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兰,程晓刚,金 虹,高永翔
(1.成都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610083;2.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610075)
论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
张绍兰1,程晓刚1,金 虹1,高永翔2△
(1.成都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610083;2.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610075)
医学高等院校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为了培育新时期合格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将德育教育工作贯穿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搞好关系到学生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等主旋律的教育,还应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的职业道德教育。
1.1 符合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要求[1]中国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医学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医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其目标是培育能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人,即具有高尚医德、精湛专业素养的医务工作者。因此,德育是医学教育的根本和核心。针对当前存在的医德缺失、对病患冷漠、缺乏责任心、一味追逐经济利益、大处方、医患关系紧张等现象,作者认为在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避免功利主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据文献报道,18%的学生认为违反校纪、校规无所谓;23%~27%的学生认为医生接受“红包”与药品回扣等属正常现象,可以接受;29%的学生认为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2]。由此可见,加强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1.2 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3]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4]。作为医学教育的首位和根本的德育教育是多渠道的,但主要在课堂,德育应与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相辅相成,教师应把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寓德育于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培养之中。
1.3 医学院校思想德育工作的现状与不足[5]党的十七大强调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此,各高校均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医学伦理学等专门的德育课程,但由于当代大学生长期以来受传统政治课填鸭式理论说教的影响,他们对专门开设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常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或者由于以前的教育淡化了社会复杂性和个体的自然属性,使德育教育更多的流于了形式。而专业课教学具有时间长、空间大、内容广、载体多和实效性强等特征,利用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崇敬,在其中渗透德育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德育并不只是专职德育教师的任务,在专业基础课中进行德育教育尤为必要。
1.4 教书育人乃教师天职 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传授为人之道,培养优良品德,即育人。因此,医学院校的教师在教授各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应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渗透,逐渐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行为规范意识等,让学生获取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2.1 《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德育 《医学免疫学》具有理论抽象、名词新颖繁多、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理论和新技术发展迅速等特点,大部分师生认为它是基础医学中最难教和最难学的课程之一。鉴于此,要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然而该课程却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这些德育因素的提取,为更好地讲授这门课并以给学生德育教育,显然是行之有效的。
2.1.1 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学生接受的德育可来自家长、朋友、教师和社会等方面,而教师是学生最直观、最重要的榜样[6]。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榜样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指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个好医生,常怀感恩心,赞扬真善美;对学生,不论成绩好坏,家境贫富,样貌美丑,都应一视同仁。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深厚师生感情的基础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会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念,为将来成为好医生奠定基础。
2.1.2 培养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中国各阶段教育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其为祖国的繁荣做贡献的崇高精神[7]。《医学免疫学》的发展史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免疫学家的艰苦创业史:早在唐代就首先使用人痘疫苗预防天花,到17世纪才逐渐传至欧洲,比英国的Jenner使用牛痘苗预防天花早800余年,这说明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国人很了不起。在讲“抗原的理化性质对其免疫原性的影响”时,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是中国人首先人工合成了胰岛素;学习细胞因子时,告诉大家是中国人发现了“IL-18”。尽管目前中国的免疫学发展还处于落后地位,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为其将来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并相信大家能做到。于是,看似枯燥、难懂的免疫学让学生和老师都充满了激情,也增强了师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1.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各种压力[8]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世纪,面对相对自主的大学生活以及未知的前程,学生们越来越感到压力重重,他们焦虑、忧伤、无助、恐惧,有的完全失去了目标和方向,于是干脆放弃自己。为了克服学生对本课程的畏难情绪,一开课就教给大家相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注意前后知识的关联。有的学生最初听不懂,于是就放弃本门课的学习,打算期末考试时候“抱佛脚”,狠背一些知识点来应付考试。鉴于此,作者对其进行耐心劝导,并鼓励其试着去迎接挑战,如果自己真的努力了、付出了,还是一窍不通的话,那再言放弃或另辟蹊径。在后续的讲解过程中始终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衔接和过渡,通过每次课的课前复习与课后小结,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拟人化比喻,尽量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释一些单调乏味的概念,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用自己的语言阐述相关的理论。当学生取得一定学习效果时,及时给以强化和肯定,使学生不再“恐惧”免疫学。例如在讲解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时,当幻灯片呈现发病机制图时,很多学生都唏嘘,觉得好难,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于是告诉他们:第一次见到这张表的时候,自己也有同样的感受,但现在大家先别怕,它其实就是“纸老虎”。经过一一分解,同学们也真切感受到只要正确面对,困难和压力是容易克服和缓解的。
2.2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德育 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1)严格要求遵守实验室规则,规范实验操作,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必须穿戴整洁工作服;对穿戴不整洁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说服教育,对待实验,就如同自己在跟患者诊治一样,不能马虎;其次,爱护实验设施,养成实验前后都清点所需所用的试剂、仪器、耗材等的习惯;最后,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2)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实验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组间成员有各自分工和协作,比如数据的采集和结果的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并总结等。通过典型的医疗事故分析,强调医护工作中哪怕微小的疏忽也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使学生养成并保持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作风。
2.3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医学免疫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解抗原后复习提问“鸡蛋是否是抗原?”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答“是”或“不是”,有的则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明白应该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能一刀切,不要绝对化。同时也反映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抗原的含义;在学习细胞因子时,因散在的内容和知识点繁杂,所以针对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不同,即普遍联系和主要矛盾观点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用发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因子的共性。又如讲免疫系统的功能,须强调它是“一把双刃剑”,不能单一说有利或有害,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引例到现实生活中,教育学生积极勇敢地面对暂时的不如意,努力去战胜,从而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并不断地自我完善。
总之,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是融知识、技能、态度、目标为一体的具体表现之一。只有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广大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培育出精于医术、诚于人品的能承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神圣使命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1]古明明.论医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9(15):75-75.
[2]边藏丽,黄柏青,程松.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837-839.
[3]冷树青,姚萍.略论德育教育结合医学专业教育的实践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6(2):34-35.
[4]邓军,叶庆佾,阎衡.提高皮肤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8,37(10):1121-1122.
[5]李雪,黄雪雷.德育教育结合医学专业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3):125-126.
[6]李春秋.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董玉香.生物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可能性及策略[J].河南农业,2008(22):35.
[8]杨玲.高职德育与学生健全人格塑造[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164-166.
10.3969/j.issn.1671-8348.2012.15.041
B
1671-8348(2012)15-1547-02
△ 通讯作者,Tel:(028)61800223;E-mail:yxgaocd@cdutcm.edu.cn。
2012-01-12
201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