻主流文化,但事实上又在悄悄地改变或遮蔽着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借助于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传媒系统,极大地削弱了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传统政治文化的认同感,使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很难成为大众化的价值观;大众文化通过对消费者单一审美维度和情感愉悦的最大化开发,极大地瓦解传统文化、违背理性价值意义世界,从而导致大众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效果大打折扣,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颠覆和破坏作用,最终造成社会民众文化理想的迷失和文化创造力的弱化。在这种潮流影响下,部分民众对于理想、信念特别是对政治信仰的追求很缺乏,甚至有的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只相信鬼神不信仰马列,出现了信仰的“盲区”和“误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印象多为抽象、枯燥的理论,对其态度往往只停留在应付性的层面,对精英主导的权威文化立场和官方宣传的主流价值观往往抱着怀疑的态度,简单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他们放纵自我、行为习惯随意化,缺乏社会责任心,对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历史观念进行调侃式的解读,甚至冷嘲热讽,表现出政治“反文化”、“反权威”和“无意识”的消极倾向。

其次,庸俗、功利性的大众文化会严重妨碍人们对高尚精神文化的追求,消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理想信念,导致价值认同困惑。大众文化是以赢利为目的,利润最大化是它的最终目标。消费和娱乐是大众文化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使得一些大众产品充斥着凶杀、色情、庸俗、迷信的毒素,会使人们只注重感官刺激和享受,欲望不断膨胀,剥夺人们的感情和主体意识,遗忘掉理性的、真实的、严肃的价值观。当大众传媒“把肉麻当有趣,把无耻当噱头”的低俗价值观放大时,主流文化在捍卫社会公德、坚守社会责任等方面就失去了底线。人们越来越走向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精神沙化等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个理想迷失和缺乏崇高价值的时代,“利益导向行为取代了价值导向”。

三、大众文化态势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众化,应以大众为传承的主体,只有受众主体主动理解、认同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才能转化为稳定民心、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基于大众文化繁荣的态势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必须要走下圣坛、走近大众、被大众认同和接受,从而促进主流文化大众化。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型与拓进,是主流文化大众化的基础

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意识形态不仅是社会思想文化的主心骨和精神支柱,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对社会成员的利益整合形成导向作用,而且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构成的重要载体。任何一个社会,社会整合是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的根本目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主流意识形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在大众文化繁荣发展态势下,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的重点在于“化”,即通过个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吸纳、消化后,完全转变为自己的东西或品质。用毛泽东的话说:“‘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5]要推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执政党首先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提升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公信力。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想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从那些不合时宜的做法、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改变以往那种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大众的教条主义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与之相适应,考虑市场的需要,通过市场这一“恰当的契合点”,贴合大众的口味。以大众为服务主体,将大众的思想和行为纳入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体系中,以共同的政治、文化、价值和信仰,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基础。其次,将主流意识形态拓进视点对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把大众利益、国家利益和政党利益有机凝聚在一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让人们在享受到“口袋”鼓起来的实惠中,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从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二)突显人文关怀是主流文化大众化的动力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对知识、法律、道德等高级理性文化的需求,也有对情绪宣泄、审美愉悦、心理沟通等感性文化的消费要求,而这两方面的需求同时受到社会现实功利和个人信仰的影响。大众文化以满足人们视听感官的愉悦或审美需求为目标,获得心理的调适与情感慰藉,在现代人中有广泛的市场和人气。而目前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大有被逐渐边缘化的危机[6]。面对大众文化的冲击,我们必须要了解人们的文化所向、情感所需,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突显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这里的“人”是一个全体概念,是由普通大众组成的人的全体,而这正好与大众文化中的“大众”相契合。人文关怀就是把人的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作为构建主流文化认同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人的生存和发展高于一切。突显人文关怀,首先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把握好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度”,切实解决人民大众的利益问题,改善人民生活。“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在现代民众中通过简单地口头说教、单向灌输等手段来实践主流文化大众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民众是否相信和认同主流文化,需要靠事实说话。只有解决和完善民生,重视民众的合理利益,才能发挥人们主观能动性并进行正确理性的自我判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主流文化大众化的履行者。其次,要正确引导大众理解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人之可贵在于人有思想、有智慧,唯有以智慧我尺度,人们才能客观、公正的看待万物,从而探求真知。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应与万物一样存在着宏观的平衡,否则天长日久,会出现“人心的危机”。因此,在满足大众的物质追求的同时,更要重构大众的人文世界,实现精神文化与物质基础的和谐统一,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和谐。

(三)注重制度创新是主流文化大众化的保障

制度好坏,有不同的结果。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好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坏制度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8]这对我们今天加强主流文化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目前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应该构建与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相适应的文化制度。首先,要建立主流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建设制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政治文化。应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将意识形态文化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重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传播的制度建设,用法律的权威来推动主流文化大众化,逐步使其走向法制化,最终成为民众的行为准则和政治信仰。其次,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建立和健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府及其官员是人民的公仆。”[9]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政府应放下身段,树立起为民服务的姿态。它的使命不仅仅是提供直接的民生文化服务,而且应保证民生文化服务是否到位,真正解决政府的“越位”和“错位”“缺位”问题。根据时代和具体社会实践的要求,在充分尊重广大民众意愿和主体创造性基础上,时刻贴近大众、密切关注现实问题、服务与民、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第三,完善法制规约和政策指引措施,通过建构全面的文化管理机制,确保信息的安全运行,着力避免过度的商业气息对人文精神的蚕食或侵吞,推进大众文化为服务于广大民众,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做出贡献。

D64

A

1673-1999(2012)16-0008-03

龚丹(1967-),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社科部讲师。

2012-05-15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大众化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