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绩与问题分析

2012-08-15 00:49
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教育

姜 华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绩与问题分析

姜 华

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的成绩。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阐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导致这些不足和问题的原因。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调查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新形势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最终目标的重要战略任务。全面把握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状况,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成效

新时期新形势下,高等学校针对学生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教育目标更加贴近实际

随着高等学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开展,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特征,教育的目标逐步贴近实际,切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变化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进入21世纪以来,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1]在继续强调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上,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分为两个层次:其一,全体大学生都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这是最基本的目标,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底限要求;其二,引导优秀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把他们培养成信念坚定、值得信赖、堪当重任的接班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这一目标,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更加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规律和理想信念教育规律,更富有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育内容逐渐凝练完善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逐渐凝练完善,更为凸显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为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30余年、新中国成立60余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由“建设”深入到“发展”阶段。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题的转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亦随之转变,在继续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内容基础上,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1]。理想信念教育紧紧围绕党的基础理论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时代主题与特征等展开,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牢牢奠基于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牢牢奠基于对社会主义中国前途命运的科学认识基础上,教育内容逐步完善,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

(三)教育方法日趋多样丰富

正确的方法是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随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不断发展,其方法不断丰富,日趋多样。伴随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运用需要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着力解答和回应大学生所关心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教育过程中,广泛采用心理疏导法、自我教育法和隐性教育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教育的潜隐性、渗透性,增强其浸润功能、弥散功能,激发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运用更为强调以人为本,更为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有机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实效。

(四)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良好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正确,政治热情高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信仰状况良好。首先,当代大学生能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高度信任党中央,理想信念呈现出积极良好的发展态势。据调查,近年来大学生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保持充分信任和高度信赖,认为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展的工作实践成效显著,深入人心。其次,当代大学生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和“一个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再次,当代大学生政治热情高涨,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基本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正确,胸怀祖国、情系人民,对关系国计民生和民族尊严的重大事件分外关注。最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境界逐步提升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认识存有偏差

为了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状况,我们在重庆的8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象涉及学生1200余人,教师(包括党政干部、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300余人。发放调查问卷152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6份。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不够重视。40.3%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程度一般,12.6%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不太重视。部分高等学校在学生工作方面,重视涉及学生利益的实际事务工作,轻视思想教育工作,重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轻视理想信念教育。部分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重课程考试轻行为模、重理论知识提升轻品德人格养成的倾向。59.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性质定位是知识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认知与行为的统一,将其定位于知识教育,显然是准确的。

(二)途径较为单一

从调查结果看,部分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举措,在拓宽教育途径、丰富教育手段载体等方面,还未能形成清晰的思路和富于现实性、操作性的策略措施。关于学生最喜欢的理想信念教育途径,6.5%的教师选择了 “课堂授课”,20.2%的教师选择了“演讲辩论”,24.0%的教师选择了“看电教片”,6.1%的教师选择了“主题班会”,12.0%的教师选择了“专题报告”,31.2%的教师选择了“社会实践”。部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选择和途径运用上主要集中于课程教学,对于其他的理想信念教育途径运用不多。对于“学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的问题,79.4%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授课”,这说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依然停留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三)合力尚未形成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教育主体和各种教育力量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下有效开展。从调查结果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教育合力体现不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和其他专业课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方面,大学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之间,大学生理想信念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之间,没有配合良好、功能互补的机制体制,各方教育主体和各种教育力量在构建良好的衔接点和共同教育上存在薄弱环节。47.5%的学生和32.6%的教师认为学校与家庭、社会在实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缺乏配合,12.7%的学生和9.2%的教师对这一问题选择了“说不清”。

(四)少数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部分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不够理想。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应然状况与实然状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教育效果不广泛、不深入、不持久,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目标。调查显示,少数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在一些重大政治理论问题上缺乏清晰认识,存在一些认识盲点和误区。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只有51.8%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好,有10.4%的学生认为资本主义好,而22.0%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差不多”,15.8%的学生对这一问题选择了“无所谓”。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国内消极因素的影响

国内的消极因素一定程度上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降低了教育实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经济繁荣和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同时,它强调物质利益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性,也不可避免地在一些大学生头脑中滋生金钱至上、物质第一等负面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境界”[3]。对物质利益的强调,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更为关注个人利益,更为强调个人价值实现,而忽视集体利益和社会大局。

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有所抬头,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造成了一定消极影响。物质丰富带来了人们的物质满足,同时也扩张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在这一时代境遇下,一些人出现了思想迷茫、精神空虚现象,逐步陷入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泥潭而不能自拔。“在各种因素影响下,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有所滋长,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包括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沉渣泛起”[4]。同时,境外宗教势力向国内渗透,“渗透的渠道更加多样,范围更加扩大,形式更加隐蔽,手段更加现代化,进攻态势更加明显”[5],“渗透的计划性、组织性更强,活动也更加频繁”[6]。封建主义思想残余、迷信思想和宗教势力,对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一定干扰。

(二)国际不良因素的干扰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长期存在,国际敌对势力从未放弃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国际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给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一定干扰。

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而艰巨复杂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干扰,给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是资本主义文化霸权体系主导下的多元化,国际敌对势力的社会思潮侵袭与意识形态渗透无处不在。经济与科技优势成为西方文化殖民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条件,使得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愈加尖锐和复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少数大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产生怀疑,认为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希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当代资本主义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状况有差别。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探索发展之路,改进和完善了制度上的一些弊端,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制度内含的根本矛盾和冲突,造成资本主义发展良好的假象,蒙蔽了大学生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冲击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本身的局限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自身的局限是影响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对大学生思想困惑和社会现实生活回应力度不够,表现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求的高度坚定性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求的高度政治性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去政治化之间的矛盾。

少数教师的教育教学枯燥乏味,部分高校党团组织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薄弱,导致其承担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发挥不力。目前,高校的教师队伍状况还不能尽如人意,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师技能不高、能力不够、责任心不强等现象,降低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水平。

部分高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教师素质不高,致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单一、合力缺失。少数高校忽略师资队伍建设,轻视领导干部的职务培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缺乏高素质的教育主体队伍保障。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8.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3).

[3]彭清宁.大学生德育工作现实性管窥 [N].中国教育报,2006-12-23(3).

[4]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求是,2006(24).

[5]龚学增.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的渗透[J].科学社会主义,2004(6).

[6]袁湘国,何勋超.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

G641

A

1673-1999(2012)11-0160-03

姜华(1982-),男,贵州黄平人,博士,重庆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

2012-03-06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实境遇研究”(11YJC710021);重庆科技学院2011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项目(XG2011036)。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题解教育『三问』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