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指针

2012-08-15 00:4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学生教育

陈 志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指针

陈 志

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高校应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切实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并针对青年大学生的现状,提出了有效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青年大学生;传播方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青年研究和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项重要任务,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年轻的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群体是一个重要的传播主体,高校应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这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看待青年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青年问题、积极开展青年工作的政策原则[1]。

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1893年12月19日,恩格斯在《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信中写道:“希望你们能成功地使大学生们意识到,在他们的行列中应该产生出这样一种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他们负有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战斗的使命,并且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2]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看到年轻的大学生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列宁、斯大林把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认为,年轻人在人生摸索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但也要支持年轻人的独立性,要相信年轻人,大胆地使用青年才俊,但不能迁就年轻人,正确对待青年的观点,这充分说明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重要发展。斯大林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职务期间,提出了许多关于青年的论述,其中较重要的有1925年10月29日见于《共青团真理报》第133号上的《论共青团的任务》,1926年11月30日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会议上的演说《论中国革命的前途》,1928年5月16日《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等[2]。这些都充分表明斯大林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认识。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分重视青年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毛泽东曾提出 “青年学生在中国革命中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发展到新的高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年轻人的特点作了很多重要的论述。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巨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年轻人在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一些困惑和混乱。1990年8月3日,江泽民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历史地落在青年的肩上[2]。江泽民同志对90年代青年的要求,是富于现实意义的。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必要性

时过境迁,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21世纪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已成为国际社会所达成的基本共识。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我们更应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外的社会思潮、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以各种形式渗透进来,呈现多元化。西方国家无时无刻都在处心积虑地对我国青年进行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因各种原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脱离青年大学生的实际,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青年大学生,动摇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扭曲了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同时也使传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3]。

(二)市场经济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日益激烈,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发生 “异变”,主要是主体意识的增强,表现为从自身需求出发进行价值选择,专注于个人生活状态和未来前途发展,淡化对国家和世界大环境的关心。人们普遍这么认为,“当前的青年大学生更加地务实了。”他们不再愿意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更倾向于从自我需求的角度进行自我价值的选择。

(三)人文修养的局限

现在高校的大学生对人文课程普遍缺乏兴趣而导致人文知识普遍匮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仅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而且包括政治家、思想家等各类人才的竞争[4]。人文知识的匮乏降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人类的生存不仅是物质的生理的,而且也是社会的理性的,这种特性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物质生活和具体的知识,人的理性驱使其追求和向往更高的理想、更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超越具体的更高知识。

(四)新媒体的挑战

互联网从1982年正式诞生到现在,已有30年的时间。专家预测,到目前为止,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将达18亿。在这个人口众多的网民中,青少年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网络信息虽然丰富多彩,但是良莠并存,其中就包括不少淫秽、暴力、反动等有毒有害内容。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网上无益信息约占50%以上,网上黄页随处可见,色情图像有46万种之多[5]。这些错误、庸俗、虚假的信息对于那些辨别能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有可能使一些意志薄弱者的价值观念发生蜕变和扭曲,造成道德人格丧失,甚至走上腐败和犯罪的道路。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方式

(一)转变理论教育方式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需要强调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性的构建,从青年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改变大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其自觉性和主动性,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大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这就要改变传统灌输模式的教育方法,也要增强隐性教育的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双管齐下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单面性。在单纯的显性教育模式基础上,把隐性教育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入,实现显隐教育的融合,从而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6]。

(二)重视文化熏陶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努力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是其内在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而且要努力寻找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青年文化的融合点,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等必读著作,鼓励学生自行研读,举办读书心得报告会;开展理论学习征文比赛或者理论辩论比赛,比赛的目的不在名次或奖品,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能够对理论自主研读和思考;定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如在纪念日以各种方式重温历史,这些活动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内容[7]。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加深青年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

(三)掌握新兴媒体传播

网络已经成为各种信仰力量争夺的对象。马克思主义信仰如果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然会去占领。我们要通过网络积极主动地普及和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加强主流文化的网络主导地位,如红色景点通过网站扩大红色文化宣传,以各种形式加强主流文化在网络上的宣传力度;建设系统的网络理论学习平台,如BBS系统,发挥双向互动优势,及时处理解决大学生的理论困惑;加强网络监管,及时掌握舆情,化解和消除风险,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各大网站在纪念日或节庆日开展文化宣传,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的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植入大学生的心灵[7]。

此外,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媒体逐渐发展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短信作为无线媒介的先声,整合了互联网和纸媒介的书写的交互,具有移动、隐藏、即时、方便等特点。然而,由于现在尚缺乏专门的法规约束,短信的内容及传播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群发短信的方式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途径去传播和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恶意攻击政府部门,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安定。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媒体,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并加强监督和管理。

(四)加强实践砥砺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检验真知的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胡锦涛多次号召当代青年积极投身其中,并希望青年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真正成为既有学识又能实干的新一代建设人才[8]。

具体到高校,为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作用,可以在实践中推广大学生党员承诺制。所谓大学生党员承诺制,就是为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和按照党章的具体要求,学生党员根据个人现实情况,按照自愿的原则,公开承诺做几件具体实事,明晰责任和时限,由学校和同学监督,促进大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制度。建立大学生党员承诺制度,是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措施。

[1]李伟雄,李杨,王颢.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2]陈范华,何舰.马克思主义青年观[J].宜宾师专学报,1997(8).

[3]王雷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J].学术论坛,2011(1).

[4]陈锦晓.浅谈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及培养途径[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12).

[5]姚明.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研究,2006(1).

[6]李倩.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在线,2011(3).

[7]王向阳,徐建龙.“青马工程”: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8]秦宏伟.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内涵[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6).

A811

A

1673-1999(2012)09-0014-02

陈志(1987-),男,安徽人,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芜湖241000)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2-03-1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