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希 黄柳莺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漫长的疾病过程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等使他们身心疲惫,常常会出现焦虑等负性情绪,有的甚至中断治疗而死亡。本研究通过对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测评,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焦虑值的变化,探讨心理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作用。
选取2009年0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诊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年龄为19~79岁,平均(47.14±13.59)岁。纳入标准: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新近3个月内无大手术,意识清楚,智力正常,自愿参加本研究。按分层随机原则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患者年龄(46.8±13.6)岁,其中男15例、女13例,文化程度大学3例、高中19例、初中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7.8±12.9)岁,其中男14例、女14例,文化程度大学4例、高中18例、初中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对照组干预方法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血管通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运动护理等。
(2)实验组干预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全面评估经济条件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态度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①个体化心理护理:利用透析期间,通过拉家常交流方式了解病人内心的思想顾虑,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找出引起患者负性情绪的潜在心理诱因[1],并安慰患者,针对患者的焦虑,及时做好疏导宣泄,以提高患者的心理防御能力;②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家属、邻居、同事、病友及领导等经常探视,给予情感支持,并指导病人主动寻求及争取有效的社会支持资源如单位、社区和全社会的经济支持等,并得到他们的理解,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2]。
对两组患者使用Zung(1997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3]于3个月护理干预前后分别评定患者的焦虑状态,并进行焦虑值对照及两组前后差值的比较。本量表总分正常上限为40分,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AS问卷由笔者发放,表格内所有内容均由患者本人独立填写,填写前按统一指导语说明填写的方法,填写完当场收回,回收有效率100%。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及 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焦虑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焦虑作为一种负性心理反应,能导致患者睡眠障碍、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营养状态差和治疗依从性差,直接影响患者治疗、康复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1]。故应及时做好疏导宣泄,减轻心理压力,这对其疾病的治疗和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都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常规护理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护士不仅要关心患者疾病的恢复,而且要关心患者的心理;让患者在心理、生理两方面都无压力,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操作技能,还要有善于与不同层次的患者进行心理沟通,才能完善护理工作。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患者获得关爱越多,正性的体验和情绪就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相对减少[4]。
心理护理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疏导心理顾虑,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改善护患关系,利于疾病康复。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或解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 孙映卉,罗虹,张斌.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7 -138.
2 陈小梅,胡秀娟,吴志娟,等.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30):2773 -2774.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4.2004 -2005.
4 张冬花,亢世荣.尿毒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719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