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维权抗争研究
——以大连PX事件为案例

2012-08-15 00:49俞雪霞
关键词:抗争散步维权

俞雪霞

公民维权抗争研究
——以大连PX事件为案例

俞雪霞

作为一种温和的抗争方式,“散步式维权抗争”是我国在既有政治现实之下所做出的合法且合理的选择。以大连PX事件为例,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的角度,从抗争的动机、抗争的对象、抗争的方式、媒体与网络的作用以及政府回应力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社会的公民维权抗争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散步式维权抗争;生存伦理;权利意识;媒体;回应力

2011年8月14日上午8时许,大连市民陆续前往市政府门口人民广场聚集,对险些因为台风“梅花”酿成重大泄漏事故的福佳大化“PX项目”表达抗议。从2007年厦门的PX事件到去年发生的大连PX事件,这类公民的“集体散步”事件再一次出现,对此地方政府应有所反思。

一、散步式维权抗争:文献回顾

这一事件不能简单定性为群体性事件,因为事件背后反映的是维护个体合法利益、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公民已经形成;这些具有主体性、责任性的公民达成某种共识、形成一致性的集体行动来抵制地方政府违背民意的政策;公民抗争着眼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简单地反对政府。事件的发生是市民通过集体行动向地方政府表达自身合理合法的诉求。

此次的大连PX事件,大连市民用“集体散步”来向政府进行抗议,力图通过集体行动向政府表达内心对政府决策的不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公民主动参与政府决策过程的一种表现。当然,这一集体散步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散步,它实际上是一种温和的集体抗议方式[1]。而实际上,不仅是市民,农民的维权抗争活动也在进行。学者于建嵘在讨论到农民的维权抗争活动时曾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日常抵抗、依法抗争以及以法抗争[2]。还有学者分别从抗争的动机、策略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如:应星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往往“以气抗争”[3];董海军认为农民以弱者的身份本身进行抗争不仅可能而且可为[4];还有诸如“沉默的共谋”、“压迫性反应”、“差序格局”、“草根动员”、“以理抗争”等等理论[5]。市民与农民,由于身份、地位、受教育水平及其享有的社会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市民的维权抗争,不管从抗争动机还是抗争方式等方面,都区别于农民的维权抗争。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市民的维权抗争。

谢岳认为此类事件属于“社会抗争”,他认为“社会抗争一般是指社会抵抗国家的集体行动,也可以称作集体维权行动,行动指向是国家”[6]。社会抗争是所有社会类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任何政治制度类型不可避免的现象。相较于社会抗争的负面功能,学界更愿意关注它的正面功能。社会抗争是民主转型的一种重要模式,对体制及其民主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民主都来源于民众的社会抗争。”[7]对于社会抗争的研究,学界将社会抗争的边界概括为:“抗争的主体为非社会上层而是中底层,非个体而是群体;客体多为基层政府或其他利益群体而非中央或整个社会;目的多为各种利益诉求而非反体制;途径通常为低制度化或非制度化,行动方式存在着一个有节制到逾越界限的连续谱。”[8]社会抗争的理论长期以来由于其伴随着暴力行为而受到人们的诟病,而笔者这里所说的抗争强调的是方式的温和。

蒂利在论述抗争政治理论时提出了 “抗争性聚集”的概念,“它是指十人以上作为某个群体的代表,聚集在政府门外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9]还有学者提出了 “抗争性利益表达”,“它指社会利益群体及其成员在认为利益受到侵犯或威胁的情况下以发泄不满和抵触情绪的方式向政治权力系统表达利益要求的行为。”[10]笔者认为,大连市民的这一抗争方式是一种“散步式维权抗争”。这一抗争方式是指当某个社区或地区公民的自身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遭到侵害时,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和社区、地区的公共利益,通过某种途径达成一致共识,进而采取集体散步这一温和的行动方式进行抗争、表达诉求、进行政策参与的行为。

二、“散步式维权抗争”实例分析——大连PX事件

较之于在研究底层社会特别是农民群体在维权抗争时遇到的种种挫折与困难,笔者发现这种“散步式维权抗争”在目前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合乎法律规定的公民维权方式。下面笔者从抗争动机、抗争对象的选择、抗争方式、媒体的作用以及政府作为抗争对象的回应力来分析“散步式维权抗争”。

(一)抗争的动机

所谓抗争的动机,即抗争的意图,为了什么而进行抗争。笔者拟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入手分析民众抗争的动机。

第一,生存伦理理论。斯科特认为,“生存伦理就是根植于农民社会的经济实践和社会交易之中的道德原则和生存权利。”[11]生存伦理认为,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求得生存,即生存至上。这一理论与台湾学者所说的“最小抵抗法则”相似,即除非是迫不得已,没有社会群众会主动选择高度风险、不确定性高的抗议策略[12]。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被逼无奈下的一种最坏选择,社会群众不会组织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公开表达对政府的不满。X是一种基础的芳烃化合物,目前对其毒性,国际上存在争议,但是按照国际惯例,PX项目应远离城市00公里,但福佳大化PX项目距离大连主城区仅10公里,距离开发区仅2公里,紧邻大连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周围石化罐区密集,隐患重重,这个项目的进行将严重威胁到大连市民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求得安全生存的环境,无奈之下的大连市民只好集体散步到市政府前的人民广场以示抗议。

第二,利益最大化原则。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认为,人在做决策时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理性经济人,追求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个人利益受到损害,人们就会出于利益维护而进行抗议。福佳大化公司为了利润,政府为了GDP的增长默许了PX项目的进行,忽视了广大民众的利益,民众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大连市民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反对这一项目,这一考量就在于市民通过集体一致抗议行动可以反对项目的继续进行,以此实现个人合法利益。民众不会也不愿意进行盲目的无利可图的抗争。

第三,权利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权利意识逐渐增长,即使有些行为并不触及民众生存安危,但只要是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民众就会进行抗争,即民众进行抗争的动机并非仅仅只是生存意识,还有权利意识[13]。公民的维权是目的,而抗争只是手段。大连PX项目占地面积达80公顷,从2007年10月开始施工,至2009年6月正式投产,如此重大而敏感的项目,大连市民竟然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台风“梅花”摧毁了该项目附近的防波堤坝,才使其进入公众视野。充分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应有之义,然而政府却漠视公民的这些权利。大连市民出于对自身权益的保护,走向广场集体散步。这一集体维权抗争行为反映了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公民个体愿意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而这种共识正是一个正在走向民主的国家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共识。虽然这一共识目前仅仅是为了负面性的抗争,但是在未来,这一共识为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集体合作提供了一种条件。

(二)抗争对象的选择

对于大连PX事件,笔者感到疑惑的是:福佳大化PX项目对大连市民产生危害,为什么大连市民抗争的对象是大连市政府而不是福佳大化公司本身呢?通过比较分析,笔者发现将政府而非企业作为抗争对象,有其合理性。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竞争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分配以及交易都是利润驱动下的自主行为,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利润,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强调的是自利性。而政府则不同,政府是公权力的所有者,在整个社会权力体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府组织的运行依靠的是一套精密的等级组织结构和权力体系,从本质上来说,政府是“公共人”,强调的是公共性,因而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任务,必须而且只能交给具有公权力的政府去做。

另外,从权力基础来看,政府比企业的基础要雄厚,具有更大的优势。首先,政府的公权力往往以暴力为后盾,具有强制性;其次,政府控制着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更易于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和分配资源;最后,政府的组织化程度高,是社会中最大、最具严密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组织,具有影响其他组织和个人的最高权威[14]。从我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来看,政府与企业仍然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企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控制与监管,因而将政府作为公民维权抗争的对象既直接,也更有效。

(三)抗争的方式

一般说来,抗争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激烈的暴力抗争与温和的抗争。散步式维权抗争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温和,它区别于一般的群体性事件,它不会出现激烈的冲突或者暴力事件,它是公民社会试图通过这一方式寻求与政府进行谈判、协商、对话,将诉求反映到政府的政策之中。公民社会经常被认为是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公民社会希望通过温和的、和平的手段提出诉求,以获取政府的积极回应。

大连市民有组织地聚集在市政府前请求停止福佳大化PX项目,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向政府表达侵犯其权利和利益的不满,并提出公众的诉求,希望借此引起政府对事件的关注,从而使政府将事件纳入其决策范围之内,并做出回应。之所以选择集体抗争的方式,是因为公民个人声音微弱,集体抗争可以打破政府与民众之间势力不均衡的格局,用集体抗争来“扩大舆论和直接向政府施压也是利益集团常用的手段”[15]。市民选择温和的抗争方式进行对话与协作,一方面民众不需要付出过高的代价,另一方面为政府愿意也乐于去倾听民众声音提供了可能。

(四)集体维权抗争的媒介:媒体与网络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各种媒体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传媒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媒体在政治过程中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它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的理解与判断,引导与塑造着社会舆论。尤其在我国,媒体和互联网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联络民众进行集体行动的媒介。可以说,互联网对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和成长发挥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

在大连PX事件中,媒介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传播信息。媒体的主要产品为信息、新闻、资讯,而媒体最根本的功能也就是传播信息、新闻、资讯。大连PX事件一发生就立刻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正是由于新闻媒体对事件的报道与传播,扩大了这一事件的影响力,使其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

2.引导舆论。媒体的舆论引导对于政府具有监督功能,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新闻媒体的监督,一些社会事件就有可能被压制和忽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当然,媒体在舆论引导过程中注意舆论的“零境导向”问题也十分关键,即在事物发生的最初阶段找准切入点客观引导,以最小的媒介成本和社会成本达到最佳的舆论引导效果[16]。大连PX事件正是因为在媒体的舆论引导下加强了政府的关注,促成了政府的有效回应。

3.动员民众,达成集体行动。“网络不仅仅是引发争议、触动公众神经的公共域,也是舆情迅速大范围传播、汇聚的主要媒介和途径,更是群体性事件动员的主要手段。”[17]在目前制度化诉求和参与渠道不畅的情况之下,通过网络上特别是BBS论坛上的交流与动员,易于激发民众抗争热情,节约了信息发布的成本。而且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易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民众,是动员民众、达成集体行动进行抗争的最为便捷与有效的途径。

(五)政府的回应力

大连民众的维权抗争行动,其目的是要大连市政府作出回应。民众在政策层面诉求的实现,需要政府将这一诉求纳入政府议程、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回应和解决。这就涉及到政府的回应力问题。所谓政府的回应力,是指“政府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手段对公众正当的利益诉求做出反应和回复的能力,既包括政府部门常态下的业务处理能力,也包括政府部门在非常态形势下的危机应对能力。 ”[18]

大连PX事件一发生,大连市委书记和市长来到聚集在广场上的市民面前,郑重承诺福佳大化PX项目一定搬迁,以稳定民众的情绪。之后,大连市委市政府立即做出PX项目停产的决定,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立即启动相关程序,成立由主管副市长负责的工作小组,会同国内权威化工专家制定停产方案,对停产准备、停止投料、后续处理等阶段的工作进行科学论证和周密部署,全力做好停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大连市政府及时有效的回应使得此次事件很快得以平息。

回应性是公共治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共治理要求政府组织回应公民需求必须是及时的、负责任的,而不是迟滞的、无效的。强调政府的回应力,其实是强调一种双向的信息沟通方式。实际上,大连PX事件是典型的政府与民众双向对话的新形式,这种对话是一种诉求提出与回应诉求的方式。民众通过集体散步的方式聚集政府门口提出诉求,政府部门接到这一诉求之后通过商讨决议,进而做出回应决定停止项目。当前我国正处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对公民需要的积极回应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提高政府的回应力要求政府能够及时回应、透明回应、果断回应、公正回应、正确回应社会公众的诉求,这是我国公民社会不断成熟的要求,也是公共治理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更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使命要求。

三、结论

作为一种温和的抗争方式,“散步式维权抗争”是我国既有政治现实之下所做出的合法且合理的选择。随着公民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的维权抗争不再是仅仅基于生存愿望,更是为了维护公民权利,不是盲目的无组织抗争,而是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抗争。有效的公民维权抗争更愿意诉求于温和的抗争方式而非暴力手段,这不仅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收益分析原则,而且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维护公民权利,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拥有公权力的本质要求,政府有必要而且应该扮演好“公共人”的角色,为人民服务。网络时代的媒体是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是促成公民形成集体意愿、达成集体行动的重要途径,政府以及公民都应重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有效的公民维权抗争需要政府的积极回应,提高政府的回应力不仅是公共治理理论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也是民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

[1]童志峰.认同建构与农民集体行动:以环境抗争事件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1).

[2]于建嵘.当代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2).

[3]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6.

[4]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J].社会,2008(4).

[5]王国勤.当代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7(5).

[6]谢岳.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J].天津社会科学,2005(1).

[7]谢岳.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2.

[8]孙培军.当前中国社会抗争研究:基于抗争性质、动因与治理分析[J].社会科学,2011(2).

[9]Tilly C.1978.For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Mass:Addison-Wesley.

[10]彭正德.农民政治认同与抗争性利益表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

[11]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陈立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8.

[12]何明修.政治民主化与环境运动的制度化[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3(6).

[13]于建嵘.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

[14]冷福家.政府与企业权力差异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8.

[15]方然.利益表达机制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瑞典模式为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5.

[16]孙磊.公共危机管理中强化媒体的功能与责任[J].新闻界, 2008(3).

[17]顾金喜.网络群体性事件对政府管理的挑战与应对之策[J].浙江学刊,2011(1).

[18]胡艳芝,黄志波.公众参与视阈下政府回应力的提升[J].重庆行政,2010(6).

C916

A

1673-1999(2012)10-0045-03

俞雪霞(1988-),女,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2-03-13

猜你喜欢
抗争散步维权
维权去哪里?
散步的收获
Enabling the Movement
Enabling the Movement
散步
散步畅想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一起去散步吧
完美 打假维权
顺命或抗争,接着《天注定》往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