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端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这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
文化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大到国家、民族、社会,小至家庭、个人,文化无不参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中国而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笔者拟从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建设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3个层面展开论述。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新型的国际政治理论,其概念来源于对“软实力”概念的中国化解读。要厘清何谓文化软实力,有必要先从软实力入手,找出其概念本源。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是“软实力”概念的创始人,在其代表作《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约瑟夫·奈首次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软实力:全球政治的成功之道》一书中,约瑟夫·奈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软实力理论,认为“软实力就是 (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别人去实现你希望达到的目的”,[1]51硬实力应该与软实力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他提出,国家的软实力源于3个方面:“国家的文化 (能吸引别人的地方)、国家政策的价值 (处理国内外事物的标准)和国家的对外政策 (看起来是合法并有道德的权威)”。[1]51进入21世纪后,在《领导的力量》一书中,约瑟夫·奈详细阐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在领导力量中的作用,宣称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要保持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权,必须高度注重软实力的建设。约瑟夫·奈认为,所谓软实力,就是一国对他国所具有的以吸引力、同化力为目的的影响力,通常表现为“人随我欲”,“达己所愿”,最终实现对他国的控制和领导。概言之,软实力乃国家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由其特定的文化魅力、政治价值观 (亦或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等因素整合生成。[2]6
就本质而言,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是冷战思维的产物,“不管军事力量和政治许诺为美国在冷战期间赢得在欧洲的成功奠定了多么重要的基础,是美国经济和文化的吸引力真正赢得了大部分年轻人的心智,使其拥护西方民主……当真正的消费兴起时,真正的社会主义很可能就要被淘汰出局了”。[1]52“注定领导,不战而胜”。这也是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立论要义。对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我们应本着扬弃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借鉴吸收,厘清其理论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色彩,认清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时代局限。不应陷入对其理论的盲目崇拜和模仿中。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文化如果能够对他国产生吸引力、感召力、向心力,国家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精神追求以及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得到他国的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融合到他国文化之中,那么,该国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影响力、外交影响力自然会得到增强,并不断向外扩充扩展。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3]
文化软实力不仅是软实力构成要素的基础成分,更是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决定了国家软实力的强度和烈度。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对国家的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制度安排、外交政策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具体而言,一国文化是基于该国传统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生成的,同时又外化为该国具体的政策选择、制度安排、价值理念等,最终形成该国整体的文化形象。软实力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其非强制吸引性,文化最能体现这一特性的因素,因为文化力量根源于文化所蕴含的内在精神、思想、情感、价值观以及由此所呈现出来的视域、胸襟、气魄等等所形成的独特魅力,包括吸引力和感召力、煽动力和影响力。[2]8因此,当软实力理论被引进并进行中国化时,“软实力”概念就狭义化为“文化软实力”,具有合理的逻辑性。[4]笔者认为: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在与他国文化的交互交流中,本国文化的创造性再生——通过对外弘扬本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主流价值观念,展现本国文化自觉及国民的内在文化气质,并最终转化为本国文化对他国的影响力、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日益广阔的市场空间,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战略支持和政策保障,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在正确看待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国际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锋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日益激烈,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日益深刻;从国内看,我国的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广大民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主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来自西方的电影、电视、报纸、网络、服饰、餐饮等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年轻一代身上体现了更多的“全球化”的元素,麦当劳的薯条、汉堡、可口可乐,耐克的标志,NBA的球赛,好莱坞的大片等等诸如此类的元素充斥着年轻人的生活,而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越来越受到冲击与挑战,甚至遭到全盘否定,一味认为传统文化不科学、愚昧、落后,鼓吹洋的比中国的好,新的比旧的好,现代的比古代的好。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魂魄,一个民族如果缺少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进行传承的话,这个民族将很快就会消亡,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同化。面对外来冲击和挑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归任重而道远。
毋庸置疑。国家硬实力是软实力建设的基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建设的成果有赖于它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等所给予的保障,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日渐崛起,令世人瞩目。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国际地位得到高度肯定。然而,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却相对滞后于国家硬实力的发展,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有待提升。有数据表明,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6.5%,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各占10%和3.5%,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5]相比之下,中国2004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只有3440亿元,仅占GDP的2.15%,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很大的距离。在国际文化贸易中,2004年,中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同年,中国进口影片1000多部,出口到国外也只有《水浒传》等少数几部名著改编剧,中国的价值观、文化、哲学社会科学理念、思想观念的东西几乎没有出口。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41%,而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普遍高于10%。因此,在谈到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时,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中国问题专家盛力军就认为:“中国吸引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是在经济方面。”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的成就时曾指出,文化繁而未荣是文化发展的现状。
文化误读是指人们在与他种文化接触时,难以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表达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按照自身所归属的文化模式来解读另一种文化,从而或多或少甚至是错误地解读和评估对方。[6]16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持续提升,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逐渐重视来自中国的声音,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社会制度。但是,由于中西方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及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难免会出于本国利益站在本国发展的立场上对我国文化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文化误读或文化误判。这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健康发展,诸如“负面中国”、“妖魔化中国”、“中国威胁论”等就是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误读,进而“逢中必反”、“逢华必反”、“逢共必反”、“逢喜必诬”、“逢事必闹”。中国的快速发展让其他国家产生恐惧感。中国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迎接世界的质疑甚至敌意,使中国文化在与他国文化的不断交流、互动中增进理解、寻求共识,求同存异、求同尊异、求同纳异、求同化异,在双边、多变互动交流中向世界有效地表达属于自己的理念和价值,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改革和建设的理论源泉。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确保始终坚持人民路线、为民众服务的人本取向,保证我们的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地从低级走向高级。具体而言,在一个国家崛起过程中,硬实力和软实力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均衡、不对等的:在硬实力中,经济以及直接为经济服务的政治、军事、科技等,都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下层基础,而软实力则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因此,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应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考量,正确处理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是建设好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首要环节。
国家硬实力的强大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物质基础,文化软实力只有建立在强大的硬实力的基础之上才能“硬化”成为真正的实力。[7]125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不论在法国或是在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普遍的学术繁荣一样,也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发展对这些领域也具有最终的至上权力”。[8]704离开了硬实力的支撑,软实力建设就会成为镜花水月。失去硬实力,软实力也就没有了依托。在国力羸弱时,应注重优先发展硬实力。
当国家硬实力得到一定提升之后,必须快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并在依靠硬实力的基础上,更多地使用软实力这一“硬杀伤”工具。历史经验表明:凡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掌握话语权的国家,历来是软硬实力二者兼备的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下,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和时代的主题,“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老子有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软实力”强大与否才是判断一国是否真正强大的体现。
1.处理好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所谓一元,是指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在社会主义的多元文化生态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其主导性体现在对多样文化的吸引、凝聚和引领。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是多元文化群中的主导文化。所谓多元是指文化生态中,除了主流文化之外,存在着的其他文化形态,其与主流文化一起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多元文化生态群。多样是文化存在、发展、繁荣的本态;尊重多元文化,也是推进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一元是多元中的一元,一元文化是在尊重、包容、认可多元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一元,一元的主导性也体现在其内在所具有的强大的引领、示范、集聚的功能上。
因此,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应明晰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多元文化中坚持一元文化的主导引领,在一元文化的主导中也应正视多元文化的存在发展。在实践中,我们既要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导作用,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歌曲、动漫等一切形式和渠道自觉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让主流文化精神入脑入心,自觉内化为民众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同时,我们也应客观的对待多元文化,认清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土壤,辩证的分析其中的积极合理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2.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第一要旨就是: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自身也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其发展除受经济基础的根本决定作用外,还受自身发展客观规律的支配。保护和创新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两个环节:文化保护是辩证的保护,是肯定与否定内在统一的保护,是文化扬弃的过程;文化创新是不断发展着的文化为保持其自身存在而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存在发展的空间,才能适应经济社会不断运动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因此,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应努力做到文化保护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
当前,我国建设文化软实力,应该首先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性修复,综合运用文化保护与文化创新的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再生。所谓保护性修复,是指对待传统文化应以保护为原则,以“再生”在目的,尽量保持传统文化的原生态状态;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再造。所谓再造,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思考和推进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化,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基于传统的新创造,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优秀文化成果与现代传播技术的结合,使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与现代技术结合,以形成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确立中国文化的现代形象,在崭新的现代境遇中彰显不断创新发展着的中国文化的实力和经久的魅力。[7]126
面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快速变革,面对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的剧烈交锋,面对国内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多变,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努力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文化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更加自信、自觉、坚定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无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论述,还是政治经济学中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的批判,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辟论述,都充分说明,人的解放和发展是其理论的价值追求和灵魂所在。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是以人为根本的,人创造文化,文化软实力建设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文化化人,培育具有本民族文化气质的社会成员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最终目的。
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也应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文化的“化人”的功能,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培育优良品德,真正使文化产品成为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境界的精神食粮,[9]全面彰显文化软实力的人本主义,最终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内化成为每一个国民内化的精神气质和道德情操。
[1][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 [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52.
[2]唐代兴.创建文化软实力学的宏观视野与基本思路[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1-11(1).
[4]朱兴丰.软实力及中国软实力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2-3.
[5]王岳川.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安全[N].光明日报,2010-07-29(10).
[6]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J].中国文化研究,1994(2).
[7]沈壮海.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境遇与中国道路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8]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4.
[9]本报评论员.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二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光明日报 ,2011-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