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构成

2012-08-15 00:54:01李赫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性格

李赫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它们共同组成广义心理素质的内在结构。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心理素质居于人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通过一定的实践,了解到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得到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其二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三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2]。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其次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

基于以上,研究得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心因性行为、心理动力、心理能力及性格品质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来全面评估。

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

心因性行为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前两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性行为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在心理教育中,应将心理健康维护、性格品质培育、行为表现的引导、心理动力的激发及心理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1 赵国祥.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6-58.

2 王振宏,李彩娜.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0-122.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性格反转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中学生(2015年31期)2015-03-01 03:44:35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性格描绘词
海外英语(2013年1期)2013-08-27 09:36:04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21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