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作用

2012-08-15 00:43杜喜荣彭喜保
关键词:主体政治思想

杜喜荣 彭喜保

(山西大同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037009)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作用

杜喜荣 彭喜保

(山西大同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03700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接受、形成内化而实现,学生主体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可概括为:居于主体位置,发挥主体作用,显示其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增强,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主体性作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价值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与主体性的界定

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价值,首先必须弄清楚主体与主体性的内涵,才能更进一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作用。

主体一词,在哲学的界定中,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1](P252)主体是人,客体就是作为人的活动对象。所谓主体性,则是指主体所表现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的执行者和教育对象不是一般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那在教育活动中谁是主体就有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

(一)教师惟一主体观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就是“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并站在教学中“教”的立场上,提出教师是教学中的惟一主体,教什么、怎样教等都由教师掌握主动,所以教育活动教师是主体,这是最传统的认识。这种观点的典型表现是“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灌输模式,其工作方式往往是不分对象,一刀切、一锅煮、一律化,让学生“老实听话”、机械模仿。在现时代这种观点显然受到严峻挑战。

(二)学生惟一主体观

这种观点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只有学生真正学到了,教育的目的才能实现,学生处于主体——内因的地位,而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外因的地位,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必然得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惟一主体。这种观点是主体教育最初产生时的观点。但此种观点完全漠视了教师在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师生双主体观

认为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过程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受教过程来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双主体说”在理论上论证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对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双主体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相对主体说,它混淆了主客体的基本概念,有泛主体化倾向。[2]

(四)主体间性理论

近年来,又有学者引入“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是外来词语,不同的学者对其理解也不同,一般来说主体间性也称为主体际性或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规定性,强调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是交互作用的关系,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作为“我们”的群体性,即从“我和你”的关系,转向关注“我们”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体间性是指师生间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平等的关系,二者在社会地位、人格等方面都是平等的,在教育活动中是相互传递情感、观点、意见的,双方都可以积极主动与对方交流,都具有主体性。主体间性理论背景下的师生交往关系是新时期构建师生交往关系的较为理想的模式。[3]作者本人倾向主体间性的观点,因为这种认识不同于“教师是主体”、“学生是主体”或“师生双主体”等观点,深化了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这种共在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须对话与交流才能生成意义关系。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的共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主体之间的交往,精神的相遇、碰撞,观点认识的相互沟通等对他人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影响,达成符合当代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凸显了受教育者主体自觉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作为主体间性的教师和学生是主体间的平等关系,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具有主体作用,其主体性可概括为:居于主体位置,发挥主体作用,可以充分显示其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地位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其主体性地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学生自身来看

1.自主性。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并不断趋于成熟的个体,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感情、需要、愿望和尊严等,所以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有明确的主体意识,有自我判断是非善恶的情感和依据,可以自主的认识、接受和学习课程。

2.能动性。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并不是像容器那样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及其影响,简单地原封不动地把外在的社会要求移植于自身内部,而是以积极的行动主动获取信息。特别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终端设备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大学生是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最早、最直接的群体。网络搜索成为大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最佳途径,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将网络与自身的学业需求结合起来。可以自主能动地获取信息。虽然大学生获取的信息是良莠不齐的,但这真实地反映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自我驱动的实践能力。

3.创造性。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过程正处于这样的一个阶段。大学生的年龄大约在18_24岁之间,正是独立探索世界奥妙的时候,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对独立创新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并积极地通过自身实践,创造性地将课程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通过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方法,这种创新性正是学生主体性的真正体现。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来看

任何一种教育,其根本上是学生对教育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建立认同并加以接受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P6)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灌输,要想让学生的思想意识符合教育者的要求,必须依赖自身的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把教育内容主动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于学生是否愿意接受和能够接受的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不能强制学生接受或不接受某种思想政治品德,也不能强制要求学生的思想朝着某个方向发展或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学生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最终必须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内心反思和自我修养。只有注重挖掘和发展学生主体内在的能动因素,坚决摒弃各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使学生在思想上处于积极状态,不感到压抑、束缚和被动,在学习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外在教育和个人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够达到直接教育所难以达到的最佳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或改变不依赖于外在的强制,而是必须通过自我认识和主动接受起作用,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流于形式、徒有其表。大学生所具有的自主性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实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学生主体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我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人的需求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凸显学生主体性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的生存、发展需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启发交流、参与互动、研究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主要表现,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价值目标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和动力。从最本源和最高意义上看,教育理应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为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展开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最终只能是为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为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服务的。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我们的目的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而努力的,但更深层的目的也是为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体的生成。和谐的社会主体是能与他人合作共处、与社会协调并进、与自然共生共长,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主体关系。大学生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层面,大学生的主体人格、社会责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示范、辐射和推动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学生主体性正可以培养大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化解心理矛盾、人际关系矛盾的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学生主体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实行的是单向灌输模式,即“我说你听,我讲你通”的形式。实行的是“大班制、多人数、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作为一贯的受教育者,也过分依赖老师的单独讲授的形式,缺乏主动参与课堂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国内某大学对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从未在课堂上发言或参与讨论的学生比例为33.6%,而在课堂上经常提问并参与讨论的比例却只有12.3%。这种只注重单项信息传递、却不注重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认识、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内心认同等都缺乏应有的关注,忽视学生主体意识、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的开发,阻碍了学生主体能力的提高和主体价值的实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游离于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之外,不能搞两张皮,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攻心战术”,以理服人,要“拿事实说话”。[5](P230)只有真正理解学生的要求,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3]陈金美.论主体性与客体性、主体间性的关系[J].求索,1997,(5).

[4]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研究》(晋规办字〔2009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规划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编号:11YJA710051)。

杜喜荣(1965-),女,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彭喜保(1979-),男,硕士,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主体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