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力拯救世界——浅谈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善恶观与暴力救赎主题

2012-08-15 00:45:22廖妤琦
关键词:约伯老祖母奥康纳

廖妤琦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以暴力拯救世界
——浅谈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善恶观与暴力救赎主题

廖妤琦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奥康纳在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生动刻画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性是扭曲畸形的,宗教不再是人们的精神支柱而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许多评论家认为奥康纳自身的善恶观也极其扭曲,所以称之为“邪恶的奥康纳”。但她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并非是颠倒黑白的善恶观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邪恶。她通过描写暴力的方式警示人们不能麻木地生活在冷漠的世界中,哪怕是用暴力的手段也要撕破冷漠的世界的假面,这样最终才有可能被救赎。

冷漠;善恶观;救赎;暴力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对大多数西方读者而言是美国南方文学的标志性人物,许多文学评论家对奥康纳的评价很高。诗人T·S·艾略特对她的短篇小说作品集《好人难寻》(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and Other Stories)评论道:“可以肯定,此人身上有一种奇异的天赋,才艺当属一流,可是我的神经不够坚强,实在承受不了太多这样的搅扰。”

在二战后,战火和乱离摧毁了人们的信仰,也是一个“把荒诞视作正常的时代”。[1]在信仰缺失的情况下,人们迷失了自我。奥康纳以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这些失去信仰,以扭曲和暴力填补自己荒诞空虚生活的人们。因此,她的作品以怪诞离奇兼容浓重的天主教风格和南方哥特风格著称。

一、祖母和“不合时宜者”的形象分析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的一部短篇,文中描写了老祖母一家六口人打算驾车前往佛罗里达州渡假。得知恶名远扬的逃犯“不合时宜者”(The Misfit)正在那流窜,于是老祖母坚持前往田纳西州。途中,老祖母想重访年轻时见到的一座种植园,便说服全家调转车头 。不料,由于道路崎岖翻了车,他们想请路过的一辆车上的人帮助修车。但老祖母突然发现对方竟是被追捕的逃犯“不合时宜者”并随口叫出了他的名字,结果导致了一家六口全部被杀害。

自从问世以来各种学派的研究者和分析家用各种文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好人难寻》进行了全面的诠释,为读者深入了解这部看似轻松简单实则富有深意的作品提供了方便。故事中的老祖母形象和不合时宜者的形象是分析的较多的主题,张珺认为老祖母的形象有三层含义——她是美好过去的沉迷者;也是冷酷现实的目击者;最后,也是一个商业社会的妥协者。[2]而故事的另一个主角“不合时宜者”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他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犯,在逃亡路上杀人不计其数。但他的身世却又令人同情:经历了各种可怕事件,最后还被冤枉杀害自己父亲而锒铛入狱。这些都使他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他开始觉得上帝不过是“把一切都搞得一团糟,跟我一样”。也正因为如此,他会在杀人的同时与老祖母探讨“生命的意义”。

二、奥康纳作品中的善恶观

从二者的形象的探讨可以看出人们对奥康纳的罪恶观并不理解,一心想着向善的老祖母虽是受害者却在奥康纳的笔下显得如此令人讨厌;相反,作为杀人犯的不合时宜者却如此令人同情。在奥康纳本人看来,以老祖母为代表的这一类人的所作所为才是罪恶的代表,他们麻木不仁,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觉得路边衣衫褴褛的黑人小孩仅仅是“一副美丽的画”而对其艰辛的生活不抱有任何的同情,口中却一直在强调这个世界“好人难寻”。而不合时宜者虽然双手沾满鲜血,却像奥康纳一样一直在质疑人人都在向上帝祷告但是内心是否真的相信上帝能够帮助人们度过难关;质疑这个世界是否还存在真正的“好人”。他的存在打破了现存的“正常”世界的秩序,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抱有疑问。从自称“不合时宜者”到习惯杀人如麻,都体现了他对这个荒诞世界的憎恨和绝望。

故事里的老祖母看起来很善良,一直希望以自己对上帝的虔诚祈祷能感化杀人者。但实际上她并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精神,她所关心的仅仅是自己的利益,所以在奥康纳眼里她并不是真正的好人。而不合时宜者与老祖母相反,却是个敢于直视自己丑恶内心世界的杀人犯。初读这部作品时,我们便感觉这样一种怪异的组合十分扭曲,不知道该同情因为伪善丢了性命的老祖母还是同情社会扭曲造就的不合时宜者。许多评论家也对奥康纳作品中所体现的善恶观感到迷惑,但她并非善恶不辨,只是把劝人向善的深意隐含在故事中,需要读者反复揣摩才能体味。她的小说中总是充满了黑暗、悲伤以及善与恶的纠葛,小说中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性格都扭曲异常。正如她曾在一次讲座中说道:“身为基督教徒的小说家必将发现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他的问题就是如何表述读者习以为常的扭曲。”

三、暴力救赎主题

身为一个虔诚的教徒,奥康纳在自己的作品中惯于为读者描绘一幅幅带有浓重宗教色彩的画面。她曾说过,她的创作源泉来自宗教。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扭曲和变态都是源自人们对宗教不再信任的结果。人类如何获得救赎,对奥康纳而言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因为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信徒们必须一心向善、日夜祷告遵守本份才有可能获得天恩。所以能够被救赎在奥康纳看来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也是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所在。

在《好人难寻》中,老祖母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上帝的信徒在危难时也不忘向上帝祈祷,但她最终还是对上帝产生了怀疑,认为上帝并不会真的来救自己。在奥康纳虔诚的心里,她认为人们必须对上帝怀有无条件的爱和绝对忠诚的信仰,怀着任何功利的想法都是一种亵渎。所以在故事的一开始,老祖母是不配得到救赎的。因为她的人性的善已经被冷漠和自私所覆盖,就像心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壳。她的世界里面只有她自己,所以故事的一开始就说道“老祖母不想去田纳西州”,因为她不想去所以她就说服儿子改去她想去的佛罗里达州。因为想去看年轻时去过的一个种植园便又说服全家调转车头,发现是自己记错了后害怕受到指责而不指正方向,就让儿子一直往错误的方向开,一步步地把家人推向了杀人犯的枪口之下。这种冷漠在奥康纳笔下体现得多么的尖锐。

而另一个主角“不合时宜者”更是彻底地抛弃了上帝,一开始就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并且还认为“耶稣不过跟我一样,把这个世界弄得一团糟”。在“不合时宜者”眼里,宗教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他出生于宗教氛围浓重的小乡村,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经历过很多可怕的苦难。他自称:“在我的记忆中,我一直是一个好孩子。不过不知怎的,我做了坏事,进了监狱,它彻底毁了我。”但他也说,“(狱医)说我杀了我父亲,但他在说谎,这与我无关,他在1919年死于一场大瘟疫”。他无法承受内心信仰真空的痛苦,企图通过杀人使人痛苦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试图用杀人来发泄自己内心的空虚。他自称自己“不是一个好人”,对他而言“杀个把人就跟拆卸汽车轮胎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一个恶贯满盈的人在奥康纳的眼里自然也是没有得到救赎的。

一个伪善的信徒和一个在真实罪恶中痛苦的迷失者,奥康纳通过最高形式的暴力——死亡,让老祖母和“不合时宜者”都得到救赎。在奥康纳看来,肉体的死亡并不代表灵魂的死亡。老祖母的肉体死亡了,但是她却得到灵魂的救赎。她死的时候,以一种耶稣受难式的奇特坐姿坐在地上,“像孩子般地面带微笑,仰望着天空”。让读者知道在死亡降临的那一刻,老祖母的内心是平静而安定的。而“不合时宜者”在老祖母死后心理也起了明显的变化。当他的同伴对他说,“杀人还挺有意思的”。他泯灭良知已久的心里忽然闪过了一丝怜悯,他对同伴说道:“闭嘴,生活没有真正的乐趣!”他明白老祖母已经得到救赎和解脱,而他自己仍将在这个没有乐趣的世界里日复一日地逃亡下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祖母的死带给了“不合时宜者”心灵上的救赎。

两人从对宗教产生怀疑到得到心灵的救赎,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类似旧约中的一个著名的故事《约伯记》。上帝的选民约伯曾是个虔诚的信徒,后来撒旦对上帝说,会使约伯改变对上帝的信仰便对约伯进行了各种试探。撒旦令其失去所有财富,失去所有的仆役,失去所有的子女,最后失去自己的妻子和家园,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最后约伯对上帝的信仰真的产生了动摇,而在最后的关头,上帝显灵帮助约伯拿回他所失去的一切并重新赐福予他。这则故事除了宣扬上帝无所不在的万能外,也显示了人们在面对各种苦难的时候不应该放弃对上帝的信仰,否则便无法得到救赎。

对许多人而言,奥康纳笔下的类似《好人难寻》中这样残酷的暴力救赎是无法接受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好人难寻》留给读者最深刻的印象。老太太在一家人都被枪杀后关心的仍旧只是劝说杀人者不要杀自己。杀人者则漠然杀掉一家六口。奥康纳以其独特的方法刻画出人世间的各种心理扭曲的狂暴者。他们的变态心理和反常行为是背离宗教信仰的后果,往往只能靠暴力或死亡才能获得拯救。好人之所以难寻就是因为人们对宗教失去了信任。在奥康纳看来,对于长期活在麻木中的人而言,只有通过暴力的方式让其最终改变,正如故事中Misfit(不合时宜者)所说:“如果她活着时每分钟都有人开枪打她,她倒很可能成为一个好女人的。”意谓老太太有潜伏的优良品质,通过暴力可以把她改造过来成为好人。奥康纳认为世人都是有罪的,所以唤醒沉浸在罪恶中的世人需要用“惊骇”的方式——“对于耳背的人你要大喊,对于近乎失明的人,你要画大而惊人的图象”。这便是奥康纳通过描绘一个如此冷酷无情的“好人难寻”的世界来呈现给读者的,我们都必须正视自己内心的扭曲和邪恶才能最终战胜它。

[1] 苏欲晓.盲者与巨型图象—弗朗纳里·奥康纳的小说视野[J].外国文学评论,2002(4):30-36.

[2] 张珺.解读《好人难寻》中的信仰危机—祖母形象的多层面剖析[J].时代文学,2008(11).

I712.074

A

廖妤琦(1987-),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约伯老祖母奥康纳
老祖母的牙齿
“感觉再也不会跟以前一样了”:奥康纳《异乡客》中的“危机瞬间”
老祖母的牙齿
学生天地(2019年15期)2019-11-27 21:58:12
老祖母的牙齿
老祖母的牙齿
无辜受难
——论《约伯记》的“苦难”主题
复调理论视角下的《圣经·约伯记》中约伯信仰构建
Enoch Emery and His‘Wise Blood’
弗兰纳里·奥康纳文学作品的多重审美空间解读
短篇小说(2014年12期)2014-02-27 08:32:58
浅析奥康纳《好人难寻》的创作特色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