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到团队——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组织创新

2012-08-15 00:45:22吴荷平顾现朋
关键词:高校学生成员班级

吴荷平,顾现朋

(常州大学,江苏常州,213016)

没有组织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也就没有组织。无论是通过行政划分、依据专业类别注册的以班级为代表的高校学生正式组织,还是通过自由整合、依据能力兴趣形成的以团队为代表的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组织都是高校学生事务的运行载体和管理单元。高校学生正式组织因其行政权威和历史惯性等的持续存在,其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依然体现得较为明显。社会的转型升级、教育的改革深入、学生的发展变化,意味着影响高校学生正式组织作用发挥的组织环境和构成组织的主体——学生都与传统组织发生着激烈的碰撞。高校学生正式组织作用发挥的边界和程度,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化、深层化趋势之间日益产生了一系列的不适应。从强调管理导向到服务导向,从重视统一发展到关注个性成长,都必须变革学生组织,由班级到团队是实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组织创新的必然选择。

一、学生班级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功能弱化

学生组织的变革趋势与企业组织相比,其结构更加扁平、控制更加离散、类型更加错综复杂、管理边界更加透明开放,学生组织更容易因构成主体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方方面面的挑战。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学分制的教育改革和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等因素,促使传统学生班级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在逐渐地削弱。

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班级的思想教育功能提出了挑战。建立在班级基础上的传统教育,更多地关注教育者这一互动主体,更多地依赖班级课堂这一主阵地,更多地采用知识灌输这一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灌输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此种情形之下,班级这一权威集中的行政模式,实现着某种教育功能的“垄断”。撇开受教育者这一主体的能动性,扼制学生第二课堂的繁荣发展,忽视启发式、案例式等其他教育方式方法的积极作用,教育就没有很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诉求。社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学生不仅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是主动的教育者,学生不仅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同时观念、价值的正确树立以及情感、过程的全新体验也是教育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观测点。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共享将呈现网络状、分散状、群体状和动态状的特点。知识从一个成员传递到其他成员的过程,是多种意见和想法沟通、协同、协调,从而共同达到理想目标的过程,以至于说不出是谁最先提出了某个主意。在团队组织中,专家不再被认为是知识的唯一源泉,转而认为执行团队任务的每个人都掌握利于他人进步的知识,即认为有用的知识分散在整个组织中。教师依托班级进行教育教学将不是唯一载体,学生通过班级获取知识也不是唯一途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为教育载体的拓展、教育主体的互动、教育内容的丰富奠定了基础,也因此为班级的思想教育功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高校学分制的教育改革,对班级的管理功能提出了挑战。在传统学年制的条件下,班级为同一年级、同一专业所有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最为有效和便捷的组织管理平台,学生学习的时间安排是步调一致的,生活的空间布局是紧密相连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实行由校、学工处(部)、院(系)再到班级的垂直管理是切实可行的优选方案。但是,以选课制为核心的高校学分制的改革实施,班级、年级、专业、院(系)的界限和传统的以班级为主要依托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被逐渐打破,专业注册班级中学生所固有的学习、生活的统一性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一人一张学习课程表,一人一张生活作息表。随着学分制的深入推进,导师制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全面推广,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分散性、流动性、自主性、选择性越来越明显,学生选修什么课、选哪位老师的课、何时选修这门课等将更多地由学生自己决定而非根据班级教学计划“自动生成”。“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将是常态,班级形式若隐若现,班级归属时断时续,班级意识或强或弱,寄希望于在高校组织和学生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的班级,其管理功能大大弱化,“大一班级集体、大二宿舍群体、大三二人世界、大四个人天堂”成为大学一种普遍现象。

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对班级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建立在服务于教学、管理等工具价值基础上的学生班级,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行政教学单元,其对应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简单地通过增加上课的合班数,形式上解决了学生快速增长与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之间的矛盾,貌似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求,也确实机械地提高了学生培养的效率。但是,此时的学生班级已俨然成为学校这一“教育工厂”的“生产车间”,学生经过各位教师流水线式的“加工”后,变成了统一规格的标准产品,学生的个性特色、个性发展远离了教育培养的视野,逐渐沦落为教育的“手段”与“工具”,班级已难满足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和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多样化人才和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念,要求教育者必须彻底转变视学生整体的、抽象的、共性的“类”为具体的、真实的、独立的个体。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对学校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具针对性、更富有个性的教育服务,学生班级在这一“用户群”的需求面前,显然已力不从心,并逐渐成为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桎梏”。突破班级这一行政框架,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解决单维度的组织管理要求与学生多维度的内在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让学生真正能够找到实现自我的组织归属,应对班级服务功能的软肋。

二、学生团队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有地位

自从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班级似乎一直是学校中最小的基本组织单位。大学之前的班级,其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性形式贯穿于学生学业生涯的始终。但是,进入大学后,学生成长的“被”字状态已不复存在,他们全部进入了一个自由成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为大学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大学的生活是自律生活,大学的工作是自发工作。大学生彻底摆脱了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其成长的“全面安排”和“周到部署”,学生团队的整合、发展和作用发挥有了主体基础和社会土壤。

尽管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并非所有的群体都是团队。团队由群体发展转换而来,但在转换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伪团队。与群体相比,团队的核心是共同愿景。学生团队为促进学生社会化、拓宽学生的教育管理途径、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角色角度来看,学生团队是加速学生社会化最真实的舞台。班级成员之间过多的相似性,造成了班级同学之间难以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同学之间的角色扮演是链式的、理想化的状态比较多,真正的角色冲突少,与真实的社会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学生团队成员构成的复杂性、互补性,为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进一步丰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以社会运行状态作参照,学生团队与班级组织相比,前者的运行状态更趋向于社会相一致,能够很好地无缝对接。因为在打破了院、系、专业、年级和班级组织系统的基础之上,由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学生团队,为其成员人际关系的丰富、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自身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以团队为平台,使团队成员的角色选择、角色预演和角色锻炼更与社会现实相一致。大学生团队为大学生进一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加速社会化铺平了道路。

从过程角度来看,优秀而独具特色的学生团队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一种有效的不可或缺的途径。自下而上结构的学生团队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高校学生正式组织相比,更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建设、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活动,学生更乐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参加,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与给予。另外,各种特色的学生团队往往可以创造学生进入的门槛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各尽所能,达到高校学生正式组织所达不到的效果。在一个良好的团队里面,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更好地激发,知识面得到更大地拓展,大学生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存在感、成就感,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学生团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团队的特殊作用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通过发挥学生团队“是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的有力传播组织,是大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的重要途径反作用于学校,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从功能角度来看,学生团队是提高学生凝聚力最有效的载体。学生团队的成员构成是学生自己自愿选择而非外界行政干预的结果,其相互之间心理依存度高,情感体验、主观评价和接纳程度也比较好。学生团队与学生班级以及学生社团相比,学生团队是目标相同、责任分担,以任务为导向、利益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而非行政共同体(学生班级)或兴趣共同体(学生社团)。事实上,有效工作团队与一般工作群体的差异,主要就体现在各自利益协调机制的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组织凝聚功能的不同。学生班级只是在外部作用力下组合成的行政集体,明确了学生的身份隶属;学生团队更多的是在内生动力下凝聚成的自律集体,强调了学生的情感归属。在利益协调机制的基础之上,学生团队组织形成过程中的自主性、开放性,团队活动过程中的合作性、实践性以及团队内部管理上的社会性、自律性等都与学生的发展诉求相适应,学生之间的相互选择将会趋于一致,理性选择(实际选择)与理想选择(可能选择)之比越来越大,学生团队成为提高学生凝聚力最为有效的载体。

三、学生团队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建设发展

班级功能的弱化,团队作用的日益彰显,从促进学生成长的主体角度,既有自我的自然补偿,也有组织的自觉补偿。自然补偿是学生中自发进行的内部运作,以共同爱好为基础而形成的学生中的一些小团体。自觉补偿是学校这一组织进行的外在调控,以推动构建真正的学生团队而进行的资源整合和组织创新。加强学生团队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突出学生自由组建、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特色,更需要通过特征把握、激励引导、冲突管理、风险防范、团队交流等方法与策略。

(一)特征把握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实现学生团队功能最大化,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团队的特征,包括目标、人员和计划等内容。团队应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知道要向何处去,没有目标组建学生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团队目标需要具体分解到各个团队成员身上,以此激励所有团队成员合力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目标是通过人员具体实现的,所以人员的选择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不同的团队对成员性格、心理发展水平、道德发展程度与技能操作程度等要求不同。在选择时,要注意整个团队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团队定位,要考虑团队在成员中处于什么位置以及作为成员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两方面组成。团队计划,是团队目标的具体工作的程序,按照计划进行可以保证团队的进度,只有在计划的安排下,团队才会最终实现目标。另外,要加强对学生团队工作的分类指导,只有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学生团队,比如,低年级可以通过开展军训教育、专业知识普及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组织活动中感受大学的博大精深和团队的凝聚力,高年级可以通过科技项目、就业项目等让学生们在专业发展和个人学业规划上体会团队协作的乐趣。

(二)激励引导

学生团队管理者在控制团队工作进度、效果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学生团队的能力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目标,并作为团队运行、评估和奖励的标准,并针对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公平的内部评价,奖优罚劣,甚至通过选拔淘汰机制,最终使团队达到人尽其能、才尽其专的团队绩效目标。高效团队的管理者往往担任的是教练和后盾的角色,他们对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此外,学生团队管理者要明确团队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明确绩效的评定标准;要引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竞争机制,在团队内外部形成良性的、公平的竞争氛围;要建立导向性的评价机制,一是要让团队成员了解合作学习的清晰的评价要素,以保证团队成员个人的努力程度成为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二是评价过程的公开比评价结果的公布更重要;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条件分层次分范围地给予学生团队物质、学分或精神等不同形式的奖励。良好的学生团队激励机制能促使学生团队整体利益趋于一致,建立和谐关系。

(三)冲突管理

在学生团队中,成员之间、团队之间等等存在的利益竞争在所难免,学生团队的冲突就成为其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冲突的互动观点已为人们所接受,适当的冲突有利于团队的健康发展,并非冲突一定是团队管理失败或即将崩溃的征兆。面对冲突,我们首先应开诚布公,在判定该冲突的性质和程度,对冲突发生的条件、过程、趋势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等有全面的把握,让团队关注和解决它,保持团队的稳定与发展。但在团队中,把握解决冲突的首要原则是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把握这个原则,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要创建稳定的学生团队首先要发展,只有不断进取、追求,才会为团队的稳定提供保证;第二,稳定与竞争的关系。稳定的团队是在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中发展的,引入竞争,就是要按照一个严格的规则去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以达到优化团队的目的;第三,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保持认知、情感的稳定,才能达到思想稳定,从而带动行动步调的一致,达到团队的总体稳定。另外,学生团队管理者在实践中要及时发现团队成员和团队整体的新变化、新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相对应的问题,使团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与时俱进。

(四)风险防范

学生团队所在的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团队成员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等因素,导致了学生团队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当学生团队所受的合力与团队目标方向一致时,和谐稳定的局面就会出现。反之,当学生团队所受的合力与团队目标方向相悖时,失调混乱局面就会出现,这是学生团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须防范的风险。学生团队是一个整合过程,在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中,需要两种作用力,即团队的外驱力和内驱力。这是学生团队建设的必需条件。外驱力指的是不同团队之间的相互制约力和牵引力,主要包括团队的生存环境、协调力及提升力等,外驱力主要受团队所在专业、学院乃至学校的影响。团队内驱力指的是该团队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力和牵引力,主要包括团队发展目标、领导力、团队体系、制度、文化以及执行力建设等因素。团队内驱力主要受团队发展潜力制约。从驱动力产生的效果看,可以分为正反两种性质的驱动力,这两种驱动力在不同的范围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个团队在内外环境中运行得是否良好,与团队的内外驱动力有直接的关联。

(五)团队交流

沟通是维持团队良好的状态,保证团队正常运行的关键过程与行为。沟通不仅仅存在于横向的团队活动的全部过程,而且更存在于纵向的团队活动的各个层次。当团队的运行或管理出现了问题,成员之间、团队之间,要有真诚合作以及奉献的精神和勇气,须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才能及时将问题解决,才不会出现相互牵制、相互排挤,甚至都受损失的局面。团队成员之间通过畅通的渠道交流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思想沟通,协调成员的行动,增强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成一种富有感情色彩的“以人为本”的团队文化氛围。要增强团队交流机制,在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的同时,如果组织崇尚开放、诚实、协作的团队办事原则,同时鼓励成员的参与和自主性,引导成员培养宽容、大气的胸襟,树立开放平和的心态,学会换位思考,自觉维护团队的团结和谐,无疑是对团队交流的强有力的保证。此外,要培育团队精神,团队精神能调节成员的认知方向,使成员之间产生默契并形成一套团队规范,约束彼此行为,维护团队的责任感。在团队中,成员之间思想意识的统一,其行为、情绪以及社会态度等相似程度将越来越高。

[1] 张斯虹,周伦府.刍议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体系化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89-92.

[2] 芮鸿岩.发展学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借鉴[J].江苏高教,2010(6):113-115.

[3] 储祖旺,蒋洪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J].中国高教研究,2010(3):69-70.

[4] 李冰水,谭琪.比较视域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问题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10(2):164-168.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成员班级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