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意蕴

2012-08-15 00:49
关键词:文明环境生态

范 敏

生态城市建设的哲学意蕴

范 敏

随着绿色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否则必然遭受大自然的惩罚。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生态文明及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分析,指出绿色呼唤下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及其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启示作用。认为要和解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并重。

绿色构建;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因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日益变革,世界经济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巨大飞跃,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同时,环境问题不得不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问题的重新思考,自然环境作为人类实践的客体究竟是人类实践的对象、敌人还是伙伴?环境问题也从区域问题蔓延为全球性问题,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地学者的高度关注。《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和《我们共同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学家个人、科学共同体、国际政府组织分别从个体的、科学的、政治的角度对地方的或全球的环境现实状况及对人类环境未来的关切和研究,反映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在20世纪后半叶备受关注的广度及深度[1]。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学者把目光转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到当下为这个领域而默默耕耘的学者数量已经蔚为壮观,形成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不断壮大的学术团队。

中国从建国初一穷二白的局面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这片黄土地的每个角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也不例外。城市规模成倍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更加合理。同时,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人情冷漠、旧有的城市规划与设立理念不合理等等。打破旧模式,革新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建构新的城市模式与设计理念,人在城市里生活得更加和谐有序,生态城市的理念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正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一、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关注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通过解决人与人的冲突来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不像其他的研究者停留在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层面,就人与自然的冲突来谈论人与自然的冲突,而是透过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揭露人与人的矛盾,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升到人与人关系的层面来分析研究[2]。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为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和生态政治哲学。通过批判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非理性运用及异化消费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的本性,要消解资本主义这一弊端势必进行一场社会革命,建立生态社会主义国家。从不同的视角指认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及其反生态性质,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点[3]。

二、构建生态城市的图景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呈现在人们面前,它不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构想,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它指导实践。工业文明使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到城市,城市为了容纳更多的人不断向周边扩张。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膨胀,城市的各种弊病不断滋生出来,形成了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褐色发展路径。当前,城市以占全球2%的表面积容纳了全球约50%的人口,在创造了全球80%以上的GDP的同时,也占用着全球85%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总量,排放着同等规模的温室气体,并由此引发了气候变暖、臭氧减少、海平面上升、碳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连锁性问题。城市既是这些问题的肇事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4]。2012年伊始,北半球出现了罕见的极寒天气,北欧、北美及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受灾,虽然对这样恶劣的天气科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无疑与人类活动是有着某种关联的。世界性的环境危机与城市生态危机正在向我们席卷而来,人类对此应该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不然人类的明天将不可预知。我们应该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把自然环境看成人类的附庸和仓库,积极探寻人与城市发展新的维度。

一场以绿色发展为标志的生态城市发展路径呼之即出,生态城市的构想开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间铺展开来。生态城市之所以得到人们的认可是因为它的设计理念不仅要符合当代人的生活理想,符合当代人的发展利益,更要符合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及利益。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去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城市的发展要以自身的优势和基础为准绳,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把环境需求摆在重要位置,合理开发城市资源,顾及城市本身的承受能力,抵制一些以大拆大建邀功的短视做法。生态城市应满足城市中不同人群的需要,不同代际人的需要,能够发挥城市自身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人与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一)低耗能、低污染和高适应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高耗能、高污染和低适应性被指认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弊病,这些弊病使一些城市发展遭遇瓶颈,止步不前。生态学家指出这些城市只有变这种褐色发展为低耗能、低污染、高适应性的绿色发展才能走出困境,因为城市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循环经济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二)提高生态技术,加快材料革新

伴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设想与要求的不断变化,运用于这一领域的技术和材料的更新成为必然,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这一领域,专门从事于人居环境的设计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更加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科学与合理。科学技术曾一度被指认为服务资本主义制度的工具,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甚至认为科学技术发展程度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准。在生态文明的国家,科学技术一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生态技术成为重中之重。提高生态技术、革新使用材料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甚至可以变废为宝。

(三)规划设计更加人性化

城市作为高人口密度地区,它的规划和设计应该体现出人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应为人提供舒适的环境、温馨的氛围。眼下这一设想并未实现,很多大中型城市存在着人满为患、资源耗竭、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人情淡薄等问题。政府作为社会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应该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更具优势。城市建设不仅要体现科技进步,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创造更多的适宜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生理心理需求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

(四)崇尚节约、合理的消费方式

从农业文明时代到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方式也改变了。自给自足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人们视工业时代为甘饴。但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打破了人们的旧梦,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文明主张节约、合理的消费方式,抵制异化消费。只有在生态环境有限的承载力范围内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生态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给人类带来短暂的满足之后却是满目疮痍、无法再生的生态。

(五)继承与发扬城市地方文化传统,保持城市特色与发展活力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栋栋钢筋混凝土建筑拔地而起,城市也在大拆大建的背景下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变得千篇一律,没有特色。地方的文化传统和人文也逐渐式微,甚至消失殆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继承与发扬地方文化传统,不仅让城市保持自己的特色与活力,更能架起一座人们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地方文化传统应该受到保护和传承。

(六)环保宣传深入人心,民众有较高的环保意识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所,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处置,不仅会影响人们所处的环境还会对生态造成破坏。节约能源、文明自己的行为举止对每一位市民来说都显得十分重要。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能加深人们对环保的认识和使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工业文明转型后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起点,是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人们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人人参与环保,人人监督环保,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三、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及启示

我国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1/4。作为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却相对紧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相关报告指出:到上世纪末,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中有7座在中国。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在今后的若干年里,中国要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付出几代甚至更多人的努力。GDP这个与物质生产力没有任何差别的指标使人盲目崇拜,它也被看成衡量幸福的重要指标。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近几年,我国就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改变了以往视经济发展高于一切的做法,开始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并驾齐驱的新路径。绿色GDP概念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了推崇和认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化率突破“50%”这一转折点。一些城市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理想范式。建设生态城市在对我国当今经济的大繁荣、大发展的指导方向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启示作用。

(一)倡导循环经济模式,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它的各部分、各环节要实现代谢、循环有序。循环经济作为生态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路径,值得被探究和实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中的各种瓶颈和弊病才能迎刃而解。

(二)引导公众参与,实现城市发展的民主、公平与公正

生态城市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建成,也不是几个人、几个团体的努力就能建成,它需要很多代人的集体努力和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具有多元参与性。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其中,让他们献言献策并且发挥及时监督的作用。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政府和一些社会团体应该积极帮扶,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鼓励创新发展机制,推动技术革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会让城市发展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鼓励创新发展机制,让企业、政府、社会都参与进来,实现国家各个层面的协调、快速、有序的发展。重视技术的开发与革新,做到利用资源最大化和环境破坏最小化或零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

(四)树立绿色消费观,崇尚简约生活方式

随手关灯和关闭水龙头就能节约大量的电和淡水,少用几张白纸和几双一次性筷子就能少砍伐很多片森林,少开几天车就能让天空更蓝……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活中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我们应该树立绿色消费观,崇尚简约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优劣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五)城市的发展应该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

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的建设者与守护者,城市不仅是他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场所,而且是创造城市物质财富的地方,更是居民休憩、娱乐的精神家园。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该顾及城市居民的需求与愿望,建设一个绿色宜居的生态之城。

[1]郭剑任.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2]陈学明.“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王雨辰.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7(2).

[4]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2).

[5]王如松.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3).

B089

A

1673-1999(2012)09-0022-03

范敏(1982-),女,安徽宣城人,安徽大学(安徽 230039)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2012-02-22

猜你喜欢
文明环境生态
请文明演绎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