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会敏
初级阶段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模式研究
师会敏
对外汉语综合课是留学生汲取知识和掌握言语技能的主要途径。初级阶段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法,注意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评价模式,使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形成养交际能力。
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教学模式
对外汉语综合课是留学生汲取知识和掌握言语技能的主要途径,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针对外国留学生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实际,以汉语零起点留学生为对象,对初级阶段综合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船和桥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对外汉语教学是对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亦即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汉语进行社交的能力。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把握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或兼取众长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目前国内主要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视听法、认知法、任务法、情境法、游戏法、交际法和结构-功能-文化法等等。这些方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法具有相对性的特点,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而且,教学法又具有针对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掌握的教学方法越多,就越能找出适合特定情况的教学方法。鉴于此,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地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而不是单一地采用特定的某一种。我校近几年的初级阶段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更容易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真正的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语言传授过程,还是一个文化推广过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是教还是学,语言和文化都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水乳交融的。”[2]对外汉语教学在本质上属于语言教学,承担着传授留学生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任务。因此,在初级阶段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中,语言教学一直都扮演着主角,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主要位置,语言教学是初级阶段对外汉语综合课的主要内容。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语言又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懂得如何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因此,这就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毕竟每种语言都渗透或包含着他们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习俗。因此,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中,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也要适当地进行文化内容的导入。
特别是对于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文化教学的内容尤为重要。在初级阶段综合课的生词教学环节中,结合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汉字讲解,不仅能增强汉字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汉字记忆。在句子的讲解环节,只有阐释清楚某些句子它本身所依附的文化知识,学生才能真正把握这些汉字和句子的运用环境和场合,从而避免在日常交际中出现理解错位或语用、语体方面的错误。比如,在对“你去哪儿”这一句子进行讲解时,就要重视汉语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是涉及到别人隐私的很不礼貌的问题。但在汉语文化中,这只是中国人的一种问候方式,并不存在探寻他人隐私的想法。明白这点,才能消除留学生关于“中国人好打听别人隐私”的误解。可见,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必不可少。只有努力使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深层表达的能力。
课堂教学虽是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主战场,但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单纯运用课堂教学来传授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方式太过单一,所以,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文艺演出。如川剧、京剧、皮影戏、相声、武术、民间音乐等,都是留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文艺表演可以使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所提高,更能使他们亲身体会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这种强大的文化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对汉语知识的渴求,从而进入语言学习的良性循环。
综合课的教学实践已经充分说明,从语言自身的规律着眼,重视词汇、语法教学固然重要,但如果不重视文化教学,势必会出现语言的文化偏误,语言的交际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或产生扭曲。也就是说,在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中,只有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珠联璧合、双管齐下、相得益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锻炼和提升,第二语言教学才会获得成功。而且,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融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能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尽可能地发挥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功能。
考核对“教”与“学”都是重要的评价手段。对于中国学生专业课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都采取期末闭卷考试或者撰写论文的方式。鉴于留学生这一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1.课后作业。反复记忆、强化训练对于零起点的留学生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留学生刚刚接触陌生的语言环境,需要尽快地熟悉并适应第二语言的语言习惯。认知法认为,大量的有意义的练习是适应第二语言的语言习惯的好方法。在综合课教学环节,学完每课的生词、语法和课文之后,留学生要合理利用课后作业进行有意义的练习以巩固和检验教学效果。这既是检验教学成效的基础方式,也是初级阶段综合课教学评价中运用最多的方式。
2.写周记。对于汉语零起点的留学生来说,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尤其重要。为了巩固并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每周给学生布置任务——写周记。这种考核方式比较灵活、宽松。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对一周中所发生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运用自己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联缀成篇。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第二语言词汇的记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写周记也是教师评价自己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所写的文章,教师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发现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3.阶段性测验。鉴于综合课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巩固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成效,教师还可以定期进行阶段性测验。阶段性测验可以不拘泥于形式,比如说教师可以进行单词听写,重点词汇造句,抛出一些有启发意义的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口头表达。与写周记不同,阶段性测验这一考核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听、说、读、写等等,更好地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通过这一考核方式,教师也可以较为全面地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成绩。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可以全面照顾到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留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合理安排各种考核方式在最终考核中的比例,从而来全面衡量“教”与“学”的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外国留学生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实际,我们应大胆探索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的教学模式,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2]周湘.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在全球推广的关系[J].安徽文学,2011(7).
A
1673-1999(2012)04-0185-02
师会敏(1980-),女,河南安阳人,博士,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人文艺术学院讲师。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