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创新运用研究——基于重庆理工大学“青年红色根据地”网站建设工作

2012-08-15 00:53王兴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根据地红色

王兴国

(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重庆 400054)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庆理工大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及网络资源,创建了独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青年红色根据地”。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青年红色根据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重庆理工大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目标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教育手段和教育载体,拓展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交流的途径,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新阵地,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主动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形成网上网下教育的合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思路

(1)以网络站点为突破口,创建红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意见》明确指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阵地,要高度重视网络虚拟群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建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页或网站,开展生动活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基于此,在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和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了“青年红色根据地”网站,这就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突破,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观念层面上。

(2)动静结合,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达到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有效性。传统意义上的“红色网站”通常是宏观指导,且主要是静态的学习平台,常常忽视互动交流和网下实践。这样单方面的灌输,往往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人心或者事倍功半。而“青年红色根据地”网站既有丰富生动的理论学习材料,又有及时有效的在线交流,更配以形式新颖的户外主题实践活动。这样动静结合的高配置,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它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实、做细、做足了。

(3)通过网络,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新理念。“青年红色根据地”网站的建立,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平台,冲破了传统的在固定地点、时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旧有模式。如此,在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场所,大学生上网就能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内每个角落,大学生通过“网下”社会实践,也能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状况

(一)“青年红色根据地”网站的创建及主要模块

“青年红色根据地”于2005年6月由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办,现有理论知识、组织生活、视频会议、党校课程、专题栏目五大平台,以及组织生活区、理论学习、素质拓展、家长桥四大专区。其中组织生活专区是学生参与网络组织生活的阵地,给青年学生提供了在线思想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理论学习专区是给青年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知识、国际国内时事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等理论学习资料以及传播学习先进典型事迹的教育平台;素质拓展专区是在网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新阵地,主要涉及影视、文学、体育等方面知识;家长桥专区搭建起学校与家长沟通和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桥梁。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管理模式

(1)身份管理。每个同学均有一个注册号码,大学生以自愿的方式注册为成员,学生必须以实名或者学号注册,以便接受群众监督。

(2)制度管理。“青年红色根据地”网站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和团总支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基本做到每月一次组织生活,且每期组织生活主题要报党总支部审批,以确保主题思想健康。同时,推行一系列奖惩措施,并将思想表现与现实行为的各项考评结合,维持“青年红色根据地”的良性运转。

(3)日常管理。由团总支委员、学生分会干部等组成委员会,负责日常的内容更新、组织管理、网站文化建设等工作,由一支精于网络技术的队伍专门负责网站维护。学生工作干部严格执行值班制度,无论上下班,随时关注学生的舆论和思想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行模式

主要是采取静态模块与动态模块相结合的方式,使静态模块与动态模块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1.静态模块及其运行

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素质的内在要求。“青年红色根据地”的“党员先进性教育专栏”、“理论学习专区”和“网上红色旅游”等模块给青年大学生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理论学习资料。通过图片、录相等多媒体技术将这些资料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鲜活形式,使学生在欣赏浏览网络内容中愉快地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网站资料由专人负责及时更新,由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核,保证了学习资源的时效性和导向性。这些生动而丰富的学习资料充实着“青年红色根据地”网站,使大学生受到了理论的指导,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静态模块的运行推动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有利于形成大学生长期学习的有效机制,从而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2.动态模块及其运行

(1)网络组织生活模块。该模块主要是依托党团组织生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团支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团员开展组织生活会,对团支部组织生活的主题内容进行讨论。还增设有关热点问题以及与学生成长成才相关的主题展开辩论。组织生活的学习资料设置要做到严谨、详实、丰富,包括一些素质教育、时政新闻、热点话题等相关内容,形式上力求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短片等。要求支部成员在规定时间内不受时地限制参加一次组织生活。要加强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参加组织生活的考勤工作,同时做好总结[1]。目前,“青年红色根据地”已召开9次网络组织生活,包括“学以人为本,风气靠大家”、“保持和体现党团员先进性”、“践行‘八荣八耻’”、“‘两会’精神学习”等内容,各个主题紧跟时代的步伐,鲜明实效,是传统组织生活的有力补充,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思想汇报模块。该模块主要依托党员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将自己的思想汇报上传到“青年红色根据地”网站中的“思想汇报”专栏,供大家分享,展开学习交流,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思想不仅要向组织汇报,更需要向群众汇报;要接受组织考察,更需要在实践中接受群众的监督。写思想汇报的学生的言行受到群众监督,会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而其他同学也会从中获得重要启示,受到激发鼓舞。

(3)学生党建模块。该模块是依托党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党员用真实名字,定期和不定期地参加“青年红色根据地”的网络组织生活活动,利用模范言行影响广大团员青年。这既是对学生党员的督促,也是加强学生党员后期培养教育的良好措施,可以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广大团员青年而言,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为广大青年团员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真正实现了党建带团建的作用。

(4)在线交流模块。在“青年红色根据地”上,辅导员坚持长期驻守值班,在线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此外,还经常邀请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作客“青年红色根据地”,通过网上视频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成长成才铺路搭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目前,“青年红色根据地”有注册用户1 837人,总发帖量35 470余帖,最高在线人511人,最高日发帖数970余帖,网页浏览量10 072 420余次。很多同学都把“青年红色根据地”当成自己的“成长的伙伴”、“精神的家园”。

(5)网下主题实践活动。只有理论学习,没有具体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以取得实效的。网下各项户外主题实践活动拉近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得以统一。目前,“青年红色根据地”已开展7期户外主题实践活动,包括“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建美好大堰”走进社区活动,“回首红岩岁月,情系灾区同胞”缅怀先烈活动,“‘青年红色根据地’暑期‘三下乡’”服务宣传活动等。这些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网上网下结合的主题实践活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

(6)素质拓展模块。思想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发展实际,要为学生的成才服务。素质拓展模块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素质、寻求自我提高的平台,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具体的发展轨道上。整个模块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实践基地,包括“材话横溢”、“学习辞典”、“娱乐时光”、“工作论坛”、“大四感言”等栏目,内容涉及文学、音乐、体育等诸多方面,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每个学生都能在模块中找到至少一块自己最喜欢的板块,可以在这片领域尽显自己的才华,交流心得,并规划未来。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经验

(一)激发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可以产生动机,动机将会支配行为。为此,第一,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需求。积极向上的精神需求是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的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会产生比较差异,因而教师应当审时度势加强引导,激发大学生潜在的精神需求。第二,激发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兴趣,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效果而言,至关重要。培养大学生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是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把注意力转到网络品德的学习过程之中,如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开展强国之路的讨论,等等,并且要时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注重网络载体承载教育内容的设计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内容对现实问题解说的程度。因此教育内容的设计,第一,要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一是教育内容要实效性强。要紧密联系现代社会大学生生活的实际状况,引导他们辨析当今世界,尤其是在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用世界的全局视野观看待现代社会的发展变迁[2]。二是教育内容要结合学生实际。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大学生生活,真正发挥解惑释疑作用。第二,要注重内容表现的形式。要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等媒介。既要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也要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们长时间地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而不疲惫[3]。对小的理论文章、较短的教程,应配有形象的材料和活泼的语言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强化网络用户身份认证。校园网登录的身份认证是校园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必须对校园网络用户接入的合法性进行身份认证。基于PPPoe的认证、Web的认证和802.1X的端口认证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如果用户认证信息正确,则用户终端可以与交换机端口相连接,否则就会拒绝非法用户登录。

(2)正确优化网络舆论。一是加大弘扬主旋律力度。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防止校园网络中出现不和谐的杂音,使校园网络思想文化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状态[4]。精心制作“议程设置”,把握舆论主流导向,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让主流社会意识在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使灰色、黄色文化渐渐地失去“市场”。二是科学应对突发事件舆论。首先要分析发现处于潜伏期可能触发重大事件的苗头,及时进行信息预警;其次要引导突发事件处置,抢占舆论引导先机,第一时间告之学生真实情况;再次要认真反思突发事件,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网上”教育与“网下”实践相结合

“青年红色根据地”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已经成为重庆理工大学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隐性德育教育的新阵地,它像一块“磁铁”,会将更多的大学生紧紧吸引。它已成为真正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其“网上”教育与“网下”实践相结合的做法是:一是开展“青年红色根据地”户外主题实践活动。以户外宣传为载体,开展大型文娱晚会活动,将“青年红色根据地”的精神主旨宣传到全校范围内,使青年红色根据地成为广大团员学习的园地,成为广大党员发挥先进性的良好支撑平台。二是开展“阳光上网”主题教育活动。以“阳光上网”为主题,开展一系列讲座,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1] 王兴国,丁威,江滨.网络——隐性德育的新阵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5):133-146.

[2] 何亚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大学,2008.

[3] 杨勇民.意识形态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

[4] 黄伟.开放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7).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根据地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追忆红色浪漫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