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慧
腹泻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指的是排便的次数比平时的频率明显多,粪质呈现稀薄、水分增加现象,每天的排便量超过了200g,含有微小化的食物或者粘液、脓血等症状。腹泻通常会伴肛门不适、排便急迫性以及失禁等临床症状,是大肠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控制,会导致患者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1]。现在对我院在2009年10月到2012年05月收治的60例腹泻患者分别使用西咪替丁联合叶酸治疗和使用思密达和乳酶生片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09年10月到2012年05月收治的60例腹泻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的患者使用西咪替丁联合叶酸治疗,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的年龄在4~36个月之间,伴有发热、呕吐、和轻度脱水症状;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思密达和乳酶生片治疗,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的年龄在3~34个月之间,并伴有发热、呕吐、强度脱水等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2.方法
(1)治疗组主要的方法是给予西咪替丁联合叶酸治疗,西咪替丁片每天3~5mg,每天口服3次。1mg叶酸片,每天口服3次;对照组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应用思密达和乳酶生片联合治疗,对两组出现脱水症状的患者均给予口服补液盐进行纠正脱水。
(2)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判定,显效指患者用药之后粪便的次数和形状恢复了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指患者治疗之后的粪便次数和性状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无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粪便的次数和性状以及临床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加重。
(3)选用软件SPSS14.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 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治疗组患者的病程少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
腹泻的起病较急,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脱水、发热、呕吐等,常见的病原就是人类轮状病毒,侵入到小肠壁绒毛的上皮组织,缩短了绒毛,对细胞造成了破坏,造成电解质功能和肠壁吸收水出现障碍,最终导致腹泻。西咪替丁是一H2受体阻滞剂,能够对组胺等炎性的递质释放起到抑制作用,可抑制组胺等炎性介质的释放,阻止毒素引起变态反应,能抑制胃酸分泌,减轻H+对胃壁的刺激,从而减轻了呕吐等不良反应。近年来发现西咪替丁还具有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2-3],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病变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功能成熟,使肠道吸收功能提高,水电解质吸收增加,从而大大减轻了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程度。笔者的体会是在腹泻早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抗病毒药物的同时应用,西咪替丁和叶酸治疗使临床症状迅速改善,缩短病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西咪替丁叶酸作为一种抗贫血的药物,一般用于巨幼红细胞性的贫血症状上,对细胞DNA的合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叶酸盐可促进被损害的带有刷状缘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加快肠粘膜的修复作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叶酸还能影响前列腺素的代谢,使其分泌明显减少,肠蠕动减慢,水电解质吸收增加,纠正脱水,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从而缩短病程。并增强了肠道抗病毒能力。
通过上述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病程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西咪替丁联合叶酸治疗腹泻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在腹泻的早期治疗中,对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进行纠正的同时,应用西咪替丁联合叶酸能够缩短病程,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值得广泛使用。
1 刘小娟.西咪替丁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01):84.
2 关志东,张初.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9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17):122.
3 王敏哲.西咪替丁联合藿香正气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9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89 -90、92.