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宫泽贤治:他者的悲哀

2012-08-15 00:49邹菊云刘映娜
关键词:東京银河

邹菊云,刘映娜

倾听宫泽贤治:他者的悲哀

邹菊云,刘映娜

日本国民作家宫泽贤治短暂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银河铁道之夜》《古斯克·布都利传记》是其少年小说的代表,其悲哀表象集中体现在作品人物的三个方面:生活贫穷,心灵孤独,死于非命。贤治文学的悲哀,是作者自身人生经历的记忆,更反映了他者的心理,即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生活在日本东北一隅的普通民众的共同心理。宫泽贤治文学具有的同时代性使其超越了时代,跨越了国界。

宫泽贤治;悲哀;贫穷;孤独;死亡;同时代性

一、序

日本国民作家宫泽贤治[1]16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他天生体质虚弱,奋搏沙场、求职东京、弘扬法华等理想无一实现,37岁孤身只影殒于病榻。古人云,文如其人。贤治文学的悲哀是作者自身人生经历的记忆,对此,中村稔[2]、板谷荣城[3]114、小林俊子[4]、邹菊云5]等分别从悲哀的对象、悲哀词汇的出现频率、词性特点、人物传记等视角进行了考证。笔者认为,贤治文学的悲哀,更反映了他者的心理,即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生活在日本东北一隅的普通民众的共同心理。正因如此,贤治文学日益博得了众多日本国外读者的亲睐,贤治文学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的热点。

贤治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于大正中期至昭和初期[1]16。据资料记载,贤治将《银河铁道之夜》《古斯克·布都利传记》《传说中的广场—波拉农》《风又三郎》四部长篇作品分类为少年小说[6]19。四部作品初稿均创作于20年代初期,几经改稿,除《传说中的广场—波拉农》的最终稿约形成于昭和二年之外[7]613,《银河铁道之夜》《风又三郎》的最终稿分别形成于昭和六年至七年[8]123、昭和六年至八年之间[8]224。 《古斯克·布都利传记》则是四篇作品中唯一发表之作(1932年3月发表于佐藤英一编辑的《儿童文学》第二册[9]116)。 《银河铁道之夜》(以下简称为《银河》)虽然是未发表之作,却被视为其最佳代表作[10]383。 基于此,拙文拟以《银河》[11]3-81《古斯克·布都利》[12]235-280(以下简称为《布都利》)的最终稿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作品中的人物,考察其悲哀的具体表象,同时探究贤治文学的同时代性特色。

二、他者的悲哀

(一)贫穷

《银河》的主人公乔班尼、《布都利》的主人公布都利都是四口之家。我们先分析乔班尼一家的生活状况。

乔班尼有父母和一个姐姐,但是,文中只记叙着他与母亲的生活轨迹。乔班尼的家位于陋巷内,房屋窄小,母亲因病卧床,“妈妈,我回来了。身体还那么不舒服吗?”“我妈妈生病了,今天晚上没有牛奶是不行的。”母子俩的晚餐简单,仅有面包和番茄煮菜,面包是乔班尼用当日的零工报酬买来的。在学校,乔班尼虽然身在课堂,却对老师的提问似懂非懂,因为“近来每天在教室里都想睡觉,既没有时间看书,也没有书可以看”。早晨挨家挨户送报纸,放学后直接去一家大铅印厂拾铅字,傍晚6点过后结束打工,工作很累。回到家吃完饭,又匆匆赶往牛奶厂为母亲取奶。

乔班尼的父亲和姐姐都没有正面出场。父亲只出现在乔班尼与母亲,以及与好友柯尔内鲁父亲的对话中。两段对话明示了父亲健在,在北方捕鱼,被谣传因干坏事进了监狱,暗示了父亲近日内可能回家,许诺送给乔安尼海獭皮上衣。同样,乔班尼姐姐的信息也只能从乔班尼与母亲的对话中获得:姐姐分居他处,下午帮母亲料理了家务,并为母亲和弟弟准备了番茄煮菜。

与乔班尼不同,布都利有父母和一个妹妹。父亲是位出色的樵夫,母亲是普通的农妇。布都利与妹妹娜丽在森林中曾享受过童年的乐趣,可是,在布都利10岁、娜丽7岁那年,冷害导致伊哈托布大饥馑。面对饥馑,父母唯一能做的事便是,留下所剩无几的粮食,狠心离开孩子。父母最终抛尸野外。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天,娜丽被人抢走,布都利哭喊着,“一直追到林子边上,终于疲惫不堪地一头栽倒在了地上。”相继失去父母、妹妹,布都利的家也被养蚕人霸占。为了生存,10岁的布都利被迫为养蚕人卖命。

综上所述,乔班尼家父亲不在,母亲生病,姐姐分居,因此,母子俩的生活靠年幼的乔班尼早晚打工勉强维持。布都利远比乔班尼凄惨,父母暴尸野外、年幼的妹妹被人抢走,栖身之处被人霸占,最终布都利被迫以自由之身换取生存之路。

(二)孤独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乔班尼一家清贫寒苦,布都利更是家破人亡。那么,两人的精神世界又如何?

乔班尼有一好友柯尔内鲁,其父亲是博士。两人的父亲也是好友。乔班尼答不出老师问题时,柯尔内鲁明明知道答案,却故意不回答。因为他知道乔班尼工作累,同情乔班尼。但是,柯尔内鲁有一位博士父亲,又成绩优异,走到哪儿都是伙伴们的焦点。而乔班尼迫于生计,最近连在学校和柯尔内鲁也没有机会说话,因此,原本亲密无间的两人渐行渐远,为此,乔班尼既寂寞又无奈,只能凭借遐想和梦境聊以慰藉。正因如此,银河之旅中,乔班尼变得敏感,嫉妒柯尔内鲁与他人的接触。

乘坐在银河列车上,乔班尼期望,“不论天涯海角,我们都要一起去。”因此,他担心途中上车的捕鸟人对自己的友情会造成威胁而对其怀有敌意,甚至对刚上车的小女孩也抱有同样的心理,尤其是当他看到柯尔内鲁与小女孩亲密聊天时,乔班尼非常嫉妒,难过不已。“啊,真的没有人能够和我一起去天涯海角吗?柯尔内鲁和那个女孩聊得那么开心,我好难过啊!”最终,柯尔内鲁从银河列车上消失了。此时此刻,“乔班尼如子弹般地跳起来,把身体从窗户探出去,好像不想任何人看到似的,激动得使尽全力大声喊叫,然后放声大哭。”柯尔内鲁的友情是乔班尼心灵的港湾,失去柯尔内鲁的乔班尼仿佛掉进了无底深渊,悲痛不已。

在学校里,乔班尼受尽小伙伴的嘲笑与排挤:“乔班尼,你爸爸的海獭皮上衣寄来了吧?”他也曾尝试着向嘲笑他的札内利主动打招呼,但换来的仍是嘲笑与寒心。在打工的铅印厂,乔班尼也受到讥讽:“‘唷,四眼田鸡,早啊!’那个人说着,附近的四五个人既不出声也不往这边看,只是淡淡地笑着。”

银河祭,同学们穿着新衣,聚在一起商量放王瓜灯的事,他们经过乔班尼后,吹着口哨消失在夜幕中。街道上被各式各样的灯火和树枝装扮得靓丽辉煌,孩子们嬉笑着边叫边跑。这一切似乎与乔班尼无缘,他独自顾影自怜。

如前述,布都利的父母去世后,他的家也被人霸占并改为养蚕工厂,无家可归的他白天被迫为养蚕人卖命,晚上龟宿在养蚕工厂的角落里。入冬后,布都利孤零零的一个人被撇下看守林子和工厂。火山爆发后,布都利再次被抛下,幸而遇到红胡子主人并为他辛勤劳作。无家人陪伴、无伙伴交心的他寄希望于书本和劳作。自然灾害的侵袭再次让布都利失去了工作,最后,经库伯大博士的介绍来到火山局工作。在此,布都利虽然找到了人生价值,但是,由于常年来独自疲于奔命,性格孤僻,他依旧不善言辞,遭人误解,蒙受不白之冤,甚至惨遭毒打。“‘什么?你这个混蛋!’一人将布都利的帽子猛地打落在地。接着其他人也蜂拥而上,他们对布都利拳打脚踢。布都利终于失去了知觉,昏倒在地……他从报纸上得知,那次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农业技师教的施肥方法有问题,造成稻苗枯死,却又把责任推给了火山局,以掩盖自家过失。看到这里,布都利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从上观之,乔班尼的内心因他人的嘲讽和排挤充满寂寞,更因唯一的好友柯尔内鲁的离去悲痛不已,周围祥和的氛围也与他无缘。孤单的乔班尼在奔跑、遐想、梦境中寻求精神解脱。与乔班尼相比,布都利10岁成为孤儿,过早被迫跨入成人世界,没有亲人陪伴,更无朋友相助,命令、冤屈都只能独自忍受。

(三)非常死亡

常言道,哀莫过于死。无论是生命的自然终结还是病逝或意外身亡,都是悲痛之最。《银河》《布都利》的悲哀之最便是多名他者的死亡,而且无一不是非常死亡。前者有青年、姐弟俩、柯尔内鲁、蝎子星,后者有布都利父母、布都利、红胡子儿子。

首先看《银河》中的死亡。第一,青年和姐弟溺水而死。青年和姐弟俩乘坐的船只即将沉没,青年是孩子的家庭教师,他觉得帮助这两个孩子是他的义务,所以想推开前面的小孩,让姐弟俩上救生船。但是,看到把孩子们送上救生船而内心无比悲痛的父母们,他实在无能为力,只能紧紧地抱着两个孩子。其次,蝎子星的自我燃烧。蝎子原本生活在巴多拉布原野,以捕捉小虫为生。有一天他为逃离鼬鼠而掉入井里。即将淹死时,鼬鼠后悔,与其白白丢了性命,不如乖乖把身体交给鼬鼠,所以他祈祷用他的身体降福众生。之后,鼬鼠果真看到自己的身体燃烧起来,照亮了夜晚的黑暗。最后是柯尔内鲁之死。银河祭晚上,同伴札内利在船上想把王瓜灯往水流的方向推,此刻船晃动了一下,札内利就掉到水里去了。柯尔内鲁马上跳下去,把札内利推向船边,札内利抓住船舷得救了,可是柯尔内鲁却被淹死了。

接着我们来看《布都利》中的死亡。首先是布都利父母的死亡。前文提到,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布都利的父母离家出走,终于饿死在荒郊野外。其次是布都利对自我生命的放弃。布都利27岁那年,严寒再次降临,眼看又要出现无数像布都利家那样的悲剧,为了拯救千千万万的家庭,布都利选择了牺牲自己引爆火山。最后是红胡子主人的儿子的死。作者只是借红胡子主人之口一笔带过,对死亡原因、时间未加任何说明。但可以肯定,红胡子儿子之死非生理自然之死。

由此可见,上述多个人物的死亡都非生理自然之死,或死于自然灾害,或源于意外事故,或迫于非常状况。至此,我们从物质生活、精神面貌、人生终结三方面,对《银河》《布都利》两部作品的人物的悲哀表象进行了剖析,得出如下结论:作品的主人公都生活贫困,乔班尼一家穷苦潦倒,布都利则是家破人亡。乔班尼失去了好友,忍受着伙伴、世人的讥讽;布都利一生没有亲人和好友的陪伴,独自蒙受冤屈乃至殴打。两部作品的多位人物之死都非生理自然死亡。

三、贤治文学的同时代性

《银河》《布都利》的创作改稿形成期是20世纪0年代至30年代初期。那么,我们先看上述时期内日本尤其是东北地区发生的具有影响性的历史事件。

第一,日本先后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出兵西北利亚,还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为了满足军需,日本政府对内横征暴敛,资本家、地主趁机残酷剥削和压榨人民。第二,世界恐慌、经济危机影响。1927年的金融恐慌以及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造成空前的打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罢工浪潮此起彼伏。第三,自然灾害侵袭。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给日本经济、文化、社会、人民生活各方面带来毁灭性损害。岩手等东北地区更是雪上加霜,常年受干旱、低温、暴雨、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农作物歉收,学生担负不起学费中途退学者增加,贩卖女儿家离子散的悲剧相继出现[13]。

《银河》《布都利》都体现了上述时代特色。乔班尼家可以说是小市民的代表,家居陋巷、房屋窄小,一家之主的父亲被生活所迫,抛下生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远离家乡去北方捕鱼。但是,父亲迟迟未归和谣传父亲进了监狱,都说明以捕鱼为生者的艰辛。学童乔班尼履行着父亲的义务。众所周知,文明开化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但是随之而来,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经济危机带来灾害,在战祸和危机中,为了谋求利润,资本家剥削压榨人民,甚至非法雇用童工。乔班尼早晚辛苦地工作,也仅能换来面包和方糖。布都利家是典型的山村人家,本着吃山靠山的理念,一家快乐的度过了一段时光。但是,低温导致作物歉收,连年持续大饥馑。布都利被迫辍学,父母放弃生命,妹妹被抢走又遭贩卖。自然灾害使布都利家破人亡——这是自然灾害侵袭下东北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布都利》中凶狠的养蚕人、勤恳的红胡子主人都没能逃脱贫穷的命运。

乔班尼和布都利内心的孤独,从侧面反映了东北人民的精神世界。乔班尼和布都利的孤独,源自生活贫穷;工作疲倦;无朋友、至亲陪伴;遭受他人的嘲讽、误解乃至殴打。东北地区偏僻、土壤贫瘠,加之自然灾害频繁,自古以来不受中央重视,因此,无论经济、文化、还是福利、人民的生活水准,永远落后。文明开化、民主浪潮都未能改变被边缘化、被孤立的东北人民的命运。终于,饥馑夺走了布都利父母的生命;而布都利为了天下父母,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柯尔内鲁、青年和姐弟俩把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为了小家、大家的幸福,宁可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难道不是东北民众自我救助的理想之道?

四、结语

《银河》《布都利》两部作品的悲哀表象,集中体现为作品中的人物生活贫穷、心灵孤独、死于非命。它代表了与作者生活于同一时代、同一空间的东北地区普通民众的共同心理。宫泽贤治文学具有的这一同时代性特色,使其超越了时代,跨越了国界。

[1]押野武志.文学の権能[M].東京:翰林書房,2009:16.

[2]中村稔.宮沢賢治ふたたび[M].東京:思潮社,1994:110-119.

[3]板谷栄城.宮沢賢治の喜怒哀寂[M].鎌倉:でくのぼう出版, 2001.

[4]小林俊子.宮沢賢治絶唱かなしみとさびしさ[M].東京:勉誠出版社,2011.

[5]邹菊云.宫泽贤治童话的宗教性与思想意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1).

[6]千葉一幹.〈ポランの広場〉、「ポランの広場」、「ポラーノの広場」————ユートピアの欄外から物語の欄外へ[J].国文学解釈と教材の研究 宮沢賢治の作品-〈Versions〉あるいは〈群〉として読む,1996(6).

[7]宮沢賢治.宮沢賢治全集7[M].東京:筑摩書房,東京:筑摩書房,1985:613.

[8]宮沢賢治.[新]校本宮沢賢治全集(第十一巻)童話Ⅳ 校異篇[M].東京:筑摩書房,1996:123,224.

[9]宮沢賢治.[新]校本宮沢賢治全集(第十二巻)童話ⅴ?劇?その他校異篇[M].東京:筑摩書房,1996:p116.

[10]石内徹.宮沢賢治[銀河鉄道の夜]作品論集近代文学作品論集成⑨[C].東京:クレス出版,2001:383.

[11]银河铁道之夜[M].李毓昭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3-81.

[12]宫泽贤治童话文集①风又三郎[M].周龙梅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235-280.

[13]宮沢清六.【新】校本宮沢賢治全集(第十六巻下)補遺?資料年譜篇[M].東京:筑摩書房,2001.

I106.4

A

1673-1999(2012)10-0134-03

邹菊云(1965-),女,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湖南湘潭 411105)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文学;刘映娜,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2-03-03

猜你喜欢
東京银河
银河
去银河洗澡
银河升起
银河摆渡人
东京之夜
美丽的银河
東京
第12回「東京_北京フォーラム」間もなく開催 中日関係の発展に英知を結集
東京
昔有東京题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