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角度

2012-08-15 00:53杜玉兰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文化校园

杜玉兰

(常州大学人事处,江苏常州213164)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是学校生存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对于高等学校实现“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目标,校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面对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多元的文化选择常常会无所适从。体制内和民间“两个舆论场”的存在,也造成大学生迷惘彷徨,[1]迫切需要主流文化的正确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目的之一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高校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学校精神文明和历史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延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现实发展需要的重要信息资源。学校档案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学校丰富、生动的档案素材,对激励师生员工、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校档案部门处于相对封闭的工作状态,“闭馆自守”、“重藏轻用”的思想根深蒂固,对开发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缺少深层次的思考。探讨学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根源,在当今世界上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2]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一方面,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会相互作用。高校处于现实的社会大环境中,社会上出现的贪污腐败、急功近利、贪图享受、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也渗透污染校园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显得越发迫切;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社会,将学校文明辐射到全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体水平。

第二,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谐、成功的校园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将推动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学术氛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学校“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增强学校自身的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必须注重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需要。墨子有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变,其色也变"揭示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强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环境之一,日益表现出它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的人才的标准,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外,还需要具备诸如交流合作、娱乐审美、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能单靠灌输式课堂教学,需要在一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通过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推动学校改进管理,转变领导思想与工作作风,改进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增强群体意识,并且具有宣传教育、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培养组织领导能力的功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建设校园文化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

二、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

高校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学校精神文明和历史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延续。“学校档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档案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的积淀,是珍贵的文化财富;高校档案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中具有激励、创新、导向等功能,并能在营造整体育人环境中发挥独特的作用”,[4]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一)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档案具有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查考凭据的功能。是档案信息的原始属性决定的。从档案形成的过程及其结果来看,它是从当时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直接使用或产生的文件转化而来的;从档案本身的物质形态上看,文件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有些文件材料是当事人的亲笔手稿;不少文件上留有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亲笔签署或批示;还有些其他记录方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则是原来形象的照片、录像和录音,所以档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校园硬环境能够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历史渊源及精神面貌,是学校学风、校风和管理风格的外在表现。学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应该从档案中查考历史记载,切实地掌握相关信息,让校园硬环境的规划设计,从建筑物,景点、雕塑、标语牌、路标、绿化,到教室宿舍的环境布置,处处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和发展历史。利用档案的查考功能,把档案运用到校园硬环境建设中,让躺在文件拒里的“死”档案物化后“活”在校园内每一个角落,赋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以生命。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幽雅、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其间所体现出的文化美、思想美、历史美与自然美和谐相融,将激发师生的爱校之情。

(二)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科研、教学、管理活动中培养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校风校纪,属校园制度文化范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才培养离不开管理育人,管理育人需要通过各项规章制度来体现。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在建章立制方面可以做出更多贡献。要深化档案编研,从学校档案中发掘高校长期积累的成功管理经验、有效管理措施和实用管理方法,编研发行《学校规章制度汇编》、《学校工作管理办法》、《学生工作手册》、《教学工作手册》等管理工作资料,形成管理育人的范本和指南;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诚信观念,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度并形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疏导机制。不断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处事,以及处理自己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让大家清楚学校倡导和鼓励什么,反对和禁止什么,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言行,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品质。

(三)高校档案利用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集中反映校园群体的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目标追求以及高校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实现的最高目标,主要包括高校价值观念确立、学校精神培育、优良传统继承、高校形象树立等方面。高校档案是传承高校文化和大学精神的载体,开发利用高校档案资源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校史档案原始地展现了高等学校发展的历史足迹,也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生活等全面真实的写照。在学校建立校史展览馆,生动的原始素材和实物档案等能生动、真实地再现高校发展艰苦创业的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传统,老一辈校友努力拼搏取得的光辉业绩和执著追求、献身科学的高尚品质,将激励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当前站在讲台授课,为学生授业解惑、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老师们,不管是著名学者,还是一般教师,从他们的人事档案和业务档案中都不难发现“闪光之点”,发掘其中的教育素材,让学生了解自己老师的爱岗敬业和辛勤付出,培育师生情谊,形成尊师重教风尚;高校科技档案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创新资源,既展示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整体水平,也展示了学校的科研积淀和学术传统,借助科技档案举办科研学术成果专题展等,让大学生们置身于校园学术文化熏陶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可以给人以启迪;档案能够“以史明志、以史鉴今”。高校档案中蕴含的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使得学校师生可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认识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档案编研,挖掘整理出高校档案中的精神文化精髓,是一种高层次的档案信息开发形式,其选题和材料选择本身是对高校文化的选择,编研成果的出版发行则是对高校先进文化的加速传播。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起到引领作用,充分发掘高校档案的文化底蕴,更好地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也将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1]张研农.人民日报的历史担当与创新追求[N/OL].(2012-05-03)[2012-06-08].http://www.bjd.com.cn/10jsxw/201205/03/t20120503_1833480.html.

[2]樊如霞.从构建和谐文化视角论档案文化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9(6):19—22.

[3]纪红卫.学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关系初探[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舨),2005(6):88-9l.

[4]于应华.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1):106-108.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校园文化校园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