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永鹏
(甘肃政法学院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谚语的文化结构系统刍议
禄永鹏
(甘肃政法学院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民间谚语作为各民族的口承文化记忆符号,以十分精炼活泼的口头语的形式,记录了各地方的风土人情,汇聚了久远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伦常法度、信仰观念等。谚语中所反映的民俗事象,构成了不同民族社会形态的独特类型。
谚语文化;结构;系统
文化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它是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并经社会认知的全部产物的系统,这个系统从外观形态及内在本质上来看,有着一定的结构层次,表层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制度文化,深层是精神文化。而这三个层次永远处于三位一体化的格局中,形成了既相区别又相渗透的多层面的整体结构系统。[1](P4-11)谚语作为民间审美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民间创作在口头上广为流传、且较为定型的艺术炼话,是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其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彰显出民族的个性、生活方式、处世哲学、生态意识等内涵,并发挥出独特的文化功能与审美特质。
文化的物质层面是人类对自然的物化形态,是人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人民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过程中,以谚语这种特殊符号来记录、传承自己的文化,从中可透视出其不同民族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某些痕迹。
首先,谚语是游牧文化特征的体现。谚语是在一定的生产生活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游牧生活是一个民族、一个部落或一个群体所从事的牧业生产,主要以畜牧为主的生产方式。他们长期生活在草原、高山、深林、大漠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游牧文化,有着发达的畜牧业,培育养殖了马、牛、骆驼、绵羊、山羊等牲畜,积累了丰富的畜牧业方面的宝贵经验,创造了一套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方法,如培育优良品种、放牧制度、牧草场的分配和管理等。这些文化特征在其谚语中有大量的表现,如哈萨克族关于放牧的谚语:“骏马的奔驰靠放养,放养的诀窍先靠实践”、“长满荚迷的地方要放养骆驼,嫩草如茵的地方要放养牛群;坡陡山高的地方要放养山羊,芦苇丛生的地方要放养马群”、“夏天牲畜要赶着放,冬天牲畜要拴着放”等。
其次,谚语是农耕文化特征的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经济是在广大的平原和丰富的江南水系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历代农民在积年累月的农业生产劳作中,不断探索自然规律、总结生产经验,探索出农业生产方面各个环节中的规律,创造了数以万计反映旱地粟作文化和水田稻作文化的农谚,其数量几乎占了汉语谚语总数的1/3,且门类划分得特别细。这些谚语向人们传输着农业经济多方面的知识。农谚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的耕种、收获及其他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农人们以谚语的形式传扬着农耕文化,以此教化自己的子民树立科学的农耕意识。农事谚语,是农民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农业文明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第三,谚语是生态文化特征的体现。游牧民族的生存状况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自然观,谚语中蕴涵着鲜明的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文化意识。如蒙古谚语“高山峻岭以树木为荣,辽阔草原以牛羊为富”、柯尔克孜族谚语“山是柯尔克孜族人的父亲,水是柯尔克孜族人的母亲”,表达对理想生存环境的择取。人们在向大自然表示感恩之心时,也达到了向后代进行爱护大自然、尊重自然法则的教育目的。
制度文化层面是人改造社会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的产物,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网络,彼此关联的角色在这些网络中一再互动,也就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的组织形式和文化形态。谚语是应人类的需要产生和形成的,在生产实践中人与人结成的关系必然是谚语所反映的内容。如“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送行饺子迎风面”、“穿衣带帽,各好一套”、“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一人不抵二人智,十人肚里出巧技”等,反映制度文化的谚语发挥着自身独特的社会教化“功能”。
一是生活方式类谚语的社会功能。生活方式类谚语是关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人生经验、生活知识等方面的总和,它遍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摸索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形成了种种风俗习惯,这些成为他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指导和规范。当书面语言的使用不发达、人民群众语言水平普遍低下的历史情况下,为使这些认识、经验和惯例在群众中广泛承传,此类谚语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根据其社会功能大致可划分为:讽颂谚、规戒谚、事理谚、风土谚、常识谚等。讽颂谚鲜明地体现着人民群众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赞誉与揭露及对时政的关注和品评;规戒谚关乎人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教育和劝勉的作用;事理谚着重总结客观事物的规律,它往往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风土谚展现了自然地貌和文化景观,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凝聚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常识谚是有关人们日常生活各种知识的谚语,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是民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与积累,包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氛围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生活方式类谚语是民众的济世格言,是他们世代相传的社会生活教科书,发挥着直接的教育和规范功能。
二是人际关系类谚语的教化功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农业文明的大国,农耕民族从事农业劳作,聚族而居,形成了一种以土地和家族血缘为向心的凝聚力,家族观念极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礼”教为核心、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特征更加强化了这种深植于民众内心深处的观念意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首先归属于家庭,然后才归属社会的某个组织,受传统文化的浸染,中国人形成了以人伦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他者的存在确定个我的存在、并重视个体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的传统伦理观。家族是缩小了的国家,而国家也正是这种放大了的家族,这种“家国一体”的模式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谚语全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尊礼重礼、尚和贵中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在人际交往中以礼相待、平淡如水、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并起着潜移默化地教化功能。与西方文化注重个体独立与平等的意识不同,汉文化在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秩序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中,强调集体意志对个体存在与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并有意识地去压抑、贬低和掩盖个性主体,来尊重、护卫和高扬集体与社会的伦常秩序。国家的安定要靠明君治理,家庭的兴旺要靠家主的打理,家主在家族中君临一切,而君主则是国民的严父。形成一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等级,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着固定角色,不能越位,这种森严的等级礼制在民众的心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文化,并世代传承;儒学所提倡的“和”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协力合作的关系,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家庭个人,都强调和谐的重要作用;孔子曾说“君子之交,淡淡如水”,已成为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当然儒学“独善其身”的观念则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这是一种”小国寡民”的文化心态的反映。
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诸如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谚语作为记录“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文化载体,[2](P1-2)是在某一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也带上了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是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谚语对民族精神的反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通过文化创造满足人的欲求,影响文化形貌和文化性格的形成,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成迥异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相应的精神文化特征。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是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文化,两者的差异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湖密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理想地带,优越的生存环境形成他们内倾型的文化性格。大量谚语反映了农耕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哲学、家园意识等。如“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善人流芳千古,恶人遗臭万年”等,表明农耕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人们常常以“德”和“义”作为品评人的标准,同时,汉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也要求通过内省、净化达到“德”的彼岸。
其次,谚语所表述的宇宙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汉语谚语这一民间智慧的宝库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谚语中,无论是记录天文时令、节气寒暑、阴阳五行的气象谚,还是描写名山胜水、自然风光、习俗风情的风土谚,或是反映农业生产、种植饲养、收获贮藏的农事谚等,都企图通过阐释自然来观照社会、启迪人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谚语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二是天事主宰人事;三是天成为正义的化身。
最后,谚语和宗教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精神领域,宗教信仰对一个民族的意识形塑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儒教和道教是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它们尽管教义不同,但却在中国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表现出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对谚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表现在:对经卷的翻译和宗教词语的引入,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有些谚语采用了与本民族的信仰有关的宗教词语充当素材表达出新的思想内容;宗教教义和故事传说为谚语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成为新谚语创作源泉之一;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思想直接成为谚语表现的内容。另一方面,谚语对宗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宗教思想的谚语和借用宗教词汇的谚语广泛流传,促进了宗教的播布,加深了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接受。例如在中国文化史上,从外国输入的佛教对谚语的影响颇大。汉语谚语表达有关行善、造福等观念,不少是选用“佛”“菩萨”充当素材。佛教把主宰地狱死亡的神叫做阎罗王、阎王、阎王爷,汉语谚语用它作为表示凶恶、厉害、狠毒意思的素材。藏族信奉的是喇嘛教,喇嘛是喇嘛教的僧人,藏语则习惯用喇嘛一词充当谚语素材等。
综上所述,谚语是广大民众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一种实践性的总结,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和一种科学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标记”。
[1]武文.文化学论纲—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解读[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2]〔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禄永鹏(1970-),男,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