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方丰
陶行知博爱教育思想意蕴解读
刘冬梅,方丰
“博爱”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教学思想的深层意蕴,它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教学实践中,时时体现。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交互作用,为陶行知“博爱”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陶行知的博爱在教育救国、关爱人民、爱的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陶行知;教育;博爱
一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总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背景,当然也有对其它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创造教育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创造教育思想就已经出现。创造是人的一种能力,人类凭借着这种能力改造自然,不断为自己提供新的生存条件,使自身得到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不乏创造力的民族,但传统的旧的教育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八股应试制度等,致使受教育者大多思想僵化,缺少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因此,陶行知提倡创造。
在中国教育史上,陶行知第一次明确而全面地提出了创造教育理论。他认为,“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虽然书也是求知之一种工具,但生活中随处是工具,都是教育,况且只有整个的生活,才可得整个的教育。”
创造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培养创造型人才,绝不能靠强制、专制。如果只是想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培养创造精神,那只能是南辕而北辙,缘木而求鱼。所以,教育不能“教”创造,而是应该营造一种氛围,坚持学生是有生命、有理想、有情感、有追求、有自尊心的活生生的人的主体观,构建平等协调、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提供给学生创造的时空。陶行知认识到,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的方法,必须靠“博爱”。他希望通过实施“爱”的教育,以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努力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力求发展好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教学实践中,无时无处不体现着这种“博爱”理念。
我们追溯陶行知的成长历程,就可看到这种“博爱”理念的形成过程。
陶行知生于农家,有着贫苦、清寒的童年时代,这使他养成善良、朴实的性格,并深切地了解和同情人民大众的苦难。在青少年阶段,他多数时间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小时候,有过到西方教会学校学习的经历,后来又借债留学美国,立志“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交互作用,为陶行知“博爱”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
陶行知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认为人人平等,受教育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其具体表现在每个人接受教育机会、发展机会上的平等。因此,教育不再是有钱有闲人的特权,不再是贫苦大众的奢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把教育重心放在占中国人口85%以上的农民身上,在广大的乡村建设师范学校。就这一点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以及创造教育实质上也是平等教育、平民教育和大众教育。从此,中国教育跨入了历史的新纪元,真正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揭开了教育近代史的新篇章。而陶行知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平民教育家。只有他,真正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彻底贯彻、实践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事实上,孔子本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切实做到了“爱满天下”。
我们追溯到中国古代,主张平等、兼爱的墨子也为陶行知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墨子反对奴役、压迫,主张爱无差别,给一切人同样的爱。他认为,导致家庭纷争、战争频繁、政治混乱等社会弊病的其主要原因是人们“自爱”而不“兼爱”。 解决问题的妙方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只有君主“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家主“视人之家若视其家”,每个人“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才能实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太平世界。墨子的“兼爱”就是对整体的爱、平等的爱,意即人与人相爱,不能有亲疏、长幼、贵贱、尊卑之区别。它主张人人平等、相爱、互助,呼唤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爱与尊重的。显然,陶行知创造教育中所蕴含的“博爱”理念与墨子一脉相承。
正是在东西方文化中“博爱”精神的濡染下,陶行知放弃教授的荣誉地位和优越的生活享受,走向生活,特别是艰苦的农村生活。为完成“使全国人民都受教育”的宏愿,陶行知一生行于兹,立于兹,辗转迁徙必于兹,颠沛流离乐于兹。这一切,与西方基督的受难精神、博爱精神何其相似。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的人生信条,也是他追求毕生的理想。他认为中国的“共和”,必须以“博爱”为基石;没有“博爱”,“共和”之说如同镜花水月。“晓庄师范”“育才学校”就是陶行知博爱思想的外在物质表现。对晓庄师范,陶行知寄予了最高的热爱。他认为晓庄自爱而生,因爱而在。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博爱,一切的人类活动最纯洁、高尚的目的也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陶行知的博爱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使“教育救国”成为陶行知的必然选择。
和鲁迅弃医从文的救国梦想相似,陶行知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义为通过教育创造一个民主的国家,中国的出路也只有通过教育来实现,而不是由军事革命来完成。他深信不疑的是,如果没有真正的公众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民国。因此,留学美国归来的陶行知与当时国内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合作,创建了一套高效率的公众教育体系,目的是为了让中国国民能像美国人民一样,发展并保持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实现真正的正义和自由的理想国。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是救民于水火,拯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弊病的强大动力。
陶行知认为,“博爱”就是爱无差别,给予所有人同样的爱。位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他倾注了最多的爱。这主要包括两类人:一是农民,二是贫苦学生。
“我的志愿是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陶行知发出“到乡村去”的呼吁,邀请无数热血青年献身乡村教育。南京晓庄师范,就是陶行知创办的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他坚信,只有创办乡村学校,才能改造乡村生活,才能改变当时中国最不幸的农民和贫苦学生。他的理念和主张,当下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至今受人景仰和爱戴。
陶行知和特蕾沙修女、史怀哲等人一样,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苦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他把西方自托尔斯泰以来的“人道关怀”真正施行在中国,提升人的权利和尊严、服务于人的自由和幸福,这是陶行知博爱思想的重要表现。
陶行知一生提倡“爱满天下”,他以一生实践、推行着这样的博爱主张。他热衷于创造真诚、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树立了人师楷模的显着标志,张扬了爱心和人剃精神。
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和育才学都诞生于艰苦险恶的逆境之中。他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主张,并要求所有教师都按照“真人”的规范来约束自我、教导学生。陶行知尤其反对单纯以面貌的美丑或成绩的高低来选拔学生。面对当前教育界随处可见的“掐尖”现象,我们不能不自惭。
“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的目的就是要施爱于所有儿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疾病的儿童。他在《育才学校公约草案》中规定,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他本人也把学生和学校称为“爱人”。
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代教育人士夏丏尊也认为:“教育之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之没有水。”陶行知把“博爱”贯穿于整个生命之中,“博爱”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深层内核和意蕴。
日本斋藤秋男教授称颂陶行知是新中国的教育之父,宋庆龄赞扬陶行知为“万世之表”,郭沫若写诗歌颂他为“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是“孙中山死后的孙中山”。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肯定陶行知在教育思想上的卓越贡献,并借鉴其中的有益部分,吸取珍贵的养料。
[1]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孟宪承,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
[3]方明.爱满天下——陶行知名言警语[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9.
[4]周毅,向明.陶行知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5]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徐明聪.陶行知教育思想文库[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G40-092.6
A
1673-1999(2012)04-0171-02
刘冬梅(1981-),女,硕士,重庆育才中学(重庆400050)中教一级教师。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