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洋
设计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领域,没有设计,人类就不可能创造一个更加安定、舒适、美观的生存环境和空间。作为一种自觉为我的文化创造,“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根本原则,但设计作为解决人类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的活动,“以人为本”这一设计原则需要科学的理解。尤其是人类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设计素质并不是一种抽象不变的规定,而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因此,当代对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理解不能局限于静止的时空环境,而应将其置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现实的对象化运动中加以理解。
“以人为本”是西方人文主义的重要主张,其溯源于西方源远流长的人本主义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为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从神学到人学,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人文主义强调重视人的价值,赞美人的力量,提倡尊重人的独立人格,认为人生来平等,并肯定个人的品德、才能和努力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人为本”后来演变成为西方重要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以人性、自由和人的利益作为价值评判的重要准则,这一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西方设计活动的领域,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的设计活动的发展。
工业革命以前的设计活动主要是基于手工业为中心的活动,而设计的服务对象也仅仅局限于少数的统治者和特权阶层。工业革命以后,机器代替手工制作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工业时期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使设计为大众服务成为精英自觉设计的重要出发点,但这一社会服务目标在设计实践中的真正落实,则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同时展开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传统理性哲学观为指导,以功能而不是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逻辑性、科学性,注重设计实施的效率与经济原则,倡导“形式追随功能”的美学原则,正如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重要奠基人之一的格罗佩斯所言,设计“重要的不是随波逐流式地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我们的设计表现方式,绝对不应该单从形式上追求所谓的风格。我们反对把形式与功能本末倒置,并且应该强调机械对于工业设计的决定性作用”[1]。简单的机械生产条件要求设计标准化、简单化、直观化,功能主义的出现正好顺应了当时的社会需求,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简单的机械化大生产条件之下所生产出的工业品,过多地强调了产品功能的存在,而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使用以及对产品的审美需求,从而忽略了设计艺术中的精神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面临着新的理解和更新,20世纪60年代波兰设计师安德烈·帕罗夫斯基声称设计要充分尊重消费受众的实用设计观念,应该由消费者主要决定设计产品的功能与意义。20世纪80年代伊始许多设计师开始推崇“人性化”设计理念,强调在功能、技术许可的前提下向设计中注入人性因素,例如情感、想象、趣味、情调、文化等,使设计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基本物质需要、生理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带给他们精神愉悦和情感效应。后期的包豪斯(世界上最早的独立设计教育机构)也将指导思想原则明确定位于,为现代人设计,促进社会进步,关注和关怀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以同时代社会公众的需要和价值体系为标准[2]。后现代主义的产品语意学理论,更是深刻反省了现代主义设计对人性的淡漠,从而正视并尊重了审美主体在审美方面的需求,力图赋予产品象征形态,以唤醒人类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19世纪中叶以后,受机械化生产的影响,工业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包豪斯第一任校长格罗佩斯所概括的那样,一般说来,设计这一字眼包容了我们周围的所有物品,或者说,包容了人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所有物品(从简单的或日常用具到整个城市的全部设施)的整个轨迹。从19世纪末开始工业产品实现了其与使用者及用户的“自然合成”,人类也开始进入消费社会。然而伴随着商业社会的到来,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现代“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却出现了内在的变异与疏离。
现代设计的商业性本质建基于审美化的形式,并附加于所售商品之上,这类商业设计赋予商品以特定的文化形式,充当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急先锋,这样大众文化与现代商业设计的再生产,就形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共生关系,并推动着消费社会的不断发展。首先,工业产品的变换性(这是制造者们在整个机器制造时代努力加以避免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新的技术目标和经济目标。它允准产品的外在性符号象征主义的发展,并与产品的内在文化价值平等,这一实践遍及了所有工业生产部门[3]66。其次,功能的模糊性是当代设计的又一个重要特点,产品设计在实用功能上的模糊,使过去功能单一的实用品具备了多种功能,它使人们不再只是把产品看作简单的使用工具,而是透过其表面将看到更多的东西。产品所呈现出来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又使它们具有了某些纯艺术的特征,使产品设计增加了许多趣味性和审美特征。最后,“文化工业”将文化的无目的性与市场的目的性这种原本相反的形式合而为一,原有的为人的目的性被消解,取而代之的则是商业与经济效益的原则。这一置换,主要是利用文化和美学将商业动机悄悄掩盖。在消费社会,一种追求风格的意识也随之出现,这种意识促使人们努力开辟另一种不同的市场——通过多样化的产品,引发出一种“夸耀性消费”[3]65。 用日本学者大智浩和佐口七朗的话来概括,就是“现代设计”在全然不见“物”的世界里,追求纯“型”的、抽象的“美”——剩余装饰、流行、为样式而样式。将产品实用功能的追求与美对立,将数量上的“稀有”与美等同,把追求价廉视为对美的否定,从而疏离了“以人为本”“为人”设计的初衷。
产品的实用之美源于设计活动的社会性。只有多数器物才具有美的想法,才是最富有社会性的正确认识,美与多相背离的想法也是心理的误区。“与‘只有少数才是美的’想法相比,‘只有美的器物才是大量的’的想法是最值得肯定的。与只追求稀有之美的价值相比,大量的就更有追求的价值;与只有少量器物才能产生美的事情相比,大量制作才能愈发使器物成为美的事物,才是真正的工作。必须认识到,大量的制作使美愈发得以深化。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不是‘多之美’,就不可能成就真正美的性质。”[4]151工艺之美是将其意义放在其复数性上的,工艺性之美的社会意义才是其更重要的方面。大量生产所带来的便宜器物也能显示出美。然而,商业生产逐利的短视行为所带来的粗制滥造遮蔽了人类对“物美价廉”的追求,价格低廉的器物才具有简朴之美,“为用途服务的强有力的制品,实际上就是简朴。只有这样的性质,才是使器物质朴而又健全的一大因素,只有这样的质朴之德,才可以说是低廉的器物所具有的特权。这是平易而又寻常的,只有这样才是保障美的条件。”[4]153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认为,“工艺的本性中有‘用’,因而工艺的器物之美离不开‘用’,这是明确的,美的基础是‘实用性’,实用性决定了美的性质。”作为德国工业联盟发起人之一的穆特修斯曾明确指出的,“粗糙产品的制造并非因为机械制造,而是由于机械使用者的不当和我们的无能;批量化生产与分工并没有什么危险,但要有工业设计设计出生产优质产品的目标。”[5]
从消费社会对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疏离来看,改造“人”自身的观念,尤其是改造当前人类的审美价值观念,对人类自身设计伦理观念进行深刻反思,解决人类的精神生态问题,才是正确健康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人类向“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复归的根本途径。
人类所有的设计,都源自于未被满足的欲望的实现动机。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水平的需求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后来又在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增加了求知与求美的需要。需要是产生人类各种行为的基本动因,但另一方面,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无限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就会使人的个性追求与社会、环境相对立,塑料等原料在包装中的大量使用,大排量汽车的设计、使用,过度复杂而奢侈的包装设计,在服装设计中对动物皮毛的肆意使用等,虽然在短时期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满足与便利,但它对环境的伤害也是巨大的,甚至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必须学会从生态学的世界观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概念,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各种事物。设计产品不仅仅对使用者的使用过程与审美情趣产生着影响,而且还对直接使用者以外的更大的人群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当代设计不再是仅仅对目标受众的功能性、舒适性、审美情趣的满足,而且要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去满足和适应更大的人群的社会需要。设计师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打造者,就不能把设计看成是简单的商业行为,在设计有创意意识的同时,还要强调设计应注重道德伦理的要素,充分考虑设计在商业效益之外的社会效益。因此,设计创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现”。它是应社会的需要而生,受社会限制,并为社会而服务的。设计的目的,就是要生产出合适的产品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并尽力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这一宗旨要求设计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向人类提供合适的产品,单纯地强调实用性、强调自我表现、强调个性突出、强调经济效益而无视他人存在,无视社会伦理与道德的设计终将为社会所唾弃。
强调己与物的合一,不是笼统地反对人对于物质的欲望,而是从人作为主体意识的角度对人类与自然化人类关系的反思,设计产品还将有助于人类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与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类依靠自然而生存,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与自然保持关系。人类一方面对自然进行改造,使之不断地适合于人类的生存——自然的人类化。与此同时,也不断地改造作为自然存在的自己本身。在尽量少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提升人类的生存生活的境界。早在设计的初创期,在建筑界建造庞大的人工物的同时,来自道具学新陈代谢论者就尝试着“将新陈代谢机制的观点引入到人工制品中”,这一着眼点至今作为对具体环境问题的设计方法论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每年评选卓越产品设计奖的标准为:创意新颖、功能良好、能够为商家带来利润、符合生态保护、具备美学品质,并且把对环境的保护作为每年评选卓越产品设计奖的重要因素,以此来唤醒并培养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所言,“自然是美的,如果它看上去同时像是艺术;而艺术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而在我们看来它却又像是自然时,才能被称为美的。”[6]一种艺术美要能被称之为真正境界的美,在本质上就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有机统一。
设计从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出发,设计“以人为本”中的“人”是设计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基本出发点,但其最高的追求目标是实现“人”的生存、延续与发展。为此,设计活动不仅要从满足人的需求从发,符合人性的需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尽可能地贴近自然的人的性情和社会人的属性,使设计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对人性的发展和完善发挥积极作用。“人性化”的设计是“以人为本”设计的重要方面,但“人性”是人的内在的本质,是无意识不自觉的,而且难分善恶,如果以“人性”为设计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层次,同样容易无限拔高个体的地位,因而设计人本主义的最高层次应是“人道”的层次,设计活动中的“人道”层次,基本上包括重视人的价值、地位,尊重和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重视人与环境、社会,时代的共同和协调发展,尊重社会的基本文化价值观,促进人的素质的提升。在人的欲望、人性以及人道三个层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必须从低层开始,逐步向高层提升,低层以高层为纲领,当发生冲突时低层必须遵从高层[7]。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这个家园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浸染着人为的因素,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的设计活动受限于自然允许的范围之内,这是所有设计都不能超越的基本法则。一切的设计行为中所必需的材料、技术、信息,都来自相应的环境,一项优秀的设计往往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具创造力的最佳方案。为此,设计不仅要适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适应人类的高尚精神生活需求,还要满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设计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它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空间。我国工业设计起步较晚,在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冲击之下,中国设计并未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自觉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作为最高准则融入设计活动,不仅与我国传统工艺设计精神不谋而合,也是我国走向具有自身特色设计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1:94.
[2]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0.
[3]马克·第尼亚.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柳宗悦.工艺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北京:建筑与文化出版社,1993:18.
[6]康德.批判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0.
[7]吕杰锋.以人为本:人欲、人性、还是人道?[J].美苑,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